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2019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u 64 Fe 56 Ba 137第I 卷 选择题(共44分)一、单选题:1.广州于本月12日承办了第16届亚运会。

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① 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② 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③ 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④ 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⑤ 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②④⑤ D 、③④⑤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达尔现象是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B 、布朗运动不能作为区分分散系的方法C 、13C 和15N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D 、2H +的结合OH -的能力比1H +的更强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H = –57.3kJ/mol ,若将含0.5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 、由C (石墨)=C (金刚石);△H = +73 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 、在101kPa 时,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H = -285.8kJ/mol4.最近的病毒学家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对“非典”病毒的抑制作用明显。

下列关于NO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O 是亚硝酸酐B 、NO 只能通过人工合成C 、NO 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态氮元素的物质的氧化产物D 、NO 与O 2按4∶1体积比混合后与足量的水反应可完全转化为硝酸5.正确掌握化学用语和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16O 与18O 互为同位素;H 216O 、D 216O 、H 218O 、D 218O 互为同素异形体B 、H 、D 、T 表示同一种核素; 次氯酸分子的电子式: C 、Ca 2+的结构示意图为;CO 2的电子式为D 、胆矾、漂白粉、苛性钾、亚硫酸、三氧化硫,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排列6.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7.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酸性:HClO 4>HBrO 4>HIO 4 B 、氢化物稳定性: H 2S >H 2O >HF C 、还原性:K >Na >Mg >Al D 、半径: S 2->Cl - >Na +>Mg 2+8.向含下列离子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其离子浓度不会减少的是( )①Fe 2+ ②Fe 3+ ③S 2- ④SO 32- ⑤Ag + ⑥OH - ⑦CO 32- ⑧Ba 2+ A 、②⑦⑧ B 、②④⑥⑦ C 、② D 、②⑧ 9.依据离子反应:N 2H 5++4Fe 3+==4Fe 2++a Y +…(a 是配平后Y 的系数),在水溶液中N 2H 5+将Fe 3+还原为Fe 2+,则N 2H 5+被氧化后的产物Y 可能是( )A 、N 2B 、H 2C 、NH 3D 、NO天津二中2011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10.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N 2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 2和C 2H 4 C 、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 和CO 2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H 2和O 311.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

该盐可能是( )①AgNO 3 ②Na 2CO 3 ③KNO 3 ④FeSO 4 ⑤FeCl 3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 、②③⑤12.“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能量部分来自太阳能电池,另外内部还配有高效的MCFC 型燃料电池。

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

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 2+O 2 = 2H 2O ,负极反应为H 2+CO 32—=CO 2↑+H 2O+2e —,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CO 32—向正极移动B 、电池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通氧气的正极流向通氢气的负极C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OH —= O 2↑+2H 2O+2e —D 、通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1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 +、Cu 2+、Na +、SO 42-②pH=11的溶液中:CO 32-、Na +、AlO 2-、NO 3-③加入Al 能放出H 2的溶液中:Cl -、K +、NO 3-、Ba 2+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 (OH -)=10-13mol/L 的溶液中:N a +、Ba 2+、Cl -、I -⑤能使pH 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 +、Cl -、S 2-、ClO -⑥酸性溶液中:Fe 2+、Al 3+、NO 3-、Cl-A 、①②⑤⑥B 、③④C 、②④D 、②③④⑤ 14.将a %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 g 水(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中无溶质析出),所得溶液体积为V 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设溶质的式量为M ,则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 2VM maB 、mol/L 100MV maC 、mol/L 220MV maD 、mol/L 50MVma15.金属铜完全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反应后产生标准状况下的N 2O 气体5.6L ,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并充分灼烧,最后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A 、98gB 、96gC 、80gD 、40g 16.向100mL 0.1mol·L —1的AlCl 3溶液中,加入1mol·L —1的NaOH 溶 液VmL 后,再滴加1mol·L —1盐酸。

滴加盐酸的体积(横坐标) 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纵坐标)如图示的关系,则加入的NaOH 溶液的体积为( ) A 、10mLB 、30mLC 、40mLD 、50mL二、多选题:(多选题中有2个答案的,答错一个选项不得分,选对一个得1分)17.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a 2O 2溶于水能够生成NaOH ,所以Na 2O 2属于碱性氧化物B 、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氧化性C 、若元素R 的含氧酸的酸性大于元素Q 的含氧酸的酸性,则非金属性R 大于QD 、CO 2通入到Ca(NO 3)2溶液中看不到沉淀产生,所以SO 2通入到Ca(NO 3)2溶液中也看不到沉淀产生18.A 、B 、C 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 、B 同周期,A 、C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 2-、C -,B 2+与C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离子半径C ->B 2+> A 2-B 、它们的原子半径C>B>AC 、它们的原子序数A>B>CD 、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C>A>B 19.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Na 2O 2与足量的CO 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 AB 、常温常压下,N 2和O 2混合气体22.4 L 所含的原子数等于2N AC 、32 gCu 与S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 、含有0.01mol FeCl 3的饱和FeCl 3溶液滴于沸水中,继续煮沸,形成的红褐色Fe(OH)3胶体中含有的Fe(OH)3胶粒数目为0.01N A20.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不正确的是( )A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 3+ + 3NH 3·H 2O = Al(OH)3↓+ 3NH 4+B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石灰水: Ca 2+ +2OH -+2HCO 3-=CaCO 3↓+CO 32- +2H 2OC 、少量S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Ca 2+ + 2ClO -+ SO 2 + H 2OCaSO 3↓+ 2HClOD 、氧化铁可溶于氢碘酸:Fe 2O 3+6H +=2Fe 3++3H 2O21.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A 、B 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

当 K 闭合时,在交换膜处 SO 42一从右向左移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线路中电子的运动方向由A 指向XB 、X 电极上有 H 2 产生,发生还原反应C 、B 的电极反应: B -2eˉ=B 2+D 、反应初期,在 x 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不久沉淀消失22.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我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氢合金LaNi 5H 6(LaNi 5H 6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电池反应通常表示为: LaNi 5H 6+ 6NiO(OH)LaNi 5 + 6Ni(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储氢合金作正极B 、充电时储氢合金作负极C 、充电时阳极周围c(OH -)增大D 、放电时负极反应:LaNi 5H 6+6OH --6e -= LaNi 5+6H 2O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23. (7分)(1)将下列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改写时注意金属氧化物写在前,非金属氧化物写在后,低价要前,高价在后,H 2O 一般在最后)。

高岭石[Al 2(Si 2O 5)(OH)4] 。

(2)许多含氧酸及其盐类均可以类似地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请继续改写以下物质:HNO 3 ;HCOOH ; KAl(SO 4)2·12H 2O 。

通过以上改写可知,HNO 3的酸酐为 。

(3)已知在一定条件下,Fe 在Cl 2中燃烧可以生成Fe 3Cl 8。

它可以看做是FeCl 2·2FeCl 3,类似地,碘与铁在一定条件下得到Fe 3I 8,则它可以看做是 。

24.(6分)有一瓶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NH 4+、Fe 2+、Fe 3+、Ba 2+、Al 3+、SO 42-、HCO 3-、NO 3-、C1-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 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呈红色;(2) 取部分溶液浓缩后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共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3) 取少量溶液,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4) 将(3)中的沉淀滤出,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5) 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 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看到有沉淀生成,沉淀又有部分溶解,并呈红褐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