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笔墨丹青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导入: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直观的形式,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远比书法和文学的自觉产生与成熟悠久得多。
下面我们伴随音乐来欣赏一组图画。
播放:这条街(前奏加插图)刚刚我们欣赏的绘画是中国的传统国画,也叫“中国画”名称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
通过欣赏之后,你对中国画有何感受?同学:非常美有种想融入画中的感觉老师:有种想融入画中的感觉呢?说明意境你非常喜欢。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国画”的世界,来体验这种传统东方艺术的魅力,把书翻到34页,学习第8课“笔墨丹青”。
一、绘画艺术起源顾名思义“笔墨丹青”就是画者用工笔、墨汁或特定的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的绘画,而在遥远的原始社会,绘画材料基本没有的情况下,远古的先民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的呢?我们来看几幅图,看看绘画艺术的起源新石器:《集体舞蹈图》《双人图》《东巴舞》这三幅绘画的作图位置都不一样?同学:陶器地面岩壁上找同学来说一下原始人是如何绘画的?同学:新石器线条人动地陶器岩壁上介绍:《集体舞蹈图》马家窑彩陶集体舞蹈图,画面上的舞蹈者达15人,分成3组,每组5人。
舞蹈者为正面并列的整齐形象,脑后发辫摆动,腰前飘带飞扬,手拉着手踏歌而舞。
每组两边的舞者的外则手臂都画成两两道,标志空着的臂膀在频繁得摆动,是当时画工表现人物连续动作的特殊手法。
最有意味的是在舞蹈者跳跃着的两腿中间,又多了一条黑线,这是动物的尾饰,可以想象,人们正扮成动物的模样载歌载舞,而这些舞蹈者所扮演的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动物图腾形象,他们正身着自己氏族特有的图腾装束,用热烈的图腾舞姿和歌声,表达对自己想象中的师祖图腾的亲切认同和殷切祝祷。
这种图腾舞蹈绘画,包含着民族成员的情感和原始宗教的意义。
东巴舞岩画游牧民族的狩猎狩猎场面猎手武器狩猎方式引弓围捕打击过程反映原始宗教的神灵图像3、体现这一时期特点同学:虽线条稚拙、色彩和图案简单,却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④历史原因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过着氏族的集体生活,对自然、动物充满着神秘的崇拜心理。
二.战国秦汉的帛画①形式同学: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以墨笔勾勒,并加以平涂和敷色渲染,这一基本绘画的形式和技巧,两汉以后一直被沿用下来。
因此,可以说战国时代已经奠定了我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征。
结合教材小字部分介绍《人物龙凤图》和《马王堆汉墓帛画》两幅战国时期的代表作品②同学:特点充满珍奇异兽、神仙怪魔,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体现浪漫、神秘而又不失古拙的特色③历史原因绘画材料、工具的改进;人们对吉祥动物的膜拜;是跟战国秦汉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开拓进取、开疆扩土和充满民族信心的时代精神分不开的。
我们来总结一下汉以前的绘画共同点:质朴、浪漫汉代“视死如归”的风格这是绘画艺术的初步发展阶段,我们在来看一下它的形成阶段三、从魏晋到隋唐的绘画1.魏晋南北朝时期①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形成期。
a因为这个时候绘画的技术、技巧渐趋成熟,著名画家成批涌现,并开始对绘画整体认识做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品评。
而汉代以前,绘画创作是由地位低下、默默无闻的工匠们担任的,因而画家的名字极少记载流传下来,b随着绘画水平的提高和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士人阶层乃至帝王本人也加入到绘画的创作队伍中来,于是画家的地位有了提高,并得以留名青史。
c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的分裂时代中,士人更将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融入绘画传作中,于是凸现个性的文人画应运而生。
②师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同学“画祖”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他也开创了我国古代的绘画理论——“以形写神”,注重抓住绘画对象的精神气质。
《女史箴图》(现存英国大英博物馆)歌颂古代妇女的贤德,为后世借鉴。
由于女官们各自工作不同,那么从每一个人的眼神中,我们就能看出他们的精神气质。
作品绢地设色,共分9段(原本11节),每一节均有小楷字体的箴文,图文互显。
介绍《洛神赋》图2.唐朝时期①背景唐代国家的统一,国势强盛,经济繁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兴盛,文化全面辉煌、博大精深,这一时期的绘画淋漓尽致描绘和再现雍容华贵盛唐气象的特征。
(唐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不论是经济上、政治上、外交上可以说都是一个十分多元开放的时代,书法颜柳的楷书、张旭怀素的草书,以及唐诗都成为这一时期璀璨夺目的光辉,那么唐代绘画有哪些特征?)欣赏:阎立本《步辇图》法度雍容华贵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也叫《释迦降生图》介绍一下特点:找同学读小字(吴道子绘画特点及美誉)手法创新题材多样吴道子继承了张旭的笔法,在美学趣味上他也和李白、张旭一样,属于浪漫型、开拓型、力量型的一派。
苏轼对他评价很高,认为“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
唐王维《雪溪图》韩滉《五牛图》《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描绘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天神庙朝拜天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
