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讲 方法论-哈佛分析框架之会计分析
第四讲 方法论-哈佛分析框架之会计分析
通化金马-会计分析
会计政策 坏账核算方法
管理当局的动机
1. 2000年4月公司内部职工股上市流通(该股票成本8.4元)(股票价 格效应) 2. 2000年实现民营控股(通化三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第一大控股 股东) 3. 2001年国有股转让被终止,从民营回归国有,董事会改组,经营班 子调整(推卸责任) 4.避免被ST 5.业绩考核动机 (体现新一届的业绩)
品牌投资与关联交易
青岛海尔与海尔集团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有偿使用海尔集团公司的商 标,并按销售收入的8 ‰支付费用。
青岛海尔上交海尔集团的商标费(单位:万元)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1763 9153 9243 9351 8353
项目 商标使用费
2005年 6370
青岛海尔在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方面严重依赖关联方,缺乏应有的独 立性,这在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研究开发与关联交易
项目 专利费 青岛海尔上交海尔集团的专利费(单位:万元)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20 1144 1155 1168 285 2005年 143
青岛海尔的关联方应收应付款项(单位:%)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97.00 68.34 99.52 100.00 46.40 95.22 38.65 8.32 53.88 33.81 89.78 97.55 19.46 51.96 80.99
关联方应付款项 应收帐款 应收票据 其他应收款 预付帐款 应付帐款
主营业务 收 入
净利润 6,568
40000 20000 0
27,099
1999
28,491
8,135
-20000
2000 50,419 24,191
-40000 -60000 1998 1999 2000 2001 主营收入 净利润
2001
10,043
-58,412
◎
“红灯”警示?
1.2000年度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归功于公司2009年通过“竞拍”购得的“奇圣 胶囊”,2000年该胶囊销售达2.77亿,贡献的毛利高达2.34亿,在2001年披露 了一亿多元的退货 2.2000年净利润增幅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2000年主营业务利润率高达 84.4%,比1999年62.4%高出22%,主营业务收入增加21927.8万元,但主营业务 成本减少3341.6万元。成本费用可能被低估 3.2000年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31.6%,账龄长,但坏账计提比例过低 4.2000年补贴收入占净利润17.5%,而且应收补贴款三年余额未动 5.2001年对”奇圣胶囊“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巨额冲销,是当年亏损要因 6.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反差,2001年现金流量结构不合理 7.2001年度营业费用与管理费用比较2000年有极高的变化,与简直有关,与低 估也有关,一次亏个够 8.2001年9100万“国有企业亏损补贴” 9.2002年发生置产置换(应高额应收款,其他应收款与第二大股东林地及林木资 产(该资产与本公司业务无关,未来经济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进行置换) 10.2002年扭亏为盈,但剔除虚计的补贴收入,及不再摊销的无形资产”奇圣胶 囊“的影响,仍存在严重亏损 11.其他应收款剧增,余额超过应收款,根据附注,主要是资金拆借和关联股东 占用,存在大量的连带担保
������
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制造企业:研发费、售后保修费用
会计分析
第2步:分析会计政策的弹性
������ 如果管理当局就企业成功之关键因素在会计方针和会计估计 选择方面,几乎没有灵活性和自由度,关注方法是否符合公司实际
������ 反之,如果管理当局就企业成功之关键因素在会计方针和会 计估计选择方面有较大选择,会计信息可能具有潜在的价值,当然 这又取决于管理当局如何利用这些灵活性 ������ ������ ������
������ ������ ������ 5、企业是否充分披露了有关分部信息? 6、管理当局如何面对坏消息? 7、对收购、或有事项等重大事项披露的过于简明扼要 8、鲜有额外的自愿性披露
第5步:确认潜在的“红灯” *未加解释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动,经营恶化时出现此类 变动尤其应当注意 会计分析 *未加解释的旨在“提升”利润的异常交易 *与销售有关的应收账款的非正常增长,平均收账期不正常变长 *与销售有关的存货的非正常增长 *报告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量之间的持续背离,差距日益扩大 *报告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 *过分热衷于融资机制,如与关联方合作从事研究开发活动,带有追 索权的应收账款转让 * 应付账款规模不正常增加,平均付账期不正常延长 *出人意料的大额资产冲销 *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的大额调整 *被出具“不干净意见”的审计报告,或更换CPA的理由不充分 *频繁的关联交易、资产重组和剥离、股权转让、资产评估、套换交易 *巨额的补贴收入、资产捐赠 *将会计舞弊解释为会计差错 *企业合并日前后被合并企业的毛利率差异悬殊 *前期销售在本期大量退货
2000-2002股价最高、最低
25 20 15 10 5 0
低 高 低 高 低 高 最 最 最 最 最 最 /2 6/ 12 00 2
21.95
20.59
9.14 6.07 4.8
7.28
5.5
00
00
01
01
02
20
20
20
20
20
Stock Price
20
02
◎
经营业绩一览表
60000
年度 1998
2003年 65000
2004年 41700
在解释数额如此巨大的关联方抵消款时,青岛海尔只是 以“海尔集团公司清理内部往来”一笔带过,并未给出 进一步的说明,我们也难以判断这些抵消款对青岛海尔 财务状况的影响。
信息披露质量分析
真诚到永远,海尔的信息披露也如广告所言那么 “真诚”吗?
