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 数学下 全等三角形 整套讲义

七年级 数学下 全等三角形 整套讲义

第一讲 三角形认识与三线(讲义)1.三角形相关概念 基本概念: 三角形表示:例1、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______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2)以线段AD 为公共边的三角形是;(3)CE 边所对的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BC 、△ACD 、△ADE 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___∶____∶____.2.三边关系 三边关系:符号表示:例2、(1)在△ABC 中,AB=16,AC=7,BC=x.(1)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2)化简424x x ---(1)已知a,b,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b|对应练习: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8cm ,一边等于6cm ,求它的周长.2、三角形两边长为7和10,求最长边x 的范围.3、下列各组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3cm ,3cm ,6cm (B)2cm ,3cm ,6cm (C)5cm ,8cm ,12cm (D)4cm ,7cm ,11cm4、现有两根木条,它们的长分别为50cm ,35cm ,如果要钉一个三角形木架,那么下列四根木条中应选取( ). (A)0.85m 长的木条 (B)0.15m 长的木条 (C)1m 长的木条 (D)0.5m 长的木条 3、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三角形的内角:。

(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3)三角形的外角:由三角形一边的延长线和另一条临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ACD 是△ABC 的外角,∴∠ACD 与∠ACB 互为______, 即∠ACD =180°-∠ACB .① 又∵∠A +∠B +∠ACB =______, ∴∠A +∠B =______.②由①、②,得∠ACD =______+______. ∴∠ACD >∠A ,∠ACD >∠B 例3、(1)如图,在纸片=50ABC A ∆∠︒中,,沿DE 折叠纸片,点A 落在四边形BCED内部,则''CEA BDA ∠+∠=(2)已知:如图,BE 与CF 相交于A 点,试确定∠B +∠C 与∠E +∠F 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3)已知:如图,求∠1+∠2+∠3+∠4+∠5+∠6=___________.DCBA对应练习:1、已知:如图,求∠1+∠2+∠3+∠4+∠5+∠6+∠7+∠8=______.2、如图,在图中,猜想:∠A +∠B +∠C +∠D +∠E +∠F =______度.4、三角形的中线 中线概念:中线性质: 例4、(1)如图,BM 是△ABC 的一条中线,AB=5cm ,BC=3cm , 求:(1)△ABM 与△BCM 的周长之差; (2)ABM S ∆∶CBM S ∆(2)已知,如图△ABC 中,AB=5,AC=3,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平分线概念:平分线性质:例5、已知:如图,O 是△ABC 的内角∠ABC 和外角∠ACE 的平分线的交点. (1)若∠A =46°,求∠BOC ;(2)若∠A =n °,用n 的代数式表示∠BOC 的度数.ACM例6、如图甲,在△ABC中,OC,BO分别是,∠=ACB ABC∠∠的平分线,且Aα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BOC。

