一9O 牧学一轱占禽
腮鼷圈昭哂蜀醯囵 林长祥,周俊忠 (江苏省海安县雅周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海安226641)
中图分类号:¥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0)04 0090—3 在养猪业中,呼吸系统疾病多发和难以治疗,已经成为令广 大散养户十分头痛的难题,并已严重地影响了养猪业发展了。本 文浅析呼吸系统疾病难治的组成因素,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免 疫、药物预防控制等方法解决这一难题,最大限度的提高养殖户 的利益。 呼吸系统疾病多因素引起,尽管它们的临床症状都卜分相 似,但是病原不一样,需要用不同的疫苗或药物进行免疫或治疗。 l发病原因 呼吸系统疾病常常是由多因子引起的,且是相互作用的结果。这 些因素包括:病原、环境、季节、饲养管理、应激、药物等。其中病原 和饲养管理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没有病原不会发生传染病,改 善饲养管理,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可以减轻或控制。 引起鸡只肝脏淀粉样变或肝硬变,引起腹水综合征发生。另外一 选育对缺氧或腹水综合症有耐受力的家禽品系,坚决淘汰 些药物过量,也可使腹水综合征发病率上升。 有腹水倾向的种鸡,在孵化后期,适当向孵化箱内补充氧气。 2症状及剖检变化 5-2加强管理 病鸡羽毛蓬乱无光泽,神情倦呆,不愿活动、常斜卧,呼吸 与通风并举,后期可以通风为主,保温为辅。 难和发绀。肉眼可见的最明显的临床症状是病鸡腹部膨大,呈水 5.2.2调整鸡群饲养密度,防止拥挤,及时清理粪便,降低鸡舍中 袋状,触压有波动感,腹部皮肤变薄发亮。严重者皮肤瘀血发红, ~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和灰尘的浓度。 有的病鸡站立困难,以腹部着地呈企鹅状,行动迟缓,呈鸭步样。 5.2.3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可将第二周的光照改为12~14h,第3 病鸡常在腹水出现后l~3d内死亡。 周为16~18 h,以后 恢复为22 h光照。 剖检可见喙缘、腹部皮肤发绀;剖开腹腔内有大量清亮或茶色 5_2_4保持适宜的湿度, 可用发霉的植物秸杆作垫料。 积液流出,积液中含有纤维素絮状凝块,有时液体呈胶胨状;心脏 5.2.5降低更换垫料、喷雾消毒、昼夜温差、饲喂时间、光照变更、 极度扩张,质地变软,右心房扩张明显且充满血凝块;发病早期肝 噪音晾扰等强烈应激。 脏肿大;肺瘀血水肿,质地稍变硬;肾脏肿大,呈浅灰色或苍白色。 5.3科学饲喂 3诊断 5.3.1按肉鸡生长需求供给平衡优质饲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初 主要根据病史分析、蝮水症状、病理变化进行诊断。 期以粉状饲料为好,四周后喂给颗粒饲料。 5.3.2早期合理饲喂 4治疗 町在3周龄前饲喂低能日粮之后转为高能口粮,或高能限 一旦病鸡出现临床症状,多以死亡而告终。但以下措施有助 饲,即在1-30口龄限制采食量的10 ̄20%,以后恢复正常,同时减 于减少死亡和损失。 少脂肪的添加,6周龄前应保持在1%左右,7周龄时不超过2%。 4.1减少腹水 5.3.3饲料中磷含量不可低于0.05%,食盐含量不能超过0.5%, 可抽出腹水,然后注入青、链霉素各2万1U。然后将病鸡隔 可在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代替氯化钠。饲料中维生素含量应满 离,每只口服双氢克尿噻6 g,每日2次。 足需求,维生素C含量按0.5%比例添加,含硒量保证不低于 4.2防止继发感染0.12 rtw'kg。 可选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类抗菌药物。同时在饲料中按每 5.4合理使用药物及消毒剂 千克饲料100 g的量加入维生素c,连用3日。 5.4.1建立科学免疫程序,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4.3对有呼吸道症状的病鸡,可应用化痰止咳、扩张气管的药物。 5.4.2防止呋喃类、磺胺类、煤酚类消毒剂使用过量,最好几种消 5预防 时应炯 、月市、肝等脏器埔lJ作用的药 肉鸡腹水征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在仔鸡 物,如呋喃唑酮、莫能霉素、霉菌毒素不宜长期连续投喂,可采用 饲养阶段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 交替用药方案。一般一种药物使用7 d后,须停用5~7d,再改用 5.1孵化补氧 功效相类似的药物。
第30卷第4期 总169期 2010年7月25日出版 阅 牧学一轱占禽 一91—
1.1影响呼吸系统正常生理的因素 . 1.1.1尘埃 包括上料时饲料粉尘。不仅因为尘埃能够携带微生物进入 猪体内,而且吸人过多的尘埃,会加重肺的负担,直接影响肺的 消除功能。 1.1.2有害气体 猪舍的一些有害气体,直接对粘膜纤毛的清除功能和肺泡 巨噬细胞有毒害作用。这些有害气体在猪舍中的最大允许值为: c02为3000 L/L,H2S为20 叽,NH3为30 M 。这些有害 气体的增加,都能引起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1.1.3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的变化 温度:猪舍的温度应该做到冬暖夏凉,夏季温度不能超过 20 ,冬季温度不低于l2℃;仔锗舍冬季温度不低于23℃。规 模化养猪场仔猪出生第一周保温箱温度控制在32—35℃,第二 周32~29℃,第三周29~27℃,第四周27~24。C,第五周24~ 21℃;2~3月龄控制在20℃,成年猪l5 。 湿度:是指猪舍内空气中含水量的多少。