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系统疾病》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课件


A.病损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B.构音不清,吞咽困难
C.双颞侧偏盲
D.病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
E.病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同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
《神经系统疾病》
【模拟试题】
3、皮质运动中枢损害后的肢体瘫痪表现为( ) A.对侧肢体的中枢性瘫痪 B.对侧单个肢体的中枢性瘫痪 C.对侧单个肢体的周围性瘫痪 D.四肢的中枢性瘫痪 E.对侧肢体几个肌群的周围性瘫痪
2、痛觉和温度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是 (B)
A.丘脑腹外侧核
B.脊髓后角细胞
C.延髓薄束核与楔束核 D.脊髓前角细胞
E.后根神经节
《神经系统疾病》
3.振动觉和位置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是 (C)
A.丘脑腹外侧核
B.脊髓后角细胞
C.延髓薄束核与楔束核 D.脊髓前角细胞
E.后根神经节
4. 老年男性患者,突然右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偏盲,伴失语,病变部位很可能是( )
5 癫痫
16
癫痫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6 帕金森病
12
帕金森病的生化变化和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
概论
《神经系统疾病》
重点提示
2000~2009年约考过l4题。 解剖生理 7题, 临床表现 6题, 定位诊断 l题。 本单元几乎每年必考,题量l~2题。
《神经系统疾病》
【核心考点精讲】
常见症状体征和临床意义(重点难点) 1、感觉障碍 2、运动障碍 3、颅神经损害
2、深浅感觉的传导路径(了解)
(1)痛、温觉:
传导通路为皮肤粘膜→周围神经→脊髓后根→后角换元 →前联合交叉→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上行至丘脑外侧 核→内囊→中央后回感觉区。
(2)深感觉:
肌肉、关节、肌腱→周围神经→脊髓后根→后索(薄束、 楔束)→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换元→发出纤维交叉至对侧 形成内侧丘系→丘脑外侧核→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神经系统疾病》
【模拟试题】
B1型题: A.单瘫 B.偏瘫 C.交叉性瘫痪 D.截瘫 E.四肢瘫
5、一侧内囊病变( ) 6、一侧脑干病变( ) 7、颈髓横贯病变( )
《神经系统疾病》
【模拟试题】
A.延髓
B.脊髓高颈髓
C.脊髓颈膨大
D.胸髓
E.腰膨大
8、痉挛性四肢瘫痪(

9、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
5)丘脑:丘脑病变引起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缺失。
6)内囊:内囊受损时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常伴有偏 瘫和偏盲,即三偏征。
7)皮质:因皮质感觉区范围广,病变只损害其中一部分, 故常表现为对侧一个上肢或下肢感觉减退或缺失,称单肢 感觉减退或缺失
《神经系统疾病》
模拟题:
1、半侧脊髓病变出现病变水平以下(感觉分离) A.同侧运动、痛温觉障碍,对测深感觉障碍 B.对侧运动、痛温觉障碍,同侧深感觉障碍 C.同侧运动、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D.同侧运动、对侧深浅感觉障碍 E.同侧运动、痛温觉和深感觉障碍、感觉障碍 1、分类: 感觉系统可分为特殊感觉和一般感觉。 其中一般感觉包括: ①浅感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 ②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③复合感觉(皮质感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
定位觉和重量觉。
《神经系统疾病》
【核心考点精讲】
感觉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考情分析】
神经系统疾病
讲述 章节
1
内容 概论
题量 14
2 周围神经病、 14 面神经炎
掌握内容
解剖生理和临床表现 重点集中在临床表现方面 、诊断 治疗比较综合
3 脊髓疾病
14
脊髓压迫常见病因及急性脊髓炎
4
急性脑血管 34
临床表现的考点针对性强。治疗
方面需重点掌握药物的选择。
《神经系统疾病》
浅 感 觉
《神经系统疾病》
深 感 觉
《神经系统疾病》
【核心考点精讲】
感觉障碍
3、感觉障碍的定位(掌握)
1)周围神经:其支配的皮肤区出现感觉障碍。神经干或神 经丛受损时,引起一个肢体多数周围神经分布区各种感觉 障碍。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时,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子形分 布。
2)后根:在相应分布区有放射性疼痛,即根性疼痛。 3)脊髓:横贯性脊髓病变,病变平面以下肢体上运动神经
《神经系统疾病》
【核心考点精讲】
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 ①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束) ②下运动神经元; ③锥体外系统; ④小脑系统
运动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
锥 体 束
《神经系统疾病》
【核心考点精讲】
运动障碍
一)上下运动神经神经元的鉴别: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定位诊断:
①皮质:局限性的病变仅损伤其一部分,多表现为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 瘫痪,称单瘫。
10、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
《神经系统疾病》
11.只受对侧大脑运动皮质支配的脑神经运动核为(D)
A.三叉神经运动核 B.迷走神经背运动核
C.疑核
D.舌下神经核
E.动眼神经核
12.急性严重的锥体束损害的断联休克表现为 (D) A.痉挛性瘫,腱反射消失 B.痉挛性瘫,腱反射亢进 C.弛缓性瘫,腱反射亢进 D.弛缓性瘫,腱反射消失 E.完全性瘫,腱反射存在
胸髓病损产生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腰膨大病损(腰1~骶2)产生双下肢下运动神经 元瘫。 脊髓一侧病变可表现脊髓半横切综合征,见感觉 系统部分。
《神经系统疾病》
【模拟试题】
1、符合中枢性瘫痪的临床特征是( )
A.肌群瘫痪为主 B.有肌萎缩 C.肌张力增高
D.腱反射消失
E.无病理反射
答案:C
2、对脑干损害有定位意义的体征是( )
元瘫痪、所有感觉消失、大小便功能障碍。 脊髓半横切综合征(Brown-Sequard综合征)表现为病
变水平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及深感觉消失,对侧病 变水平以下痛、温觉消失。
《神经系统疾病》
【核心考点精讲】
感觉障碍
4)脑干:一侧延髓外侧病变由于损害了脊髓丘脑侧束及三 叉神经脊束、脊束核,产生对侧身体和同侧面部痛、温度 觉缺失,呈交叉性感觉障碍,如延髓外侧综合征 (Wallenberg综合征)。
②内囊:偏瘫,常合并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称为“三偏”征。 ③脑干:一侧脑干病变引起交叉性瘫痪。 一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神经系统疾病》
【核心考点精讲】
④脊髓:横贯性损害引起截瘫 高颈髓(颈1~4)病损产生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 颈膨大(颈5~胸2)病损引起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 痪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