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实验目的:
通过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探究电导法测定电离平衡常数的原理和操
作方法。
实验原理: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为:K=α²C/(1-α) (其中,α表示电离度,C表示弱电
解质的浓度)。
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很小,可以近似认为它的电离度是常数。
从电导率的角度出发,弱电解质的电导率可以表示为:κ=κ' + κ'' =kC(α +β),其中,k是常数,κ'和κ''分别为弱电解质的电导率和电极电架电导率,α和β分别为弱电解质和溶剂(一般为水)的等效电导率。
通常实验中只能测量到总电导率,但是可以通过电导率对浓度和电离度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计算出弱电解质的K值。
实验步骤:
1.将所需量的KCl、NaCl和HCl等指定量的不同浓度的溶液加入电导池中。
在每次测
量前,用去离子水清洗电导池。
2.打开电导计电源开关,选择对应的测量范围,将电导池放入电导计的电极架内。
3.读取电导计显示的电导率值,将其记到实验记录表中。
4.根据所加入的某一种量浓度的水溶液电离平衡常数的已知值,计算α和K值。
将
计算结果记录到实验记录表中。
5.重复以上步骤,测定其他浓度水溶液的电导率和计算α和K值。
6.将α和K值以绘制α和C的曲线等形式呈现。
通过分析α和C的曲线,确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
实验注意事项:
1.电导池在使用前需清洗,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一定要记录所有测量数据,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
3.将实验结果以图表等形式呈现,进行分析和论证。
实验结果:
所得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是可靠准确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得到弱电解质电离度与浓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了解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