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用网络查询汉字区位码编码。
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总结方法规律,及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整理到学习任务单中,做好资料的整理和作业提交。
问题探究引向深入。
真正达到提升的
目的,帮助学生
提升实践应用能
力。
完善、提交任务成果,自我评价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及时
整理学习成果,结合同学展示和老
师的引领不断修改完善,按时按要
求提交学习任务,对学习过程进行
自我评价。
【问卷星平台】通过课前反馈和课中、课后
培训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
务,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共性问
题做好记录并及时培训引领。
展
示优秀作品作为范例引领其他
小组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及时
批阅学生作业对学生的学习过
程通过导学网站做好评价引领。
提醒学生作业保存的名称、位
置、提交方式!引导学生通
过本节课学习进行查缺补漏,及时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导学网站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
学习总结自主建构学生梳理总结本节课重点问题,自
主构建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
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本节课
核心问题和操作,升华学习内
容。
让学生对本
节课的学习内容
做好梳理,清楚
自己学到了什
么?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信息技术必修部分的第二部分内容,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虽然他们对数据与信息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他们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较大,对信息技术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对这部分内容认识还不够深入,对数据编码更是了解的很少。
所以这部分内容对大多数同学来讲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对这些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是无从下手。
因此,如何在一个有趣的情境中去学习新知、引发深入探究就成为了本节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是陌生的。
对于数据、信息、编码、进制等一些概念比较抽象难懂,如果由老师来直接讲解,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定不高,甚至可能出现厌学情绪。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这节课采用了“微项目式教学”的方法。
通过“情境体验、任务驱动、真实探究”的课堂,让学生在体验情报破译的一个完整任务中感知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以及进制转换方法。
这样的课堂教学, 从形式到内容的设计都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表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从整节课的课堂效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很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来源于新教材必修模块“数据与计算”,在旧教
材里参照了浙教版高一信息技术1.2信息编码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编码中的二进制代码、字符编码、汉字编码等。
内容抽象、枯燥无味、可操作的内容偏少,知识与概念比较苦涩难懂。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浅显易懂的了解信息编码的过程和基本方式,我采用了微项目式教学,借助一定的情境,学生通过破译一段情报的学习任务体验来熟悉信息编码解码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任务驱动、真实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信息意识、提升计算思维,同时为后面的知识学习做好准备。
评测练习
1.ASCII 码表中的大写字母 Z 后有 6 个其他字符,接着便是小写字母。
现在已知:字母 Y 的 ASCII码为(1011001)2,则字母a的ASCII码用十六进制表示是()
(A)61H(B)62H (C)63H (D)64H
2.小李在用 WinHex 软件观察“腾讯 QQ”这四个字符的内码时,结果如图 J-1-2 所示。
那么“腾讯TT”这四个字符的内码是()
(A)CC DB D1 B6 52 53
(B)CC DA 53 53 53 53
(C)CC DA D1 B6 54 54
(D)CC DB D1 B6 50 50
3.一个汉字的机内码目前常用两个字节来表示:第一字节是区位码的区号加(160)10;第二字节是区位码的位码加(160)10。
已知:汉字“却”的机内码是11001000 10110100,则根据下图所示的汉字区位表,写出汉字“确”十六进制机内码为()
区位码表
(A)C7 B4 (B)C7 B6 (C)C8 B4 (D)C8 B7
课后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从整体上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通过“情报破译”这个任务的完成。
积极主动,全身心参与的课堂学习活动中。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新知、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展示交流解决疑惑、拓展提升丰富认知等方式很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内容概念性比较强,比较抽象。
因此通过一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认知和思考,实践生成,是本节课的一个主要
考虑。
在课堂评价的方面,采用即时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评选“最佳情报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最后通过问卷星平台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反馈。
我认为课堂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老师的语言不够幽默,激情不足,没有更好的通过自身的特点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的广度不够,信息编码的一些新的表现形式没有涉及到,比如条形码、二维码等。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基本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学业要求:能够描述数据与信息的基本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学科核心素养:
1.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
(信息意识)
2.能采用计算机恰当的学科方法界定问题、抽象建模。
(计算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