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聚合及实施方法
一、解释概念:
1、引发剂效率和引发剂半衰期
2、动力学链长及其表达式
3、链自由基的等活性理论
4、自动加速现象/ 自动加速效应 / 自由基聚合的凝胶效应
5、配位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
6、自由基聚合的双基终止,歧化终止、偶合终止
7、阻聚、缓聚、阻聚剂、分子量调节剂
8、链转移常数的定义及表达式
二、回答下列问题:
1、自由基聚合是由哪些基元反应组成的,其中决定聚合反应的速率的基元反应是什么?决定大分子链结构的基元反应是什么?决定聚合物分子量的两对竞争反应是什么与什么的竞争?
2、试总结自由基聚合反应特征。
引发剂分解、链增长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3、引发剂有哪些种类?在无引发剂的情况下是否能发生自由基聚合?如何引发?
4、试总结自由基聚合有哪些链转移反应,这些反应对聚合度有何影响?写出自由基聚合产物聚合度的表达式。
5、推导自由基聚合速率方程时作了哪四条基本假设?试写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并推导自由基聚合速率方程式。
6、试回答动力学链长与聚合度之间的关系,在无链转移反应时,写出其关系式。
7、试从动力学的角度解释自由基聚合的凝胶效应。
对聚合速率及分子量的影响。
8、使引发剂引发效率降低的原因主要什么?
9、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影响反应速度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这些因素对最终产物的分子量有何影响?
10、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和,逐步聚合反应中,单体转化率与时间、产物聚合度与时间的关系是什么?各自延长反应时间的目的是什么?
11、典型乳液聚合的基本组份有哪些?其中乳化剂用量和聚合反应速度、产物分子量有何关系?简述乳液聚合的机理,为什么乳液聚合时,在恒定的引发速率下可同时提高聚合速率和分子量?
12、写出下列物质在高分子合成中的用途:偶氮二异丁腈(AIBN),过硫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BPO,丁基锂,Lewis酸、正丁硫醇、苯醌。
13、在引发剂引发的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中,其聚合机理的特征是什么?(引发、增
长、终止速率特征)
14、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的终止反应有何特征?
15、对于CH2=CH—X型单体,试总结单体的聚合反应性能(适于何种聚合机理);并举例说明取代基的体积、位置、数量等的影响。
16、阴离子聚合机理的特征是什么?在工业上有哪些应用?
17、氯乙烯以自由基机理聚合,并以向单体链转移为主要终止方式,试写出它的三个基元反应和链转移反应式,氯乙烯本体聚合时,如何控制它的反应速率和聚合度?
18、常用的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有哪些?这些聚合的基本组份有哪些?各自的聚合场所在哪里?
19、试比较本体聚合和悬浮聚合,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的异同点(引发、增长、终止的情况和场所,引发剂类型,分散剂/乳化剂,速率和分子量)。
三、写出下列反应式:
1、偶氮二异丁腈(AIBN)、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分解式
2、过硫酸钾—亚硫酸钠反应式
3、聚异丁稀(注明:反应机理类型、引发剂)
4、聚乙烯醇(注明:反应机理类型、引发剂或催化剂)
5、单分散聚苯乙烯(注明:反应机理类型、引发剂或催化剂)
四、计算
1、单体溶液浓度0.2 mol/L,过氧化类引发剂浓度为4.0×10-3 mol/L,在60℃下聚合。
如引发剂半衰期44小时,引发剂效率f = 0.8,k p =145 L· mol / s,k t =7.0×107 L· mol / s,欲达到50%转化率(假设保持稳态),需要多长时间?
2、以过氧化二特丁基为引发剂,在60℃下研究苯乙烯聚合。
苯乙烯溶液浓度(1.0mol/L),过氧化物(0.01mol/L),引发和聚合的初速率分别为4×10-11和1.5mol/(L·s)。
试计算(f k d),初期聚合度,初期动力学链长。
计算时采用下列数据和条件:C M=8.0×10-5,C I=3.2×10-4,C S=2.3×10-6,60℃苯乙烯的密度为0.887g/ml,苯的密度为0.839g/ml,设苯乙烯-苯体系为理想溶液。
3.按下述两种配方,使苯乙烯在苯中用过氧化二苯甲酰在60℃下引发自由基聚合
(1)[BPO]=2×10-4mol/L, [St]=41.6 g/L;(2)[BPO]=6×10-4mol/L, [St]=83.2 g/L
设f=1,试求上述两种配方的转化率均达到10%时所需要的时间比。
4、醋酸乙烯酯在甲醇中溶液聚合,已知[M] = 7(mol/L),C M = 2×10-4,Cs = 6×10-4,单体密度为0.933g/ml,甲醇密度为0.795g/ml,假设体系为理想溶液,若双基终止生成大分子可以忽略,求所得聚醋酸乙烯酯聚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