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定义和意义 ❖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 动物模型的分类 ❖ 影响动物模型质量的因素
11.05.2020
.
3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应用动物模型的意义: 1、避免人体实验造成的危害 2、可研究平时不易见到的疾病 3、可提供发病率低,潜伏期和病程长的 疾病的动物模型 4、克服复杂因素,增加方法学的可比性 5、样品收集方便,实验结果易分析 6、有利于更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本质
11.05.2020
.
7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3、可靠性
复制的动物模型应力求可靠的反映人 类疾病,即可特异地可靠地反映该种疾 病或某种机能、代谢、结构变化。同时 应具备该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并 经受一系列检测 (如心电图、临床生理、 生化指标检验、病理切片等) 加以证实。 若易自发地出现某些相应病变的动物, 就不应加以选用,易产生与复制疾病相 混淆的疾病者也不宜选用。
11.05.2020
.
29
❖ 裸小鼠(nu) 指先天性无胸腺的裸小鼠。导致这种异 常状态的裸基因(nu)是一个隐性突变 基因,位于11号常染色体上。目前裸基 因已经回交到不同的小鼠品系中,即导 入不同的遗传背景。带有裸基因的小鼠 品系包括:NIH-nu、BALB/c-nu、C3Hnu和C57BL/6-nu等。各个品系裸小鼠因 其遗传背景不同,所表现的细胞免疫反 应和实验检查指标也不尽相同。
11.05.2020
.
15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2.自发性动物模型: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 人工处置,在自然条件下动物自然发生、 或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过遗传育 种保留下来的动物模型。
❖ 利用这类动物疾病模型来研究人类疾病的最大 优点,就是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相应的疾 病很相似,均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疾病,其 应用价值就很高,但是这类模型来源较困难, 不可能大量应用。
11.05.2020
.
26
动物模型的制作
1、查找文献并咨询动物实验所需动物和条件 是 否可行,了解前人所积累的经验,避免 低水平的重复或缺乏科学依据的盲动所造 成人力 物力的浪费;
2、从动物品种、品系、年龄、性别、体重、 生物学特点、动物微生物污染级别等方面 选取最可比拟的动物,不可认为选越高级 动物可比性越高。
11.05.2020
.
27
第二节 免疫缺陷动物
11.05.2020
.
28
❖ 免疫缺陷动物
是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 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的动物。
❖ 免疫缺陷动物的分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动物: 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裸小鼠、裸大鼠 B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CBA/N小鼠 NK细胞功能缺陷动物:Beige小鼠 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 获得性免疫缺陷及其相关的AIDS动物模型: 小鼠AIDS模型、猴AIDS模型、黑猩猩的 HIV感染模型
第十章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11.05.2020
.
1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
病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应用动物模型是现代医学认识生
命科学客观规律的实验方法和手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本质
上是比较医学的应用科学。
11.05.2020
.
2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5.易行性和经济性
11.05.2020
.
5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1、相似性
❖ 能够找到与人类疾病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当然最好。 例如日本人找到的大白鼠原发性高血压就是研究人类原 发性高血压的理想模型,小型猪自发性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是研究人类冠心病的理想模型;自发性狗类风湿性关 节炎与人类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十分相似,也是一种 理想模型,等等。
2、动物因素对动物模型复制的影响 品种、品系、年龄体重、性别、生
理状态等
11.05.2020
.
25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3、实验技术因素对动物模型的影响 实验季节、昼夜过程、麻醉深度、手术技
巧、实验给药、对照组的影响等。
❖ 4、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对复制动物模型的影 响
复制模型的成败往往与环境的改变有密切 关系。拥挤、饮食改变、过度光照、噪音、 屏障系统的破坏等,任何一项被忽视都可能 给模型动物带来严重影响。
❖ 除非不得已或一些特殊疾病(如痢疾、脊髓灰白质炎等)研 究需要外,尽量不用灵长类动物。除了在动物选择上要考虑 易行性和经济性原则外,在模型复制的方法上、指标的观察 上也都要注意这一原则。
11.05.2020
.
10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动物模型的分类 按产生原因分类 按系统范围分类 按模型种类分类
.
