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
第5期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iina PeoNe’S Police Colleoe Sep.,2010 NO.5
【法学与法律适用】
论司法独立的悖论及其破解
比较法视角下考察
蔡艺生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
摘要:司法独立的悖论在于其依赖性。首先,司法权来源于政治控制的需要。其次,政治决定司法
体制的设置。再次,法官不可能超脱于社会:法官是法律的执行者,对法官生活的控制意味着对其意志
的控制,法官在裁判时难免引入自己社会经历所形成的情感因素,法官也可能会受到自身社会关系的影 响。最后,法院基本社会逻辑也存在悖论。但是,司法不能混同于其他社会控制手段,这可以避免社会
控制手段的多重失效,也是对权力的合理规约,同时也是对社会矛盾的缓冲与解决。既然司法不能完全 独立,但又不能完全依赖,这就需要一个基本的隔离,即个案独立,即司法独立的底限与基本内容。个
案独立是法院基本社会逻辑的必然推演,是司法特性的必然要求,是司法独立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司法独立;依赖性;个案独立;三方结构
中图分类号:D91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127(2010)05—0001—08
一、问题的提出:司法独立的迷思
司法独立是指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不受任何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依据法
律事实,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案件做出公正的判
决。从中外学者的基本观点来看,司法独立可以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含义就政治层面而言,司
法独立是指司法权独立;第二层含义是法院独
立,法院独立是司法权独立的制度表现,包括法
院独立于非法院机构和法院之间相互独立;第三
层含义是法官独立,法官既独立于其他职业的公
民,又需特别强调法官与法官之间的自主性,法
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最高形态。在我国,宪法及
相关法律的规定表明,所谓司法独立,包括审判
独立和检察独立两个方面,它是指人民法院独立
行使审判权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与世界各国
规定的司法独立原则相比较,司法独立原则在我
国已经充分表现出了其明显的中国化特征。[1
能动司法、“三个至上”和大调解等司法
议题的出现,又将司法独立推向了焦点:究竟
什么才是司法独立,它是否应该是完全意义上
的独立,即“独立于立法、行政,甚至独立于 人民”?口 或者,司法是不是应该工具化?在被
认为是司法独立起源的英国是否就存在理想的司
法独立?美国的司法独立又是怎样的一个状况? “仅仅抓住某个国家的法院组织,将其作用无限
夸大,然后坚持认为其他国家的机构仅仅在与此
模式相一致的范围内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司法
性,这显然是错误的。在一个历史层面的具体分
析中,更加错误的做法是在一个国家的经验的基
础之上将司法独立作为‘法院化’组织存在的必
要条件,而在事实上这一国家的真正经验却是一
个将司法依赖性与独立性混同在一起的奇特的微
妙组合,并且在这一混合物中依赖性在最终意义
上是处于支配地位的。”[3】】 那么,司法独立的本
来面目是怎样的?司法在本质上又能达到怎样的
独立?司法独立的现实路径又是什么?
二、司法独立的悖论:依赖性
现今定义下的司法独立是否就是各国司法
独立的常态与必然?当我们考察英国司法制度的
历史,就会发现英国法院其实是各种权力斗争下
的产物,而斗争也仅给了英国法院短时间的相对
独立,在绝大部分时间,英国法院只是换了个主
人(领主、国王或议会)而已。在历史维度中,
司法是起源于控制的需要,作为一种拥有人们直
觉信赖的社会争端解决机制甚至是可以造法的机
制,任何统治阶级都不会对其放任不管,都会千
方百计地对其施加控制或影响,任何人都会试图
去控制这种迷人的权力,以至于司法成了诸方争
夺的“战场”。于是,我们发现,基于本源、逻辑
收稿日期:2010—08—15 作者简介:蔡艺生(1981一),男,西南政法大学讲师,四川大学证据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侦查学和证据法学研究。
・ 1 ・
蔡艺生:论司法独立的悖论及其破解——比较法视角下考察
或现实等因素,司法不可能成为完全独立的实体。
(一)司法权起源于政治控制的需要
根据其他国家的通说, “司法权”(Judiciary
Power)特指法院和法官根据法律对有关争端进行
