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11-弯曲应力
工程力学
32kN
16kN
10
y2
y 10
sC
200
M
C
y1 y2
22 MPa 40 . 50 MPa
Iz M
B
A 1m
FA FQ
C 1m
B 0.5m
FB
D
s
zO
O
y1
B
Iz
M
C
12kN
+ -
16kN
+
s
160
x
z
C
40
y2
60 . 74 MP
20kN M 12kN· m
工程力学
3、纯弯曲时正应力分布关系
s ( y)
My Iz
压应力
由公式可知,某一截面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 距离中性轴最远处。
s max
M Iz y max Iz y max
弯矩M
截面
取 Wz
拉应力
s max
M Wz
工程力学
s
My z
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Pa或MPa) M——横截面上的弯矩,(N· m) y——横截面上任一点到中性轴的距离,(m) Iz——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 与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有关,(m4)
剪力图Fs
弯矩图M
工程力学
剪力图Fs
弯矩图M
梁段CD上,剪力Fs=0,弯矩M0
梁段AC和BD上,剪力Fs0,弯矩M0
--纯弯曲 --横力弯曲
工程力学
2、实验观察
M M
变形前
a b a b
变形后 mm’ nn’ 仍为直线,且垂 直于aa,bb 根据实验结果,可假设,变形 前原为平面的梁的横截面变形后仍 保持平面,且仍然垂直于变形后的 梁轴线,这就是弯曲变形的平面假 设。
15kN 1
A 90 90
A 150
B C D 30
B 50 C
150
z
1 4m 1m
y
D 工程力学
解:(1) 画出梁的弯矩图
3m
20kNm
15kN 1
A
B C
D
4m
1m 1
+ 20
M (kNm)
25
工程力学
(2) 计算A、B、C、D四点的正应力。
M 1 1 20 kN m
Iz bh 12
6
Iz
M
C
2 . 9 10
7
C
12 10 146 . 8
6
Iz
2 . 9 10
7
60 . 74 MPa
工程力学
32kN
16kN
10
y2
y 10
4、应力计算
200
A 1m
FA FQ
C 1m
B 0.5m
FB
D
考察B截面,弯矩为负
zO
O
40
y1
M
z
M
12kN
+ -
工程力学
32kN
16kN
10
y2
y 10
4、应力计算
200
A 1m
FA FQ
C 1m
B 0.5m
FB
D
考察C截面,弯矩为正
zO
O
40
y1
12kN
+ -
16kN
+
M
z
M
x
160
C
22 MPa
20kN M 12kN· m
+ -
C截面下边受拉上边受压
x 8kN· m
s
s
C
M
C
y1
y2
12 10 53 . 2
工程力学
矩形截面和圆形截面的惯性矩
矩形截面
圆形截面
Iz
bh 12
,W z
4
h 2 Iz
d 2
4
6
h
3
Iz
bh
2
Iz
d
64
,W z
d
32
3
b
IZ
(D
4
d )
4
D
64
(1 )
4
D
64
WZ
D
32
3
(1 )
4
d D
s沿横截面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变形后
m a b m' n a b n'
M
工程力学
变形前
M M
a b a b
由于弯曲的作用,上部纤维缩短, 下部纤维伸长。 中间必有一层保持原长,这一层称 为: 中性层
变形后
m a b m' n a b n'
M
工程力学
b
B
C
b
B'
C'
b c a
b c
横截面
M
c a
c
A'
中性层
A
a
a
cc 是中性层和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除平面假设外,我们还假设纵向纤维之间无 挤压,即纵向纤维间无正应力。
53 . 2 mm
2
160
z
Iz
160 200 12
3
(160 200 ) (100 53 . 2 )
3
140 160 12
2 . 9 10
7
(140 160 ) (120 53 . 2 )
2
4
mm
y 2 200 53 . 2 146 . 8 mm
z y
dA
Mz
M
z
E
r
y dA M
2 A
s
1
x
Mz My
FN
A
y dA I z
2
y
E
横截面对 z 轴(中性轴)的惯性矩 1 / r 为梁轴线变形后的曲率 EI越大 1 / r 越小 EI 梁的抗弯刚度
r
Iz M
r
M EI z
工程力学
3、纯弯曲时正应力公式的推导
s ( y) E
工程力学
公式导出条件: 1、纯弯曲; 2、正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
工程力学
公式适用条件:
1、纯弯曲;(Fs=0, M0) 2、满足胡克定律; 3、 适合任何形状截面; 4、对于横力弯曲,细长梁可以近似使用(跨 度与截面高度比大于5);
工程力学
z轴为横截面的对称轴时 (如图形、矩 形、工字形)
工程力学
组合公式:
IZ = IZ(1)+ IZ(2)+……+ IZ(n)
三、平行轴定理
任一截面面积为A,过形心取yc、zc轴,过任一点O取 与yc 平行且相距为b的y1轴及取与zc轴平行且相距为a的
z1轴,则有: IZ1 = IZc+Aa2
Iy1 = Iyc+Ab2
所以:一组平行轴,对过质心的轴的惯性矩最小。
r
工程力学
3、纯弯曲时正应力公式的推导—物理关系 纵向纤维之间无正应力,每一纤维都是单向拉伸或者压缩, 当应力小于某一限值(比例极限)时,由胡克定律: 代入几何关系 得到
s E
( y)
y
r
y
s ( y) E
r
工程力学
3、纯弯曲时正应力公式的推导—静力学关系
FN
s ( y )dA
一般情况下,梁弯曲时横截面上既有正应力也 有切应力,为便于讨论,先研究纯弯曲下的应力分 布规律。
t Fs
M
M
Nc Nt
s M
工程力学
思路:先研究只有M,没有Fs情况下,正应力
分布规律:M-s关系。然后分析Fs的存
在对s分布规律的影响。从而得到既有 M又有Fs时的正应力分布规律。
工程力学
火车轮轴简化
16kN
+
x
160
B
20kN M 12kN· m
+ -
B截面上边受拉下边受压
x 8kN· m
s
B
M
y B 2 Iz
8 10 146 . 8
6
2 . 9 10
6
7
40 . 50 MPa
s
B
M
y B 1 Iz
8 10 53 . 2 2 . 9 10
7
14 . 67 MPa
FN
FN 0
0
M
z
M ( 弯矩 )
s ( y )dA
A
E
r
ydA 0
A
E
r
0
A
ydA S z 0
横截面对 z 轴的静矩等于零 Z轴(中性轴)通过截面形心
工程力学
3、纯弯曲时正应力公式的推导—静力学关系
M
z
s ( y ) y d A M ( 弯矩 )
A
|s
L max
| | s C max |
z轴不是对称轴时(如T字、梯形等)
|s
L max
| | s C max |
工程力学
§11-3 惯性矩与平行轴定理
b
惯性矩:
Iz
y dA
A
2
一、简单截面的惯性矩
1、高为h、宽为b的矩形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