6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2、重复性
❖ 理想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应该是可重复的,应 是可标准化的,不能重复的动物模型是无法进 行应用研究的。
❖ 为了增强动物模型复制时的重复性,必须在动物品 种、品系、年龄、性别、体重、健康情况、饲养管 理;实验及环境条件,季节、昼夜节律、应激、室 温、湿度、气压、消毒灭菌;实验方法步骤;药品 生产厂家、批号、纯度规格、给药剂型、剂量、途 径、方法;麻醉、镇静、镇痛等用药情况;仪器型 号、灵敏度、精确度;实验者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等 等方面保持一致,因为一致性是重复性的可靠保证。
11.05.2020
.
16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一般自发性动物模型的获得是通过对各种动物的疾病进行 大规模的普查,以发现自发性疾病的病例,然后通过遗传 育种,将这种自发性疾病模型保持下来,并培育成具有特 定遗传性状的突变系,以供研究。近年来许多动物遗传病 的模型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建立的。在这方面小鼠和大鼠 的各种自发性疾病模型开发和应用得最多。如:自发性高血 压大鼠、肥胖症小鼠、脑中风大鼠等。这类模型在遗传病、 代谢病、免疫缺陷病、内分泌疾病和肿瘤等方面的应用正 日益增多。
按中药理论分类,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包 括解表药动物模型,清热药、泻下药、祛风 湿药、利水渗湿、温里药、止血药、止咳药、 化痰药、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补 益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动物模型。
11.05.2020
.
24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影响动物模型的因素 1、致模因素对动物模型复制的影响
应明确研究目的,清楚相应人类疾 病的发生、临床症状和发病机制,熟悉 致病因素对动物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和发 病情况,致病因素的剂量。
❖ 与人类完全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模型毕竟不可多得, 往往需要人工加以复制。为了尽量做到与人类疾病相似, 首先要注意动物的选择。其次,为了尽可能做到模型与 人类相似,还要在实践中对方法不断加以改进。
❖ 如果动物模型与临床情况不相似,在动物身上有效治疗 方案就不一定能用于临床,反之亦然。
11.05.2020
11.05.2020
.
22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三)按模型种类分类 疾病模型的种类包括整体动物、离体器 官和组织、细胞株等。整体动物模型是 常用的疾病模型之 一,也是研究人类疾 病的常用手段。
11.05.2020
.
23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按中医药体系分类
根据中医证分类,动物模型可分为阴虚、 阳虚动物模型、气虚动物模型、血虚动物模 型、脾虚和肾虚动物模型、厥脱证动物模型 等。
11.05.2020
.
17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很多,可分为代谢性疾 病、分子疾病和特种蛋白质合成异常性疾 病。近交系的肿瘤模型随实验动物种属、 品系的不同,其肿瘤的发生类型和发病率 有很大差异。
11.05.2020
.
18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必须指出,以上两种动物模型各有其优缺点。事实上很多疾 病可用不同方式获得。例如已知有不少自发性肿瘤模型,也 可用各种致癌剂诱发产生肿瘤模型。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发 病机理和疾病内在特征方面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如自发性肿 瘤和诱发性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区别。此外,大部分 自发性动物模型是通过人为定向培育而成的,毕竟不同于人 类自然发病情况,因此,自发和诱发模型所具有的优缺点只 是相对的。对使用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所选择的模型究竟能 否达到研究目的。
11.05.2020
.
21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2.各系统疾病动物模型:是指与人类各系 统疾病相应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 如心血管、呼吸、消化、造血、泌尿、 生殖、内分泌、神经、运动等系统疾病 模型,还包括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 地方病、维生素缺乏病、物理损伤性疾 病、职业病和化学中毒性疾病的动物模 型。
11.05.2020
.
19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3.抗病性动物模型: 是指特定的疾病不会在某种动物身上发生,
从而可以用来探讨为何这种动物对该疾病有天 然的抵抗力。如哺乳动物均易感染血吸虫病, 但居住于洞庭湖流域的东方田鼠却不能复制血 吸虫病。 ❖ 4.生物医学动物模型:
是指利用健康动物生物学特征来提供人类 疾病相似表现的疾病模型。如:兔胸腔的特殊 结构。
11.05.2020
.
20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 按系统范围分类
❖ 1.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动物模型:是指各种 疾病共同性的一些病理变化过程模型。
❖ 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致病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作 用于动物,使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造成一定病 理损伤,出现各种功能、代谢和形成结构的变化, 其中有些变化是各种疾病都可能发生的,不是各 种疾病所特有的一些变化,如发热、缺氧、水肿、 炎症、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衡障碍等。
11.05.2020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