此作图写异域故事,而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却完全加以中国化、道教化,当是佛教与中国本土变化至唐日趋融合之势所致。
图中天王按膝端坐,怒视奔来的神兽,一个卫士拼命牵住兽的缰索,另一卫土拔剑相向,共同将其制服。
天王背后,侍女磨墨、女臣持笏秉笔,记载这一大事。
另一部分内容是净饭王抱持圣婴,稳步前行。
王后拱手相随,侍者肩扇在后。
吴道子改革传统的线描,用圆润丰腴、粗细变化的线条,将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又颇有动感,产生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
师:通过刚才我们看过的绘画,题材、技巧时代背景,说明唐代绘画的特点同学:1 2 3 (书上)四、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文人画)1、到了宋代,绘画艺术开始朝着两个不同的风格发展一个是主写意的文人画,另一个是写现实的宫廷画、民间画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转折点,它奠定了中国绘画的独特风格讲究神似和意境,崇尚写意重于写实。
①文人画兴起的原因:a、宋朝“重文轻武”文化普及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更加注重人的内心修养以及道德、品质(能文不求举,善华不求售,文人达吾心,画以适我意)b、商业繁荣城市发展草市夜市都市c、北宋统一欣赏北宋米芾《春山瑞宋图》南宋《松下观月图》马远《山径春行图》夏圭《山水十二景》②特点:注重意境北宋构图气势恢弘,画风阳刚豪放;体现了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南宋构图不讲究对称,墨色恬淡——“残山剩水”③代表马远(马一角)夏圭(夏半边)南宋马、夏,故意避开一览无余、开门见山绘画的传统山水画格式,开创了“残山剩水”,固然与描绘对象由雄健壮阔的北方高山大川转变为秀丽的江南景色有关,但更主要是因“靖康之变”的民族耻辱,半壁江山的偏安政治而产生的愤恨的社会心态,在画家身上不自觉地流露。
马、夏在画面一角、一边的大胆构思,用笔疏朗,创造出了一种以无为有、虚实相生、令人回味无穷的美学意境,引发了绘画审美由繁至简,由实及虚的重大变迁。
2、元朝郁闷心境3、明清时期①背景文人画全面占领画坛,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
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和发展、传统社会秩序的松动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明清变革带来的冲击,以及异族统治下的思想文化专制。
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风格独特、不拘成法的画家和画派。
②特点:风格独特、不拘成法③代表人物——“八大山人”朱耷教材小字部分以明宗室画僧朱耷及其《松鹰图》为例,十分形象地讲述了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清初遗民画家群体。
朱耷的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著美于世,所画花鸟造型夸张、奇特险怪。
在他画中出现多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甚至禽鸟一足着地,或栖息于岩隙,或独立于危石,拱背缩颈,表情冰冷,眼珠向上,“白眼看清天”以示与清廷誓不两立,这些禽鸟已被赋予人格内涵。
特点:1、文人画主流2、山水画以及写意画盛行3、派别多样五、民间风情画1.背景a宋代以来,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繁荣,传统政治城市的经济职能和娱乐服务色彩空前加强,并形成了大量纯粹的经济市镇b另一方面,由于科举制度的日益发展完善,以及印刷术的发明,导致了书籍的普及和民间文化水平的大大提高c加之戏曲的形成和兴盛,民间世俗文化得以日益繁荣。
2.题材和绘画代表①风俗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采用传统的“散点透视法”以长卷式的构图(L528.7cm,H24.8cm),描绘了北宋都成汴梁的生活场景。
整副画分为三个部分:郊外的村野风光、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赶集的场面,以及城内的繁华街市。
“恍然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的评语,可谓形象鲜明。
②木刻版画随着明清小说在社会上的广泛流行,以木刻版画制作的小说插图更成为雅俗共赏的绘画形式,在社会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影响。
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人们熟悉的名著小说插图,广为百姓喜爱。
③年画、布贴画、剪纸画随着社会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百姓更亲自动手将自己爱好的题材、审美情趣、思想感情等描绘出来,创造了年画、剪纸画、布贴画等各种直接服务于生活的场景、更具有下层民众生活情趣的绘画形式。
天津杨柳青年画是全国著名的三大传统年画品种之一(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江苏桃花坞),教材的《五子夺莲》形象丰满生动,色彩浓艳明快,对比强烈,体现了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和作用同学:风格特点:写实与写意的两大风格,早期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后来逐渐出现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同学作用:国画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做几道选择题文字是民族的语言,绘画是民族的记忆。
中国画的笔墨丹青积淀了我们太多的民族感情,寄托了我们太多的民族情怀,请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同学齐读)七、板书8、笔墨丹青一、绘画的起源1、新石器:陶画地画岩画2、战国及秦汉:帛画二、绘画的形成阶段1、魏晋时期:顾恺之2、隋唐时期:吴道子三、宋元明清时期:文人画宫廷画民间画四、民间绘画五、中国绘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