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2019年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文件相关规定,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使超声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结合超声科实际,特制定超声科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计划,要求科室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内容并遵照执行。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感染控制小组
为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使超声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成立超声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主要工作如下:
(一)负责超声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督促科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熟练处理本科医院感染性疾病。
(四)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科。
(五)积极参与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六)对就诊患者进行医院感染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
(七)熟练掌握自我防护知识,预防锐器刺伤。
二、制定超声科医院感染教育制度并落实执行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做好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
为教育引导超声科全体工作人员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将感控理念和要求融入到诊疗活动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之中,超声科在医院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超声科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超声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如下:
(一)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定期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二)必须对管医务、工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
(三)必须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医务人员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医务人员每年不少于6--15学时。
三、制定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制度并遵照执行
(一)对使用的消毒液,有效浓度及细菌污染量,每季度监测一次。
(三)对超声介入室及治疗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污染细菌,每季监测一次。
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消毒隔离
(一)人员管理
1、感染控制小组负责,医务人员相互监督,严格执行各规章制度;
2、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进修医生、研究生、实习学生进行岗前考核,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教育;
3、对保洁人员进行教育,以帮助其掌握控制医院感染基础卫生学和相关消毒隔离知识;
4、工作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操作时戴口罩,使用一次性手套。
(二)消毒隔离
1、空气消毒
各诊疗室每周消毒一次,超声介入室、治疗室每日消毒二次,特殊情况随时消毒。
2、各种物品表面消毒
(1).地面和墙面:无明显污染可湿式拖地1-2次/日,被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500-1000mg /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表面使充分作用于约5—10分钟后清理干净。
(2).桌子、椅子、仪器:无污染时以清洁湿抹布抹洗,2次/日。
被病原菌或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按污染地面消毒方法及时处理。
(3).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每天用清洁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
被污染时,按污染地面消毒方法处理。
(4).超声探头:每检查1位患者,用消毒毛巾清洁1次,用过毛巾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
3、医务人员手卫生
⑴.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前:用肥皂或皂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手被污染后先用肥皂或皂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后快速手消毒液搓
擦2分钟。
(2).接触传染病病人后手的消毒:接触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前,要戴手套,每触一个病人要更换一副手套。
操作结束后按规定程序脱下手套,流动水洗手。
双手直接接触传染病人和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后,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擦双手2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冲洗。
(3).接触污染物品、微生物实验室操作前戴手套,操作结束后脱下手套流动水洗手。
手直接接触污物后将手用手消毒搓擦2分钟,然后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干净。
4、诊疗用品的消毒
⑴.无菌物品均要写灭菌有效期,有灭菌指示带,无菌棉签、纱布等及其容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如被污染随时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侵泡30分钟湖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听诊器先清洗,后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
(3).治疗室区分有菌区和无菌区,无菌物品按特殊要求与一般物品分开放置。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2019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