六、三角形的高线高线概念:高线性质:例6、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D是AB上的高,AB=13,BC=12,AC=5. 求:(1)△ABC的面积(2)CD的长(3)作出△ABC的边AC上的中线BE,并求出△ABE的面积例7、已知: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1)若∠B=30°,∠C=50°,求∠DAE的度数.(2)试问∠DAE与∠C-∠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3)若在线段AE上又一点F作FH垂直与BC垂足为H,问∠EFH与∠C-∠B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第二讲三角形全等探究(讲义)一、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1.____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的记法.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对应角_____,这是全等三角形的重要性质.4.如果ΔABC≌ΔDEF,则AB的对应边是_____,AC的对应边是_____,∠C的对应角是_____,∠DEF的对应角是_____.例1、(1)如图所示,ΔABC≌ΔDCB.(1)若∠D=74°∠DBC=38°,则∠A=_____,∠ABC=_____(2)如果AC=DB,请指出其他的对应边_____;(3)如果ΔAOB≌ΔDOC,请指出所有的对应边_____,对应角_____.(2)已知:如图,△ABC≌△DEF,∠A=85°,∠B=60°,AB=8,EH=2.(1)求∠F的度数与DH的长;(2)求证:AB∥DE.例2、如图1-6,△ABC≌ΔADE,若∠B=80°,∠C=30°,∠DAC=35°,则∠EAC的度数为()A.40°B.35°C.30°D.25°二、全等三角形的证明(边边边)概念解释:数学符号:例3、如图,CE =DE ,EA =EB ,CA =DB , 求证:△ABC ≌△BAD . 证明:∵CE =DE ,EA =E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 在△ABC 和△BAD 中, =______(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证已知∴△ABC ≌△BAD ( ).例4、如图ΔABE ≌ΔACD.且AB=AC. 求证: (1)∠BAD=∠CAE (2)BD=CE三、全等三角形的证明(边角边) 概念解释: 数学符号:例5、已知:如图,AB ∥CD ,AB =CD .求证:AD ∥BC . 分析:要证AD ∥BC ,只要证∠______=∠______, 又需证______≌______. 证明:∵ AB ∥CD ( ),∴ ∠______=∠______ ( ), 在△______和△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Δ______≌Δ______ ( ). ∴ ∠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 ).ABCDE例6、(1)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 ,求证: △ABD ≌△ACE(2)△ABC 和△ECD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 ,C ,D 在一条直线上求证:BE=AD三、全等三角形的证明(角边角、角角边) 概念解释: 数学符号:例7、已知:如图4-1,PM =PN ,∠M =∠N .求证:AM =BN . 分析:∵PM =PN ,∴ 要证AM =BN ,只要证PA =______, 只要证______≌______.证明:在△______与△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 ∴PA =______ ( ).∵PM =PN ( ), ∴PM -______=PN -______,即AM =______.对应练习:1、已知:如图,A 、C 、F 、D 在同一直线上,AF =D C ,AB =DE ,BC =EF , 求证:△ABC ≌△DEF .D CABEBCEF ABA2、已知:如图,AE ∥BF ,AB=CD ,AE=BF .求证: △AEC ≌△BFD3、已知:如图4-6,在△MPN 中,H 是高MQ 和NR 的交点,且MQ =NQ . 求证:HN =PM .第三讲全等三角形模型(讲义)模型一:如图1,求证:∠CDB=∠A+∠B +∠C.如图2,∠ACD 的平分线与∠ABD 的平分线交于点E.试问∠A .∠CEB 和∠CDB 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模型二:如图所示,在△ABC 中,BD ,CD 是内角平分线,BP ,•CP•是∠ABC ,•∠ACB 的外角平分线.分别交于D ,P . (1)若∠A=30°,求∠BDC ,∠BPC .(2)不论∠A 为多少时,探索∠D+∠P 的值是变化还是不变化?为什么?AD C BA模型三:已知,如图△ABC中,AB=5,AC=3,则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模型四: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BA,AD=CD,BD平分ABC∠,求证:0180=∠+∠CA模型五:如图(1),△ABC中,BC=AC,△CDE中,CE=CD,现把两个三角形的C点重合,且使∠BCA=∠ECD,连接BE,AD.求证:BE=AD.若将△DEC绕点C旋转至图(2),(3)所示的情况时,其余条件不变,BE与AD还相等吗?为什么?模型六:如图(1), 已知△ABC中, ∠BAC=900, AB=AC, AE是过A的一条直线, 且B、C在A、E的异侧, BD⊥AE于D, CE⊥AE于E 。

(1)试说明: BD=DE+CE.(2) 图(2)位置时(BD<CE), 其余条件不变, BD与DE、CE的关系。

(3) 图(3)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 BD与DE、CE的关系。

模型应用:练习1、△ABC 中,AB=AC=4,P 为BC 上任意一点,PD ⊥AB 于D , PE ⊥AC 于E ,6S ABC =∆,求:PD+PE 的值练习2、如图:E 在线段CD 上,EA 、EB 分别平分∠DAB 和∠CBA, ∠AEB=90°,设AD =x , BC =y ,且满足2268250x y x y +--+=; (1)求AD 和BC 的长;(2)你认为AD 和BC 还有什么关系?并验证你的结论;(3)你能求出AB 的长度吗?若能,请写出推理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ACBD 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