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姜高产施肥技术(1)

大姜高产施肥技术(1)

前4~5天扣棚增温。
二、播种技术 按55~60厘米行距,开10厘米深、25厘米宽的播种
沟,灌足底水,等水渗下后排放种姜,株距18~23厘米 ,南北向拱棚芽向西,东西向拱棚芽向南摆好。施硫基 3*15复合肥30~60公斤/亩、过磷酸钙30~40公斤/亩作 种肥,隔空穴施在播种沟内,播后覆土4~5厘米,并用铁 耙耧平荡细,之后喷洒75%百菌清600倍液防治姜瘟病, 最后施施田补100克/亩防除杂草。
棚型
一般大、中、小拱棚均适宜大姜保护地栽培。主要棚型有两 种 :一种是竹木结构有立柱大拱棚,幅宽6.0~7.0米, 背高1.3~1.7米;另一种是竹木结构中小拱棚,幅宽2.0 ~4.0米,背高0.5~1.2米。
整地施肥
前作收获后,撒施腐熟的有机肥5 ~ 8吨/亩,硫基缓控释肥 40-60公斤/ 亩,深耕20~25厘米,春季解冻后再细耙2 遍,耙实耙透,做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
播后管理
一、苗期管理 出苗前一般不通风,不浇水,出苗后适当通风,如干
旱适当浇小水,并及时查苗补种,棚内白天保持气温22~ 25℃,夜间16~18℃,超过30℃要及时通风。
二、遮荫 撤棚前因温度低,加之棚膜的反光作用,一般不需采
取其他遮荫措施。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可撤膜( 一般在立夏之前)。撤膜后不拔拱杆,直接加盖遮阳网, 四周掀开以利通风。
适时收获
当外界气温降到8~10℃时,即11月5日左右及时收获。一 般选择晴暖天气出姜,此期收获的大姜产量高、品质好、 商品性好且耐贮藏。
谢谢!
000~5 000倍液浸种10分钟 后晾干。(或用250~500 毫克/升的乙烯利浸种15分钟 )
三、催芽 保护地栽培在3月上旬催芽。此时外界气温较低,可
在拱棚或日光温室内建催芽池直接催芽。一般25天左右, 幼芽长至0.5~1.5厘米时可播种。
播种
一、播种时期 适宜的播期为4月1~5日,选晴暖天进行,最好于播
四、综合防治病虫害 发现姜瘟病株及时清除销毁,并在病穴周围撒石灰消
毒,可选用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进行防治。炭疽病可选 用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于发病初期叶面喷 施。
姜螟虫可用52.25%农地乐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 500~2000倍液喷雾,或1.8%阿维虫清1500倍液喷雾 。小地老虎用糖、醋、白酒、水和90%的敌百虫晶体按 6∶3∶1∶10∶1调匀,撒于田间诱杀成虫,或将炒香的麦 麸或豆饼,配以90%敌百虫晶体,撒于田间诱00~500公斤种姜/亩,于播前25~30
天将种姜放在日光温室内或室温20℃的室内晾种1~2天 ,晾干种姜表皮,剔除病姜、烂姜、受冻严重的失水姜, 挑选姜块肥大、皮色有光泽的健壮姜块进行掰姜,种姜单 块重50~75克为宜。
二、种姜消毒 用72%农用链霉素溶性粉剂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3)在9月上旬,当姜苗具有6-8个分杈时,正是根茎迅速 膨大时期,可根据植株长势进行第三次追肥,称“补充肥 ”,一般每亩施高钾复合肥25-30公斤。方法是将肥料撒 施沟内,浅中耕后再培土,原则上尽量少伤根,培土后要 浇水1次。为满足其对水分的需要,除结合每次追肥浇水 外,在干旱情况下,一般每隔5~7天浇水1次,保证水分 充足供应,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
大姜高产施肥技术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芮文利
1
大姜需肥规律
每生产1000公斤大姜需吸收纯氮6.34公斤、纯磷( P2O5)0.57公斤、纯钾(K2O)9.27公斤。可见,大姜需钾 量最大,氮次之,磷最少 。
推荐使用硫基缓控释肥和复合肥(16-6-24)做基肥。
产地环境要求
土壤耕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灌排方便,有机质在12克/ 公斤以上,pH值5~7,最好3~4年未种过生姜。土壤和 水资源状况要具备大姜高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环境要 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三、肥水管理 (1)当苗高30厘米、具有1~2个小分枝时进行第1
次追肥,这次追肥以氮肥为主,施尿素5~10公斤/亩;
(2)在立秋前后,姜苗处于三股杈时期,此时是生姜生长 的转折时期,也是吸收养分的转折期,此次追肥对生姜产 量形成十分重要。以有机肥和钾肥为主,施用豆饼80 公 斤/亩(最好经堆沤过)、硫基复合肥(高钾)40-50公 斤/亩。以后定期喷施微肥及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