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晚期结直肠癌诱导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晚期结直肠癌诱导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晚期结直肠癌诱导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冀晓辉,雷海科淤,腾燕,赵和照,李代蓉,王东林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肿瘤内科,重庆400044)

摇摇摘要: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诱导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采用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诱导化疗方案。诱导化疗结束后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维持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维持治疗组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对照组停止化疗并随访观察,统计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截止2018年12月,维持治疗组患者PFS高于对照组(P<0.05);维持治疗组患者诱导化疗时大多数不良反应进入维持治疗后都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晚期直肠癌给予诱导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PFS,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摇摇关键词:摇晚期结直肠癌;摇卡培他滨;摇维持治疗;摇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摇耐受性

摇摇中图分类号:R735.3摇摇文献标志码:A摇摇文章编号:1001-5248(2019)09-0138-02

基金项目: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项目(No.2015ZDXM040)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No.LC2016W02)作者简介:冀晓辉(1984-),男,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从事肿瘤综合治疗研究。淤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室

摇摇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有数据统计发现全世界2012年的新增病例为140万,死亡病例为70万,且其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也1页。在我国其发

病率为29.44/10万人,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为第三位,死亡率为第四位也2页。外科手术是直肠癌最为有

效的治疗方案,但是部分患者发现时已经为晚期,无法给予手术治疗,诱导化疗则成为常用的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案,但是是否给予维持化疗,临床一直有所争议。本研究旨在观察晚期结直肠癌诱导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摇资料与方法

1.1摇一般资料摇选择2012年5月-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患者8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1)经内镜咬取黏膜进行病理检查或者手术病理证实为结直肠腺癌的患者;(2)至少有一处可测量病灶;(3)无法行手术根治性

切除的晚期肿瘤患者;(4)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5)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在3个月

内接受过同一治疗方案的患者;(2)放化疗期间给予手术切除原发灶或者转移病灶的患者;(3)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4)转移病灶均为不可测量病灶,如癌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骨转移;(5)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维持治

疗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维持治疗组患者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龄37~76(51.33依8.92)岁;左半结肠6例,右半结肠8例,乙状结肠13例,直肠18例;低分化型27例,高、中分化18例。对照组患

者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36~76(51.91依9.16)岁;左半结肠7例,右半结肠6例,乙状结肠

14例,直肠10例;低分化型22例,高、中分化15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Dukes分期等因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摇方法

1.2.1摇研究方法摇(1)对照组:患者给予诱导化疗

治疗方案。诱导化疗采用均采用予标准方案的联合化疗(FOLFOX/FOLFIRI/XELOX/XELIRI),得到靶病灶最大缩小率时进行随访。(2)维持治疗组:诱导化疗方案同对照组。得到靶病灶最大缩小率后给予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具体方案为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每天2次,d1~14,21d为1个疗

程,直至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1.2.2摇分析指标摇(1)比较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

生存期(PFS):随访至2018年12月,观察两组患者PFS并进行比较。PFS为从第1天的治疗到发现临

床/放射学进展或死亡之间的时间间隔。(2)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3摇统计学方法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

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依标准差(軃x依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31·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摇2019年9月第37卷第9期摇JPrevMedChinPLA摇September2019摇Vol.37No.92摇结果2.1摇两组患者PFS比较摇维持治疗组患者PFS高于对照组也(11.42依1.42)个月vs(9.36依1.19)个月页(P<0.05)。2.2摇维持治疗组患者诱导治疗期与维持治疗期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摇起始时,以5-FU为基础联合化疗治疗过程中,大部分不良事件严重程度为玉或域级。1例(2.22%)芋级消化道反应,2例(4.44%)芋级神经病变,3例(6.67%)芋级手足综合征,2例

(4.44%)芋~郁级骨髓抑制。在卡培他滨维持治

疗期间或无化疗间隙观察到,大多数的玉~域级和芋~郁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下降。除手足综合征

外,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的其余不良事件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1摇维持治疗组患者诱导治疗期与维持治疗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n(%),n=45页

组别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黏膜反应神经病变手足综合征诱导治疗期7(15.56)4(8.89)8(17.78)3(6.67)10(22.22)维持治疗期2(13.33)3(6.67)5(11.11)2(4.44)2(4.44)字20.4750.2220.9911.0814.597

P0.4910.6380.3200.2980.032

3摇讨论摇摇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对结直肠癌研究的深入,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出现了显著进步,各种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的应用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4页。即便

如此,由于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病灶扩散,对身体损害严重,其疗效仍然不尽如人意。诱导化疗是指放疗或者手术前进行的化疗;维持治疗是指病人完成初始化疗制订的化疗周期数,并达到最大的肿瘤缓解疗效后,继续采用有效的单药化疗或靶向治疗进行延续治疗。有研究也5页认为维持治疗在病人预后方面的疗效并不低于持续化疗,而卡培他滨是临床较多选用的维持治疗方案。

卡培他滨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的口服细胞毒性制剂,其本身并无细胞毒性,口服后能够经过肠黏膜迅速吸收,在肝脏被羧基酯酶转化为无活性的中间体5爷-脱氧-5爷氟胞苷,然后通过肝脏和肿瘤组织的胞苷脱氨酶的作用转化为5爷-脱氧-5爷氟尿苷,再在肿瘤组织内经胸苷磷酸化酶催化,转化为氟尿嘧啶,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已有临床研究也6页证实,卡培他滨口服后肿瘤组织内的氟尿嘧啶浓度明显高于血液和肌肉等其他组织中的浓度,而且能够与多种抗肿瘤药物起到协同作用。在本研究中,截止2018年12月,维持治疗组患者PFS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预后。从不良反应方面分析发现,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就维持治疗组而言,维持治疗期手足综合征发生率(4.44%)低于诱导治疗期(22.22%)(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可逆或者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说明维持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综上,晚期直肠癌给予诱导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PFS,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也1页摇李道娟,李倩,贺宇彤.结直肠癌流行病学趋势也J页.肿

瘤防治研究,2015,42(3):305.也2页摇王瑞玲,李雪,孙鹏,等.结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的研

究进展也J页.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4,8(16):85.也3页摇罗世政.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0

例临床疗效分析也J页.贵州医药,2014,10(4):340.也4页摇林义办,彭翔,邓建中,等.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

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也J页.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12(3):320.也5页摇郑晓川.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

疗效观察也J页.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6):642.也6页摇苏正曙,陈建望,孙余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

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析也J页.实用肿瘤杂志,2017,32(1):77.

(收稿日期:2019-05-06;修回日期:2019-06-11)

(上接137页)也2页摇杨勇,陈维毅,易兴彪.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术治疗复杂性Pilon骨折的疗效观察也J页.骨科,2016,7(1):40.也3页摇张继锋.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也J页.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4):73.也4页摇FASELJH,ASSALM,RAYA,etal.Amodifiedpostero鄄medialapproachcombinedwithextensileanteriorforthetreatmentofcomplextibialpilonfractures(AO/OTA43-C)也J页.JOrthopTrauma,2014,28(6):138.也5页摇RAMLEEMH,KADIRMR,MURALIMR,etal.FiniteelementanalysisofthreecommonlyusedexternalfixationdevicesfortreatingTypeIIIpilonfractures也J页.MedEngPhys,2014,36(10):1322.也6页摇潘炜.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

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也J页.甘肃医药,2013,32(4):259.

(收稿日期:2019-03-26;修回日期:2019-05-07)

·931·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摇2019年9月第37卷第9期摇JPrevMedChinPLA摇September2019摇Vol.37No.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