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经典立体几何专项试题
作者: 日期:
高一必修二经典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一一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 a a来表示
a a a Aa =A a //a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
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a
B => a
// b
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
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
示:
//
b
//
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 用定义; (2) 判定定理;
(3)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
223 — 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
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
//
□ Y =a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亠 1 注意点:
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
2、 ]
a // b
//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a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L 与平 面a 互相垂
直,记作L 丄a ,直线L 叫做平面a 的垂线,平面a 叫做直线 L 的垂
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a -l- B 或a -AB- B
A
2、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
3、
面垂直。
2.3.3 —2.3.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
平行2、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
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17. (本题15分)如图,ABCD是正方形,0是正方形的中心, P0 底
面ABCD E是PC的中点.
求证:(1)PA//平面BDE
(2)平面PAC平面BDE
16. (本题10分)
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 ABG中,ABC 90 , BC CC1 , M、N分别为BB i、
AG的中点.
It
(I)求证:CB1平面ABC1;
(n)求证:MN//平面ABC1.
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ABCD是A60、边长为a的菱形,又PD底面ABCD ,
且PD=CD,点M、N分别是棱AD、PC的中点.
(1)证明:DN//平面PMB ;
(2)证明:平面PMB 平面PAD ;
(3)求点A到平面PMB的距离.
C
18. (本题12分)
16.(本题10分)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 ABC A \B i C i 中, ABC 90 , BC CC i ,
M 、N 分别为BB i 、A i C i 的中点.
(I)求证:CB 1 平面ABC 1 ; (n)求证:MN//平面ABC 1.
侧面BB 1C 1C 丄底面ABC ,且侧面BB 1C 1C 门底面ABC = BC ,
•••/ ABC =90。
,即 AB BC , ••• AB 平面 BB 1C 1C
••• CB,平面 BB 1C 1C , • CB 1 AB .
……2 分
BC CC 1, CC 1 BC , • BCC 1B 1 是正方形,
•- CB 1 BC 1 ,• CB 1 平面ABC 1. ................................................分 (n)取AC 1的中点F ,连BF 、NF . ............................. 5分 在厶AAG 中,N 、F 是中点,
1
1 •- NF//AA ,NF -AA 1,又丁 BM//AA ,BM -AA 1 , •
2
2
NF //BM , NF BM , ......... 6 分
故四边形BMNF 是平行四边形,• MN //BF , .......... 8分
而BF
面ABG , MN 平面ABG , • MN//面ABG ……10分
18.(本题12分)已知四棱锥 P-ABCD ,底面ABCD 是 A 60、边长为a 的菱形,又
解析:(I)在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中,
SR
PD 底面ABCD ,且PD=CD ,点M 、N 分别是棱AD 、PC 的中点.
(1) 证明:DN 〃平面PMB ; (2) 证明:平面PMB 平面PAD ; (3) 求点A 到平面PMB 的距离.
解析:(1)证明:取PB 中点Q ,连结MQ 、NQ ,因为
M 、N 分别是棱AD 、PC 中点,所以 QN//BC//MD ,且 QN=MD ,于是 DN//MQ .
所以MB AD 又 _ * _ 一所以MB 平面PAD .
MB 平面PAD
十工 十工
十工
平面PMB 平面PAD. ..................... 8分
MB 平面PMB
(3) 因为M 是AD 中点,所以点 A 与D 到平面PMB 等距离.
过点D 作DH PM 于H ,由(2)平面PMB 平面PAD ,所以DH 平面PMB .
故DH 是点D 到平面PMB 的距离.
a
2 a 一5 DH 2
a.
x/5 5
a
2
17. (本题15分)证明(1 )VO 是AC 的中点,E 是PC 的中点, •••OE/ AP,
..................... 4 分
又••• OE 平面BDE PA 平面BDE • PA//平面 BDE ..................... 7 分 (2)••• PO 底面 ABCD • PO BD,
..................... 10 分 又••• AC BD,且 AC PO=O
• BD 平面PAC 而BD 平面BDE ................................... 13分 •平面 PAC 平面BDE
..................... 15分
(2)
PD MB DN 〃MQ MQ 平面PMB DN 平面PMB
(4)
分
平面ABCD PD 平面ABCD
MB
又因为底面ABCD 是 A 60,边长为a 的菱形,且M 为AD 中点,
(1)当点匸为对角线的中点时,点戸的坐标是 ---. 因为点工在线段二'上,设J
a 41
当匚时,丨」的最小值为-',即点丁在棱二二的中点时,厂有最小值- .
(2)因为产在对角线上三上运动•二是定点,所以当
一匸―…一时,I ’最短.因为当点丁为棱二二的中点时, = 〜丨,一―一是等腰
三角形,所以,当点尸是-:三的中点时,厂取得最小值- .
(3)当点产在对角线上匸上运动,点1在棱二上运动
时,二的最小值仍然是-•
证明:如下图,设■',由正方体的对称性,显然有 '=;•
HP H A勺为_芝
设匸在平面二-上的射影是三•在''中,「二…,所以•“ ,即有
所以,点厂的坐标是—
由已知,可设-一 -,则
I」取得最小值,最小值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