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十 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电导法)

实验十 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电导法)

实验十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电导法)
Ⅰ、目的要求
1.了解溶液电导的基本概念。

2.学会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溶液电导的测定及应用。

Ⅱ、基本原理
AB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达到平衡时,电离平衡常数K c与原始浓度c和电离度α有以下关系:
(1)
在一定温度下K c是常数,因此可以通过测定AB型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时的α,代入(1)式求出K c 。

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可用电导法测定。

将电解质溶液放入电导池内,溶液电导(G)的大小与两电极之间的距离(l)成反比,与电极的面积(A)成正比:
(2)
式中:l/A—电导池常数,以K cell表示;k—电导率,S/m
由于电极的l和A不易精确测量,因此在实验中是用一种已知电导率值的溶液(KCl)先求出电导池常数,然后把欲测溶液放入该电导池测出其电导值,再根据(3)式求出其电导率。

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是指把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为1m的两平行板电极之间的电导,以Λm表示,单位为S·m2·mol-1。

摩尔电导率与电导率的关系:
(3)
式中:c—该溶液的浓度,mol/L
对于弱电解质溶液,认为:
(4)
式中:Λm∞—溶液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S·m2·mol-1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如KCl,NaAc),其Λm和c的关系为
对于弱电解质(如HAc等),Λm和c则不是线性关系,故其不能像强电解质溶液那样,从Λm—√c的图外推至c=0处求得Λm∞。

但在无限稀释的溶液中,每种离子对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都有一定的贡献,是独立移动的,不受其他离子的影响,对电解质Mν+ Aν-来说,即
弱电解质HAc的Λm∞可由强电解质HCl、NaAc和NaCl的Λm∞的代数和求得
把式(4)代入式(1)可得:
(5)

(6)以cΛm对1/ Λm作图,其直线的斜率为(Λm∞)2K c,如知道Λm∞值,就可算出K c。

Ⅲ、仪器试剂
电导仪(或电导率仪)、恒温槽、电导池、电导电极、容量瓶(100ml)5只、移液管(25ml、50ml各1个)、洗瓶、洗耳球
0.0100mol/LKCl溶液、0.1000mol/LHAc溶液
Ⅳ、实验步骤
1.用50ml容量瓶将原始醋酸溶液(0.1000mol/L)进行2倍、4倍、8倍稀释,得到4种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

2.将恒温槽温度调至25℃或30℃。

3.测定电导池常数K cell=l/A
将电导池和铂电极用少量的0.0100mol/LKCl溶液洗涤2~3次后,装入0.0100mol/LKCl 溶液,恒温后,用电导仪测其电导,重复测定3次。

4.测定电导水的电导(率)
倾去电导池中的KCl溶液,用电导水洗净电导池和铂电极,然后注入电导水,恒温后测其电导(率)值,重复测定3次。

5.测定HAc溶液的电导(率)
倾去电导池中电导水,将电导池和铂电极用少量待测HAc溶液洗涤2~3次,最后注入待测HAc溶液。

恒温后测其电导(率)值,每种浓度重复测定3次。

按照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测定各种不同浓度溶液的电导(率)。

实验完毕后仍将电极浸在蒸馏水中。

Ⅴ、数据记录与处理
1.电导池常数K cell=l/A
25℃或30℃时,0.0100mol/ dm-3 KCl溶液电导率(查手册)
表1 0.0100mol/ dm-3 KCl溶液的k值记录(25℃)
电导池常数K cell=l/A=/m-1
2.醋酸溶液的电离常数
表2 电导水的电导率k的测定记录
表3 不同浓度醋酸溶液的k值记录
3.作图求结果
以cΛm对1/ Λm作图,其直线的斜率为(Λm∞)2K c,如知道Λm∞值,就可算出K c。

表4 醋酸溶液的各组数据入表
Ⅵ、思考题
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
2.实验中为何用铂黑电极?使用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Ⅶ、注意事项
1.本实验配制溶液时,均需用电导水。

2.温度对电导有较大影响,所以整个实验必须在同一温度下进行。

每次用电导水稀释溶液时,需温度相同。

因此可以预先把电导水装入锥形瓶,置于恒温槽中恒温。

3.使用电导仪时需注意:
①电极的引线不能潮湿,否则测不准。

②高纯水被盛入容器后要迅速测量,否则空气中CO2溶入水中,引起电导率的很快增加。

③盛待测溶液的容器需排除离子的玷污。

④每测一份样品后,用蒸馏水冲洗,用吸水纸吸时,切忌擦及铂黑,以免铂黑脱落,引起电极常数的改变。

可将待测液淋洗三次后再进行测定。

Ⅷ、讨论
1.温度升高1℃电导平均增加1.9%,即
2.普通蒸馏水中常溶有CO2和氨等杂质,故存在一定电导。

实验所测的电导值是欲测电解质和水的电导的总和。

因此做电导实验时需纯度较高的水,称为电导水。

其制备方法通常是往蒸馏水中加入少许高锰酸钾,用石英或硬质玻璃蒸馏器再蒸馏一次。

3.铂电极镀铂黑的目的在于减少极化现象,且增国电极表面积,使测定电导时有较高灵敏度。

铂黑电极表面不可擦碰。

不用时,应保存在蒸馏水中,不可使之干燥。

Ⅸ、参考教材
1.《物理化学实验》王爱荣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P61-64
2.《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P88-92 3.《物理化学实验》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邱金恒孙尔康吴强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P98-100
附电导率仪使用方法:
本实验可采用DDS-11A型电导率仪其板面结构如图所示。

其使用方法如下:
①未开电源前,观察表头指针是否指在零,如不指零,则应调整表头上的调零螺丝,使表针指零。

②将校正、测量开关拨在“校正”位置。

③将电源插头先插妥在仪器插座上,再接通电源。

打开电源开关,并预热几分钟,待指针完全稳定下来为止。

调节校正调节器,使电表满度指示。

④根据液体电导率的大小选用低周或高周,将开关指向所选择频率。

⑤将量程选择开关拨到所需要的测量范围。

如预先不知道待测液体的电导率范围,应先把开关拨在最大测量档,然后逐档下调。

⑥根据液体电导率的大小选用不同电极,使用DJS-1型光亮电极和DJS-1型铂黑电极时,把电极常数调节器调节在与配套电极的常数相对的位置上。

例如,配套电极常数为0.95,则电极常数调节器上的白线调节在0.95的位置处。

如选用DJS-10型铂黑电极,这时应把调节器调在0.95位置上,再将测得的读数乘以10,即为待测液的电导率。

⑦电极使用时,用电极夹夹紧电极的胶木帽,并通过电极夹把电极固定在电极杆上,将电极插头插入电极插口内。

旋紧插口上的紧固螺丝,再将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

⑧将校正、测量开关拨在“校正”,调节校正调节器使指示在满刻度。

⑨将校正、测量开关拨向测量,这时指示读数乘以量程开关的倍率,即为待测液的实际电导率。

例如,量程开关放在0~103μs/cm档,电表指示为0.5h,则被测液电导率为0.5×103μs/cm=500μs/cm。

⑩用量程开关指向黑点时,读表头上刻度(0~1.0μs/c m)的数;量程开关指向红点时,读表头上刻度为(0~3)的数值。

①①当用0~0.1μs/cm或0~0.3μs/cm这两档测量纯水时,在电极未浸入溶液前,调节电容补偿器,使电表指示为最小值,(此最小值是电极铂片间的漏阻,由于此漏电阻的存在,使调节电容补偿器时电表指针不能达到零点),然后开始测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