一般以相对湿度表 示,猪舍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75%。 通风换气:规模化猪场由于饲养密度大、圈舍容积小,通风 换气一年四季均是需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猪舍的温度、湿度和空 气的卫生状况。冬季所需要的最小换气率为每百公斤活体重每 分钟为0.14~O.28 m,。夏季最大换气率为每百千克活体重每分 钟为0.7~1.4in 。每幢猪舍的猪总活体重,乘以换气率即可得所 需的总换气量,全密闭猪舍内的换气完全依靠排风扇,可以利用 上述参数选购排风扇。一般猪舍都是通风窗自然排风和机械排 风结合。 1.1.4猪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疾病发生与否及康 复的快慢,取决于病原因子所造成的损伤的程度和能力以及与 呼吸系统局部的抗感染能力强弱的对比,这一过程涉及多种单 独或协同作用的病原因子。所以防制这类疾病的最适当办法是 改善猪的管理和环境条件,减少应激,保持呼吸系统屏障作用的 完堑肚,正确使用疫苗和抗生素。 1.2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传染性病原 病毒:猪瘟病毒、兰耳病病毒、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呼 吸道冠状病毒、包涵体鼻炎病毒、圆环病毒等。 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菌(APP1、副猪嗜血 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乳房链球菌等。 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猪鼻支原体等。 寄生虫:猪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 1.3常见的猪呼吸系统疾病 猪喘气病潴支原体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肓史线杆菌胸膜 肺炎,APP)(、副猪嗜血杆菌病、猪萎缩性鼻炎(A R)、猪蓝耳病、园 环病毒病、猪肺疫、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链球菌病等等。 2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1改善饲养管理 2.1.1全进全出 在每批猪 栏后要彻底消毒和空舍一段时间,这洋可降低 发病率和死亡率。 2.1.2自繁自养 在中、大型养猪场应尽量做到自繁白养,避免引种带来呼吸 系统疾病;引种隔离观察,至少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 2.1 3减少转群和移固次数 因为迁移和混群容易引起应激,增加肺炎发病率。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1.4密度 饲养密度与肺炎发生率密切相关,理想密度150头猪左右 为一幢,l0~20头同一圈。有人主张冬季猪舍中猪的密度可以增 加l/3,这样猪可以互相以体温取暖,但对防止呼吸道疾病不利。 2.1.5隔拦 密闭的隔栏可以防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降低肺炎发生率。 2.1.6粪便系统 严密的粪便处理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猪舍中CO:、H S、NH 等有害气体浓度,这些有害气体不仅影响增重而且容易引起猪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2.1-7环境 2.1.7.1温度:寒冷常常是引起仔猪腹泻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诱因, 猪舍应根据猪龄保持适宜温度,冬季昼夜温差不宜过大。 2.1.7.2通风换气:猪舍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系统,将猪代谢和 粪、尿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时排m,可以有效地减少呼吸系统疾病 的发病。 2.1.8消毒措施 猪舍及环境均需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生存。 2.1.9设病猪隔离猪舍 隔离猪舍应该是封闭的隔离单间、便于彻底消毒。发现病猪 应该立即隔离治疗,发病猪舍彻底消毒,这样既省药费,又避免 疫病的扩散传播。 2_2药物防治 2.2.1常用药物 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猪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有:青霉素 孢 三代效果尤佳)、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新霉素、卡那霉 素、泰乐菌素、北里霉菌、林肯霉素、泰妙霉素(卡支原净)、交沙霉素、 氟甲砜霉素、某些喹诺酮类等,对猪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 炎、萎缩性鼻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 等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2.2.2药物防治方法 切断疾病传播环节,在以下四个阶段用药: (1)执行“后备母猪管理程序”,净化其体内病原体。 (2)哺乳料中添加药物,切断从母猪到仔猪的垂直传播和寄 养造成的产房内的水平传播。 (3)在断奶仔猪母源抗体降低时,切断不同来源的断奶仔猪 混群饲养发生的水平传播。 (4J在13~15周龄及l8~22周龄,切断生长育成猪疾病的 第3O卷第4姗总169期
