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课件

关于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课件


房性期前收缩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通常无自觉症状,亦不易引起 严重的循环障碍,频发房早可有明显心悸。 心脏听诊可听到心搏提早出现。
2、辅助检查:心电图表现
(1)提前出现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2)P’-R间期>0.12s; (3)P’波后QRS波群呈室上型; (4)代偿间歇不完全 注:室上型:激动起源于心室以上的窦房结、心房及房室交界区
,下传时沿正常的传导途径,不影响心室激动顺序,故QRS波形 态与正常窦性心律一致。
房性早搏
治疗原则:
1、无器质性心脏病且无症状者不必治疗,症状明显者 可用镇静药、B受体阻滞剂等。 2、伴器质性心脏病者,以病因治疗和祛除症状为主, 不主张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3、对房早可诱发室上速或房颤者,可选用B受体阻滞 剂、普罗帕酮、维拉帕米等,但对病窦综合征或房室 传导阻滞的患者应慎用。
• 物理因素:中暑、电击 • 化学因素:蛇毒、杀虫剂
二、心律失常病因
• 某些生理情况:
运动、饮浓茶及咖啡
• 医源性因素:
抗肿瘤药物、强心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 介入性心血管操作等
三、心律失常分类
(一)按发作时心率快慢分类:
心动过速、心动过缓
(二)按发生部位分类:
1、心房病变导致的心律失常
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2、心室病变导致的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三)按产生或传导心脏电兴奋的组织病变
导致的心律失常分类: 心脏起搏点功能障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常见心律失常 诊断与治疗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 定义:窦性频率>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简称窦速) • 常见原因:
1、生理情况:运动、活动、饮酒、喝茶 2、病理情况:发热、贫血、甲亢、心衰 3、某些药物:B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M受体阻滞 剂(阿托品)等
窦性心动过缓
• 定义:窦性频率<6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简称窦缓)
• 常见原因: 1、生理情况:运动员、睡眠时 2、病理情况:病窦、甲减、高颅压 3、某些药物:B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洋地黄 等
窦性心动过缓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生理性缓慢常无症状,病理性者除原发病 症外,可有心悸、头晕、乏力,甚至晕厥、心力衰竭 、低血压休克。体检心率小于60次/分,但一般大于40 次/分。
• 常见原因: 1、窦房结退行性变(最常见原因) 2、其他原因:心肌病、代谢疾病、冠心病等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轻者可有心悸、头晕、乏力、重者可有黑蒙、晕厥心 功能不全。
2、辅助检查:
⑴常规心电图:①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②窦性停搏
和窦房阻滞③窦房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并存④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 (快-慢综合征)。
窦性心动过速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可有心悸、乏力不适,严重时诱发心绞痛 及心衰。体检发现心率增快,大于100次/分。
2、辅助检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频率> 100次/分。
3、鉴别诊断:当心率大于150次/分时需要与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相鉴别。
窦性心动过速
治疗原则:
1、以病因治疗和去除诱因为主。 2、必要时可应用B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或镇静剂。
者;②有与心动过缓相关的严重的症状如心力衰竭、晕厥;③心
电图反复出现大于3秒长间歇。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 定义:提前出现的心房激动即为房性期前收缩(即房性早搏) • 常见原因:
1、正常健康人在某些诱因,如疲劳、过度烟酒、喝茶及咖啡 等后容易出现。 2、器质性心脏病(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所有心脏病,如冠心、高心、肺心、风 心等)及其他系统疾病如:甲亢、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电解 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如风心二狭行球囊扩张,治疗甲亢。 2、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
(1)电复律:当房颤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如:急性心衰 、低血压、心绞痛恶化、心室率过快时应立即电复律。 (2)药物复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并预防复发。
关于常见心律失常 的诊治
一、心律失常概述
心律失常定义:心脏活动失去正常的节律。 包括心脏激动的起源或/和传导异常。
窦房结(激动起源)


心房
房室结

希氏束
左、↓ 右束支

蒲肯野纤维↓心室来自二、心律失常病因• 心脏疾病(最常见):
高血压、冠心病、心衰;
• 非心脏疾病:
感染、甲亢、甲减、结体组织病、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
心房纤颤
• 定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临床最常见持续性心律失常) • 常见原因:
1、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衰、先心病、肺心病等,尤其 是左房明显扩大者; 2、非器质性心脏病:甲亢、酒精、洋地黄中毒; 3、少数房颤找不到原因,称为孤立性(或特发性)房颤。
房颤对临床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房颤患者与非 房颤患者比较,脑卒中发生率增加5倍,病死率增加2倍。
心房纤颤
临床表现:
常有心悸、胸闷、乏力或气短等症状,尤其是心 率快而心功能差者,可使心排量明显降低、冠脉及脑 部血供减少,导致急性心衰、休克、晕厥或心绞痛发 作。
房颤易引起心房内血栓形成,若血栓脱落可引起 体循环动脉栓塞,临床上脑栓塞最常见。
体征: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
快速房颤
心房纤颤
⑵动态心电图:除以上心电图表现外,尚有①24小时总窦性心率减少
(小于5万—8万次); ②24小时窦性平均心率减慢(小于60次/分);③ 反复出现大于2.0—2.5秒长间歇④窦性心律不能随运动等生理需要而相应 增加。
3、鉴别诊断:需要与房室传导阻滞相鉴别。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治疗原则:
1、无症状者不需治疗。 2、以下情况应安装心脏起搏器:①快-慢综合征用药有矛盾
2、辅助检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频率<60次/分。
3、鉴别诊断:需要与房室传导阻滞相鉴别。
窦性心动过缓
治疗原则:
1、无症状者不需治疗,以病因治疗和去除诱因为主。
2、必要时可临时应用B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 、M受阻滞剂(阿托品),严重者需行心脏起搏器治 疗。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定义: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和功能减退而引起的一 系列心律失常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