审判的权力以及其他相关的权力。而我国有广义
说、中义说和狭义说之分。目前被普遍接受的狭
义司法权认为: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司
法权包括法院的审判权和检察院的检察权。司法
权本来就是源于政治,是作为政权主体的一部分
来运行的,并与之相辅相成。
1.司法权来源于政治,具有共同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而言,司法是一种控制,政治也是控
制,二者具有相同的目的,都是被设置出来对社
会进行某种规约的。司法是政治的一个装置,当
然,司法的装置更亲民、更优越,尤其是在与似
乎具有原罪的政治权相比较时。对征服地的历史
考察能充分说明此论点: “在世界许多地方,司
法体制的起源能够在征服地被找到。”l4 当诺曼
底征服者征服英格兰后,为了与当地的贵族争夺
土地等权力,他们创设了普通法法院,并逐渐将
该法院的管辖权凌驾于古老的原有的自由民大会
和民间的百户区大会之上。征服者将法院作为帮
助他们占据和控制被征服领地的许多根据中的一
个。因而,在许多社会中,法院只是一种具有特
殊形式的社会控制,其目的是为政权重新获得支
持。【3】3。而且,如果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被引入进
来的话,很大程度上依据习惯法和地方法生活的
分散居住的人们能够通过中央政权得到更有效率
的统治。由此可见,统治阶层往往通过法院来保
持或增加他们的合法性,加强对社会的控制。由
此,法院与政治具有共同的目的,法院来源于并
依赖于政治。 2.司法权往往是作为政权主体的一部分来
运行的。审判是统治阶层需要完成的许多工作中
的一个,在最开始时这些工作并没有严格的界
限。如,整个部落组织以及民众大会中,不是
由单个的法官而是由整个政治实体进行审判。在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长官不仅有行政权,也具
有司法权。作为帝国统治者的皇帝更是兼具立
法、行政与司法之权。2009年1O月,英国人把最
高司法权从上议院中分离出来,英国终于第一次
有了最高法院,而在以往,英国的最高司法权一
直是由上议院行使的。英国最高法院院长菲利普
斯勋爵说,这是联合王国第一次实现清晰的三权
分立,意义重大。事实上,在信奉“议会至上”
的英国,立法权在传统上处于强势,甚至超越其
它两权。司法权是上议院享有的古老权力。19世
・ 2 ・ 纪,这项权力一度受到挑战,理由是上议院的议
员并非司法人才,不懂法律。自那以后,英国最
高法院的职能一直由上议院12名兼任“常任上诉
法官”的议员行使,成为英国司法制度的奇特
景观。 “在英国的背景下,无论司法独立的意义
是什么,它当然不能意指政治独立。英国宪政理
论一直贯彻一个完全的、绝对的和统一的主权理
论。”【5 这也是因为司法在争议解决之外不可避免
地会涉及造法和社会控制,因此我们可以发现,
司法与最高统治权或终极政治权力密切地联系在
一起的倾向是普遍的。尤其是涉及法官造法时,
任何一个政权都不可能允许重要的政治权力(立
法)由一个不受政府限制的独立的司法团体来行
使,任何拥有政治强势的阶层都不可能放过如此
关涉重大利益的权力。亦即司法不能获得政治独
立,因为它只是政权的一部分,必须服务于政权
的目的。 3.司法与政治相辅相成。首先,司法权既
不是财权,也不是民意机关,更没有兵权,在立
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当中,司法权是最弱的。
因此,司法容易受到影响甚至控制,而且司法也
需要政治强力为后盾。试想,如果没有任何强力
后盾,司法判决仅以自身的合理性来欲求当事人
的信服与执行是很难的。其次,由法院施加的社 会控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将人民大众同中央
政权结合起来,加强人民对政权合法性的认知,
并加深他们对国家的忠诚感。司法可以对政治提
供相应的规约,不仅规约政府也规约政府官员,
能逐渐将政治权力导向制度化,以争取人民大众
更多的认可与忠诚。再次,当发生不能由司法手
段单独处理的争端时,司法就转而求助于政治。
“当人数和复杂性不断增加的时候,法院逐渐意
识到其自身的局限性,就转而将决策权交给政治
程序。”I6】l 最后,司法可以成为一种中央与基层
的信息渠道,能够弥补正常的纵向行政报告的不
足。因为,在网状的行政等级结构中,中央难以
对在某一领域内的基层行政官员施加最高的或集
中化的充分控制,除非有很多可以采用的信息渠
道。当只有单一的行政信息渠道向中央政权汇报
时,中央就可能被蒙蔽,中央控制力就会减弱。
当司法成为一种信息渠道,这种渠道可以源源不
断地随机地收集行政错误的信息,让中央能够加
强对基层的探知与管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
言,政治与司法是相互促进的。
(二)政治决定司法制度的设置 “法院独立是司法权独立的制度表现,包括
法院独立于非法院机构和法院之间相互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