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调理方案(脾脏)
“药食同源,未病先治”中医养生食疗班 百名中医全国巡讲团
脾疾辨识与内外调理
根据您填写的五脏测评表及身体症状临床表现,特别为您制定了一套脾疾全面的 中医内调、外养综合调理方案。
目录
一、脾脏的基本功能-------------------------------------------------------2 页 二、脾脏疾病的表现-------------------------------------------------------3 页 三、五行关系--------------------------------------------------------------3 页 四、脾系疾病分型---------------------------------------------------------4 页 五、各类疾病与脾脏的关系------------------------------------------------4 页 六、经穴歌诀--------------------------------------------------------------6 页 七、穴位调养--------------------------------------------------------------7 页 八、起居调养--------------------------------------------------------------7 页 九、合理膳食--------------------------------------------------------------7 页 十、药食同源----------------------------------9 页 十一、中药脏腑归经------------------------------------------------------10 页 十二、情志养生----------------------------------------------------------13 页 十三、点穴艾灸----------------------------------------------------------13 页 十四、运动养生----------------------------------------------------------14 页
2
(三) 脾在志为思 思,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思虑过度,所思不遂则伤脾。脾气结滞,则 见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影响运化升清和化生气血的功能,而导致头目眩晕、烦闷、健忘、 手足无力等。 (四) 脾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它具有保护口腔粘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 分泌较多,有助于食品的吞咽和消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 口涎自出等现象。 (五)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以化生气血,并将其输送布散到全身各处之肌肉中去,以供 应肌肉的营养,保持肌肉活动的充足能量,使肌肉发达丰满,壮实有力。若脾的运化功能失 职,肌肉失去滋养,则肌肉逐渐消瘦,甚则痿软松弛。 (六) 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若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品味正常。反之,若脾在病变,则容易出现食欲的改变和口 味的异常,如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等。若湿困脾气,则可出现口甜、口粘的感觉。脾失健运, 气血旺盛,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若脾虚不运,气血不足,则唇淡白不泽,或者萎黄。
脾脏
脾脏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 击易破裂出血。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具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 免疫反应等功能。
脾脏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贮存血液,当处于运动、 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
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衰老死 亡的细胞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
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
1
一、【脾脏的基本功能】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人身气血生化之源,故被称为“仓廪 之官”、“后天之本”。 脾气主升,具有运化水谷,水湿之功,并能统摄血液,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腑之一。其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其经脉与胃相连,形成 表里关系。 (一) 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 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各运输的功能。 1、运化水谷 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运化水谷的过程为: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 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又称水谷精气); 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三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物 质。概言之,脾主运水谷,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重要生理 作用。 2、运化水湿 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脾 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在人体水液代谢过 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津液),通过心肺而运送到全身 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润作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 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送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因此,脾运化 水湿的功能健旺,即能使体内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 形成水肿。 (二) 脾主生血统血 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 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1、脾主生血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脾运化 的水谷精微,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由血液充足。若脾失 健运,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见面色无华,身体乏力,头晕眼花,贫血等。 2、脾主统血 “脾统诸经之血”。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脾为 气血生化之源,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出血现象。反之,脾的运 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临床上 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脑溢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