2010年7月25日出版 一92 目 技学一薯考占禽
舀费匾∞固爨田图固届 张婧 ,亓达博! (1.华南衣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2.北京火人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101) 摘要:猪支原体肺炎(Myc叩hsmajpneum0nja ofswine,MPs)又称为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c枇 a hyopneum0niae, Mhp)引起的一种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可造成猪咳嗽、气喘、肺心叶、间叶、中间叶虾肉样病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等做系统综述 关键词:猪支原体肺炎;诊断;防控  ̄1it5-}"类-一 ̄-:¥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卜【1769 )Io)o4()092—2 l病原学特征 猪肺炎支原体(Myr ̄oplasma hyotmeumoniae,M hp)属于支原体 属成员,兼性厌氧。Mhp能够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繁殖,以 酚红为指示剂 一般来讲,培养基}}1红变黄,pH值由7.6降到6.8 可以判断为有Mhp的存在。青霉素、红霉素可以抑制Mhp的生 长,影响蛋白合成的药物可以明显的影响Mhp生长。 2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交际时常见。造成本病的主 要原因是气候突变,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促进本病发生。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随病锗咳嗽、气喘和喷嚏 的分泌物排到体外,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 3致病机理 猪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I乎吸道,损伤纤毛和f 皮细胞。支原 体与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另外,在体外,支原体膜是猪淋巴细 胞的促有丝分裂剂。支原体感染改变了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 能使猪只产生免疫抑制,患猪易继发其它病原体的感染llI。 4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 4.1临床症状 病猪主要变现为呼吸围难,咳嗽,气喘。此时病猪精神萎靡, 收稿日期:2 01 O-0 3—31. 作者简介:张婧(1 985-),女,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预防兽医专业兽医微生物免疫;邮箱 mi r ror 31 3日1 6 3.Com。
发生。 2.2.3当猪呼吸系统疾病暴发时 f1)饲料添加高于正常剂量30%的敏感药物。 (2病猪注射抗生素(头孢噻肟、氟甲砜霉素)3~5 d。也可通过 饮水给药,饲料中添加补充电解多维。 (3)对症治疗,如怀孕和哺乳母猪发病,应及时静脉注射葡萄 糖生理盐水,并添加解热药物。 策略性用药:如怀孕母猪料、哺乳母猪料、断奶仔猪料定期 添加敏感药物。 被毛粗乱,[j渐消瘦。病症持续2~3个月之后,由于免疫力降 低,并发肺炎。急性型病程短,最后因呼吸衰竭死亡。 4.2病理变化 肺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常发生于尖I1/-、心叶、中间叶 下垂部和膈叶前部下缘,出现淡红色或浅紫色呈“虾肉样”病变, 肺门和纵膈淋巴结明显肿大、质硬、灰白色切面。上述肺叶部分 随病情发展挈现小同程度的突变,其他内脏一般无明显变化。 5诊断方法 5.1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做初步的诊断。 5_2实验室诊断 5.2.1病原的分离 Mhp是最难分离和鉴定的病原体之一,它不仅生长速度缓 慢,并且经常因猪鼻支原体过度生长而被掩盖。药物治疗后或康复 的猪也很难再分离出Mh 。可在细胞培养平衡盐类缓冲液中加入 乳清蛋r1水解物、酵母浸液和猪血清,在37 q[:、含5%~10%CO 条件下培养:培养2~5 d,pH值从7.6降至6.8,培养时间越长, pH值下降越多,则可证明有支原体生长。 5.2.2血清学诊断方法 5.2.2.1间接血凝试验(IHA) 该方法的优点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价格便宜。 缺点是如果红细胞来源和致敏技术不过关,血清中的杂质、细菌 污染等常引起反应的失败或非特异性的凝集,影响对结果的分 析。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制的检测猪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间接 血凝fIHA1试剂盒已经在国内得到了』一泛使用。 5.2.2.2补体结合试验 Fn
间隔性用约:如呼吸道病较严重,应以一定的间隔短期治疗 量用药。各猪场可根据 场情}兄,选用单一或联合用药,制定本 场的预防保健用药计划和治疗计划。 3疫苗预防 尽管用药物预防有一定的效果,但药物预防既不经济又容 易复发。所以,根据防重于治的方针,应该尽量用疫苗预防猪喘 气病、猪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疫等 呼吸系统疾病。町考虑做自家疫苗。 第3O卷第4期总169期
2010年7月25日出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