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

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

题目: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
一、实验目的
新鲜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容易腐烂变质,难以贮藏。

通过加工贮藏蔬菜可不同程度地缓减上述矛盾,满足不同地区人们在不同时期的需要。

我国北方采用一种独特贮藏蔬菜的方法——泡制,以补充冬季蔬菜的缺乏。

蔬菜在泡制过程中,借助天然附着在蔬菜表面的某些微生物进行发酵,使成品具有酸、甜、香等独特风味叫。

由于蔬菜表面微生物十分复杂,有些硝酸盐还原菌可将蔬菜代谢过程积累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并在泡制初期形成亚硝酸盐高峰,称为“亚硝峰”。

从前人研究资料可知,不同种类的蔬菜在泡制过程中均形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食品添加剂。

在自然界中,亚硝酸盐分布广泛。

在通常情况下亚硝酸盐对人体无害,但亚硝酸盐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对人体有害,当食物中的亚硝酸盐被人体大量吸收进人血液时,可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使体内正常的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人体组织缺氧,还会对血管产生扩张作用。

另外亚硝酸盐具有致癌性,摄人人体后,易与胺合成毒性很强致癌物亚硝胺,严重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

为了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前人采用了调泡菜水液的pH和添加大蒜、酸菜鲜、维生素C的方法。

食醋是酸性的食品级调味品,本实验在泡制白菜中添加食醋,验证其对亚硝酸盐含量产生的影响,对于指导消费者安全,合理地加工和食用泡菜有着重要意义。

二、泡菜制作原理和方法步骤
原理:蔬菜上或老盐水中带有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可以利用蔬菜、盐水中的糖进行乳酸发酵、酒精发酵等,不仅咸酸适度,味美嫩脆,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可以抑制各种病原菌及有害菌的生长发育,延长保存期。

另外,由于腌制采用密闭的泡菜坛,可以使残留的寄生虫卵窒息而死。

制作步骤:
⒈原料选择:选用组织紧密、质地脆嫩、肉质肥厚而不易软化的新鲜蔬菜。

如萝卜、胡萝卜、甘兰、白菜、莴苣、刀豆、四季豆、嫩虹豆、嫩姜、青辣椒等。

⒉原料处理:新鲜蔬菜经过充分洗涤后,应进行整理和切分,剔除粗筋、须根、老叶、黑斑、烂点等不适用的部分,体形过大的原料可适当切成块或丝,沥干。

⒊配制盐液:按原料:盐水之比=1:1配制6~8%食盐水,配制的盐水煮沸、过滤、冷却。

为了增进泡菜的品质,在配置盐时加入3%白糖,1%干辣椒,5%生姜,还可加入各种香料:如花椒0.05%、八角0.1%等(各种香料最好用纱布包好),以增进泡菜的风味。

⒋装坛:准备两个泡菜坛,分为A、B两组,并填好标签,洗净并倒置晾干。

多种蔬菜可装一坛浸泡,将准备好的原料投入洗净、消毒过的坛中,各种蔬菜的比例根据各人的喜好而定的。

A、B两坛的蔬菜含量、比例及盐水成分和添加的配料用量一致。

装到半坛时可将香料放入,再装原料至距坛口适当距离时为止。

灌入配好的盐水淹没菜面,在B坛加入0.6%的食醋(参阅资料得0.6%的食醋浓度效果最佳)。

装好后将小碟盖上,在坛口边的外槽中加沫注清洁的水或盐水,再扣上扣碗,形成水封口。

⒌管理:暖季将坛置于阴凉处,冷季则置于温暖处,任其自然发酵,待泡菜具有应有的浓郁香气,咸酸适度,稍有甜味和鲜味则为成熟,即可食用。

亚硝酸盐的测定步骤:
1)配置溶液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0.4克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100ml体积分数为20%的盐酸中,避光保存(4mg/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称取0.2克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解于100ml的水中,避光保存(2mg/ml) 。

亚硝酸钠溶液:称取0.10克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小时的亚硝酸钠,用水溶解至500ml,再转移5 ml溶液至200 ml容量瓶,定容至200ml(5ug/ml)
提取剂:分别称取50克氯化镉、氯化钡,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用盐酸调节pH至1。

氢氧化铝乳液和2.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2)配制标准液
用移液管吸取0.20ml、0.40ml、0.60ml、0.80ml、1.00ml、1.50ml亚硝酸钠溶液,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再取1支比色管作为空白对照。

并分别加入2.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分钟后,再分别加入1.0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加蒸馏水至50ml,混匀,观察亚硝酸钠溶液颜色的梯度变化。

(3)制备样品处理液
将3坛样品做好标记后,分别称取0.4千克泡菜,榨汁过滤得200ml汁液。

取其中100 ml 至500ml容量瓶中,加200ml蒸馏水、 100ml提取剂,混匀,再加入40ml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后,立即过滤。

将60ml滤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入氢氧化铝(吸附脱色)乳液,定容至100ml,过滤。

4)比色
吸取40ml透明澄清的滤液,转移到50ml比色管中,将比色管做好标记。

按步骤2的方法分别加入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并定容至50ml,混匀,静置15min
三、实验结果
表2
四、标准曲线的绘制
五、从标准线中得出样品的亚硝酸钠的量
样品含有的NaNo2的量
式中:X1——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kg;
m1——样品质量,g;
m2——测定用样液中亚硝酸盐的质量,μg;
V1——样品处理液总体积,mL;
V2——测定用样液体积,mL
表4
六、实验总结:
由实验结果可看出,在第三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其中无醋的泡菜比有醋的要高得多,随着时间的增长,有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先增后减,无醋的泡菜呈递减的趋势。

通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食醋能有效降低低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促进泡菜的成熟,成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远远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的酱腌菜的限量20毫克/千克,因而是安全、卫生、保健的食品。

七、实验心得:
在该实验中,我组综合了食品工艺与检测的内容,学以致用,通过腌制泡菜,并检测腌制过程中泡菜所含的亚硝酸的含量变化,研究了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实验充满了趣味性,我们分工合作,工艺方向的主要负责工艺部分,检测方向的主要负责检测部分,互相学习,因此学到了非专业方向领域的知识。

由于操作或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实验数据并不是很理想,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