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7-200PLC顺序控制功能图分析

S7-200PLC顺序控制功能图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1 功能图的产生及基本概念
• 转移是一种条件,当此条件成立时,称为转移使能。该转移 如果能够使状态发生转移,则称为触发。一个转移能够触发 必须满足:状态为动状态及转移使能。转移条件是指使系统 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转移的必要条件,通常用文字、逻 辑方程及符号来表示。 • 6.1.3 功能图的构成规则 • 控制系统功能图的绘制必须 • 满足以下规则: • (1)状态与状态不能相连, • 必须用转移分开。 • (2)转移与转移不能相连, • 必须用状态分开。
6.2 顺序控制指令
6.2 顺序控制指令
• 6.2.3 使用说明 • (1)顺控指令对元件S有效,顺控继电器S也具有一般继电 器的功能,所以对它能够使用其他指令。 • (2)SCR段程序能否执行取决于该状态位S是否被置位, SCRE与下一个LSCR之间的指令逻辑不影响下一个SCR段程 序的执行。 • (3)不能把同一个S位用于不同程序中,例如:如果在主程 序中用了S0.1,则在子程序中就不能在使用它。 • (4)在SCR段中不能使用JMP和LBL指令,就是说不允许跳 入、跳出或在内部跳转,但可以在SCR段附近使用跳转和标 号指令。 • (5)在SCR段中不能使用FOR、NEXT和END指令。 • (6)在状态发生转移后,所有的SCR段的元件一般也要复位, 如果希望继续输出,可使用置位/复位指令。 • (7)在使用功能图时,状态器的编号可以不按顺序编排。
6.2 顺序控制指令
• 6.2.1 顺序控制指令介绍 • 顺序控制指令是PLC生产厂家为用户提供的可使功能图编程 简单化和规范化的指令。 • S7-200PLC提供了三条顺序控制指令,它们的STL形式、 LAD形式和功能如表6-1所示。
6.2 顺序控制指令
• 从表中可以看出,顺序控制指令的操作对象为顺控继电器S, S也称为状态器,每一个S位都表示功能图中的一种状态。S的 范围为:S0.0~S31.7。注意:我们使用的是S的位信息。 • 从LSCR指令开始到SCRE指令结束的所有指令组成一个顺序 控制继电器(SCR)段。LSCR指令标记一个SCR段的开始, 当该段的状态器置位时,允许该SCR段工作。SCR段必须用 SCRE指令结束。当SCRT指令的输入端有效时,一方面置位 下一个SCR段的状态器,以便使下一个SCR段开始工作;另 一方面又同时使该段的状态器复位,使该段停止工作。由此可 以总结出每一个SCR程序段一般有以下三种功能: • (1)驱动处理 即在该段状态器有效时,要做什么工作,有 时也可以不做任何工作。 • (2)指定转移条件和目标 即满足什么条件后状态转移到何 处。 • (3)转移源自动复位功能 状态发生转移后,置位下一个状 态的同时,自动复位原状态。
6.1 功能图的产生及基本概念
• (3)与状态对应的动作 在每个稳态的状态下,可能会有相 应的动作。动作的表示方法如图6-3所示。
• 2. 转移 • 为了说明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要用转移概念, 即用一个有向线段来表示转移的方向。两个状态之间的有向 线段上再用一段横线表示这一转移。转移的符号如图6-4所示。
6.1 功能图的产生及基本概念
• (3)状态与转移、转移与状态之间的连接采用有向线段,从 上向下画时,可以省略箭头;当有向线段从下向上画时,必 须画上箭头,以表示方向; • (4)一个功能图至少要有一个初始状态。 •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功能的绘制。
6.1 功能图的产生及基本概念
• 某一冲压机的初始位置是冲头抬起,处 于高位;当操作者按动启动按钮时,冲头 向工件冲击;到最低位置时,触动低位行 程开关;然后冲头抬起,回到高位,触动高 位行程开关,停止运行.图6-5所示为功能 图表示的冲压机运行过程.冲压机的工 作顺序可分为三个状态:初始、下冲和 返回状态。从初始状态到下冲状态的转 移须满足启动信号和高位行程开关信号 同时为ON时才能发生;从下冲状态到 返回状态,须满足低位行程开关为ON 时才能发生。 • 从该例可以进一步知道,功能图就是由 许多个状态及连线组成的图形,它可以 清晰地描述系统的工序要求,使复杂问 题简单化,并且使PLC编程成为可能, 而且编程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 功能图有多种类型,具体举例见后面。
6.1 功能图的产生及基本概念
• (1)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是功能图运行的起点,一个控制系 统至少要有一个初始状态。初始状态的图形符号为双线的矩 形框,如图6-2所示。在实际使用时,有时也是画单线矩形框, 有时画一条横线表示功能图的开始。 • (2)工作状态 工作状态是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状态。根 据系统是否运行,状态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动状态是指 当前正在运行的状态,静状态是没有运行的状态。动状态和 静状态的概念不在此深入讨论。
6.2 顺序控制指令
• 6.2.2 举例说明 • 在使用功能图编程时,应先画出功能图,然后对应于功能图画 出梯形图。图6-6所示为顺序控制指令使用的一个简单例子。 • 在该例中,初始化脉冲SM0.1用来置位S0.1,即把S0.1(状态 1)状态激活;在状态1的SCR段要做的工作是置位Q0.4、复 位Q0.5和Q0.6,T37同时计时。1s计时到后状态发生转移, T37即为状态转移条件,T37的常开触点将S0.2(状态2)置位 (激活)的同时,自动使原状态S0.1复位。 • 在状态2的SCR段,要做的工作是输出Q0.2,同时T38计时, 20s计时到后,状态从状态2(S0.2)转移到状态3(S0.3),同 时状态2复位。 • 注意:在SCR段输出时,常用特殊中间继电器SM0.0(常ON 继电器)执行SCR段的输出操作。因为线圈不能直接和母线 相连,所以必须借助于一个常ON的SM0.0来完成任务。
6.1 功能图的产生及基本概念
• 6.1.2 功能图的基本概念 • 功能图又称为功能流程图或状态转移图,它是一种描述顺序 控制系统的图形表示方法,是专用于工业顺序控制程序设计 的一种功能性说明语言。它能完整地描述控制系统的工作过 程、功能和特性,是分析、设计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程序的重 要工具。 • 功能图主要由“状态”、“转移”及有向线段等元素组成。 如果适当运用组成元素,就可以得到控制系统的静态表示方 法,再根据转移触发规则模拟系统的运行,就可以得到控制 系统的动态过程。 • 1. 状态 • 状态是控制系统中一个相对不变的性质,对应一个稳定的情 形。状态的符号如图6-1所示。矩形框中可写上该状态的编号 或代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