1. 青岛海尔在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研发活动等诸方面严重依赖与海 尔集团及其关联企业,但在其年报中仍然声称“公司拥有独立完善的 经营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配套设施”; 2. 虽然青岛海尔的关联交易方数额极大,但在相关信息披露方面却不 能让人满意。
会计分析
第 3步:评价会计策略
������
������ ������
1、某企业的会计政策与行业通行的标准相比较有何差异?
2、管理当局是否具有强烈的动机,利用会计判断? 3、企业有无变更其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
������
������ ?
4、企业过去选择的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是否符合实际?
5、企业是否为特定会计目的而进行交易涉及或从事缺乏商业理由的交易
会计分析
会计分析的目的
������ 评价企业会计对企业基本经营现状的反应程度。
通过辨别会计灵活性的应用情况、评估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 计的恰当程度,进而评价企业会计数据的失真程度。
利用现金流和辅助信息纠正失真的会计数据,从而进一步提高 财务分析的可靠性。
会计分析
第6步:消除会计失真
第5步:确定潜在的“红灯”
第4步:评价信息披露质量
第3步:会计策略评估
第2步:评价会计的灵活性
第1步:明确关键的会计政策
会计分析
第1步 :确认关键的会计政策 ������ 从企业战略分析来看,一企业的行业特征和其竞争战略决定了其成 功和风险 ������ 会计分析首先要识别和评价企业用于衡量关键因素和风险的会计政 策和会计估计 ������ ������ 银行业:与利息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的政策 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与存货管理、应收款管理相关的政策
会计分析
第4步:评价披露质量 ������ 1、企业对其经营战略及其经济后果有无充分披露?
������ 2、报表附注是否足以表达关键的会计政策、会计假设及其 相互之间的逻辑性? ������ 3、企业有无对其报告期的业绩作了充分说明?
������ 4、若会计准则限制企业恰当计量其关键的成功因素,为了 帮助用户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予以管理的,企业是否进行了充 分披露?
订单 发送
物流储运公 司
成品
各地工贸公 司
销售
SAP系统
提报
青岛海尔生 产线
原材料供应
客户
青岛海尔的所有重大经营 业务都是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 的,因此,存货的计价、收入 的确认和研发费用等会计政策 和会计估计就是我们分析的重 点。
青岛海尔原 材料分解
采购 要求
零部件采购
会计分析-青岛海尔
特殊经营模式 下的关键会计 和会计评估 分析关键会计 政策和会计估 计 信息披露质量 分析 会计分析简要 结论
存货计价与 采购安排
收入确认和 关联交易 研究开发与 关联交易
品牌投资与 关联交易
其他值得关 注的“红旗”
特殊经营模式下的关键会计和会计评估
股份公司推 介产品获得 订单
收入确认与关联交易
下表列示了青岛海尔近年来通过关联方交易实现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
项目 向关联方销售比例 青岛海尔关联方销售比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99.24 98.56 99.8 99.33 97.65 97.82
青岛海尔几乎所有的销售都是通过其关联公司完成的,这种特殊的销 售方式为其收入确认提供了很大的操纵空间。
会计分析简要结论
结论:
青岛海尔在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研发活动、品牌 投资以及财务等重要方面严重依赖于关联方,这使得 青岛海尔的关键成功因素成了“空中楼阁”,必须依 附于海尔集团其他机构才能生存。 同时名目繁多、数额巨大的关联交易使青岛海尔的 会计弹性显著提高,而其不透明的信息披露也阻碍了 我们透过财务报表洞穿青岛海尔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 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