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 2010年9月 第23卷 第9期 卫生论坛 我国狂犬病流行情况分析 高玉龙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的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了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总结了我国狂犬病的流行特征。旨在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JR19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O6—1959(2010)09—0335—01 1资料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我国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直报信息系统的监测资料, 起始时间为1990年1月~2009年2月共26844例。 2研究方法 2.1数据信息:本文调查方法是通过对我国“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网 络直报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描述了特定时间内(1990年1月 至2009年2月),狂犬病的流行特征。 2.2数据质量控制:根据回顾性调查资料的特性一一回顾性偏倚, 所以其中的一些资料属于间接资源,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要进行必 要的筛选工作 2.3数据分析:本文针对数据的分析采用了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 法,通过对特定时间内(1990年1月至2009年2月)我国狂犬病监测资料 进行了分析计算,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特定时间内(1990年1 月至2009年2月)我国狂犬病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总结了发病 率和死亡率等相关指标,从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分析狂犬病的死亡特点。 3结果 3.1流行概况:从1990年1月~2009年2月,我国共发生狂犬病病 例26844例。进入2o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狂犬病疫苗在我国的广泛 应用,狂犬病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 1996年达到最低水平,仅为1 59例,发病率仅为0.013/10万。1996— 1999年,狂犬病的疫情开始出现反弹,发病例数逐年增加,但相对稳定。 2000年以后,全国狂犬病疫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中2007年报告狂犬 病例数最多,为3300例,为1996年的20.75倍。2001—2008年报告的狂 犬病发病例数分别为891例、11 22例、2037例、2651例、2537例、3279 例、3300例和2466例。2009年1—2月共报告狂犬病291例,病死率均 居法定传染病的首位。 3.2地区分布:我国狂犬病地区分布不均衡,流行总体呈现南高北 低态势。我国的南方地区狂犬病发病率较高,其中狂犬病病例报告总数 超过1000例的省份有四个,依次为湖南、广西、湖jE和广东,四省共计占 全国总数的四成以上。 我国狂犬病发病率最高的省份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病率为1.04/ 1O万,其次为湖南省,发病率为0.67/10万。发病率较高的省份有安徽 省、江西省、江苏省、四川省等省份。我国的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 区尚未报告狂犬病病例。另外,我国jE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大城 市狂犬病的发病率也相对较低。 3.3 时间分布:我国卫生部自2004年开始每月通报狂犬病的发病 和死亡情况 我国狂犬病每月均有发病,2005—2007年各月报告数据见 表1。 由上表分析可得:我国狂犬病的高发季节为8、9月份,而1、2月份的 发病例数较少,这说明发病原因可能与气温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4讨论 4.1狂犬病的防治建议: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利益的驱动, 居民饲养犬只的数目明显增加,中国的犬只数量庞大,无论在城市还是农 村,无论是在广西、湖南等南方狂犬病传统的高发区,还是在山东、河南等 北方地区,犬只的数量都在急剧膨胀。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 贵州省安龙县进行犬只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安龙县的犬饲养量约在7 万只以上。农村地区每户养犬1只以上,饲养方式以放养为主,很少拴 养,主要用于看家护院。由此可见,我国犬只的数量庞大,在不少村庄,户 均一只狗或两只狗的情况相当普遍,如果再加上无主和流浪狗,犬只的数 目就更加可观。 4.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狂犬病的预防知识,增强群众的自 我保护意识:建议在中小学开设有关狂犬病防治方面的课程,提高教师在 预防狂犬病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能力以及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 生抵御狂犬病侵袭的能力;国家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科普讲座等形式,对 群众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防范狂犬病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狂犬病的防治 知识,以及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有效降低人间狂 犬病的流行。 4.3严格实施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接种:我国对于狂犬病防治工作的 投入的过于落后。应该加强犬类免疫接种的管制定免疫计划强制实施免 疫,将免疫接种作为养犬许可的先决条件,规定猫、易于传染狂犬病的家 养宠物,都要经过疫苗接种,取得证书之后才能出售和饲养犬只的主人必 须带动物到当地兽医防疫机构批准的犬用狂犬病疫苗免疫注射处进行犬 只的登记、免疫,领取和栓挂犬只免疫标志,并在注射疫苗的一月后检测 抗狂犬病病毒的滴度是否达到应有的水平。对于未履行职责的养犬者, 给予教育批评,并给予相应处罚。 参考文献 [1]Helesic J,Bartonicka T,Krbkova L.Bat rabies in Europe and the Czech Republic.Klin Mikrobiol Infeke Lek,2007,13:93—98 [2] NeI LH,Ruppreeht CE.Emergence of 1yssaviruses in the Old World:the case of Afriea.Curr Top Microbial Immunol,2007,315: 161一】93 作者单位:162650内蒙古扎兰屯市呼伦贝尔市卫生学校 讨论造成这一结果原因。这种教学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使实验教学 更接近于临床,提高了学生的I艋床应变能力[4]。 使用PBL教学法。将口腔修复学中的部分章节节设计为PBL教学 模式,首先由教师在课堂上介绍l临床病例,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分为10N I5人的学习小组。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学习l临床病例并找出尚未学习 过的若干问题,再将这些问题分配给小组中的各位成员,每位学员都带着 问题去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寻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集中小组讨论,直至 达成共识,问题解决。PBL教学法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求知 欲、领导能力、与人交流以及团队精神方面优于多媒体教学法[ 。 2.3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通过行业专家论证并结合学科发展前景以 及参照国内外著名医学院教学大纲、教材和课件,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 整合。例如将原有的牙体缺损修复和固定义齿两个章节整合在一起,里 面每种修复体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先将相同点统一讲授,在逐一讲解不 同点。比如烤瓷全冠、铸造金属全冠、瓷全冠,统一讲解其固位原理、适应 证、修复原则等,关于牙体预备方法再逐一讲解 2.4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 工具,包括多媒体幻灯片、录像、动画及像片、投影、实物教具和多种多样 的教学模型,我院还引进了先进的仿头模实验系统及口腔修复牙体预备 评价系统。通过三维扫描教师标准模型及学生自己的模型,学生可以将 自己的操作结果与教师及其他同学的操作结果进行电脑三维测量、对比、 评估并对自己的操作评分。 3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果 近三年来我院教学督导室专家检查口腔修复学教学授课多达十几 次,他们对教学内容设置,组成员结构、教学模型和教学录像等多媒体资 料、考核方法以及授课质量等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我们的改革效果感 到满意。实践证明,实习单位对历届学生在口腔修复科的工作表现及能 力也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目前口腔修复学的新材料、新 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社会岗位需求也在改变,所以对于口腔修复学 的教学改革应是一个长期不断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立,葛伟.对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 11:24—25 [2]刘伟才,苏剑生,范震等.口腔修复学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刀.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5—6 [3] 贾天法.“尝试实验错误”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化学教学,2000, Z2(7):4 [4]方贤浩,张成浩.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初探[J].延边大学医学学 报.2009,03:59--60 [5] 冯膏,毛艳,李幸红等.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尝试与思 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12(7):1291—1292 作者单位:432100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335一 … ⅢⅢm Ⅲ 生。 ; 。_
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