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1、成长的证据有:○1小时候的脚印;○2小时候的照片;○3小时候的衣服;○4小时候的体格检查表等。

2、我们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有:○1身高长高了;○2体重变重了。

3、青春期(女生)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4、我们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婴幼儿期)和(青春期)。

5、(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大约从11岁进入青春期。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6、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哪些?答:(1)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易与老师、家长对立;(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懒性。

7、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那些变化?答:(1)女生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巾;避免着凉;适当运动;(2)不穿高跟鞋,因为穿高跟鞋会使足前部受到挤压,引起脚趾外翻,造成扁平足;还会加重盆骨负担,给日后的生育带来困难;(3)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4)不拔胡须,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使细菌侵入人体;(5)不吸烟和酗酒,吸烟和酗酒是少年健康的大敌。

8、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9、伴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年龄也不断提前。

10、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该怎么做?答: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洗手,不挖鼻孔;(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做到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不偏食,不挑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充足的睡眠;(6)不迷恋电脑;(7)科学用脑。

11、科学用脑五要素是指:(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12、连线。

十月怀胎婴幼儿期牙牙学语青春期勤奋求学青年期生长迅速成年期努力工作老年期抚育后代学龄期颐养天年胎儿期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

2、有关遗传的谚语或俗语有: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③虎父无犬子;④天下乌鸦一般黑;⑤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⑥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3、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他做了研究豌豆花颜色的实验,发现了遗传和变异的规律。

4、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不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变异。

5、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有:①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②龙生九种,种种不同;③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④一颗之果,有苦有甜;⑤黄鼠狼生鼠辈,一代不如一代;⑥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6、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7、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8、变异的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9、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如:高茎碗豆变成矮茎碗豆。

10、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

11、生物的变异不仅来自父母的结合,生物体自身也可能产生变异。

有的变异对生物有害,有的变异对生物有益,有的变异对生物即无害也无益。

12、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2月,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3、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 射线照射种子。

14、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

15、安康羊包含的道理是:羊群中有腿短背长的羊是因为变异,这位牧民又利用遗传规律,让这种变异遗传下去。

第三单元 进化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它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是卵生的。

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3、化石是怎样的的形成?答:化石的形成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①动物死亡后,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坚硬组织被沉积层包围,并被矿物化;③由于地壳运动,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④岩石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来。

4、化石分布在不同的岩层中,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的文字。

化石主要保存在沉积岩中。

5、有些生物在地球已经不存在了,如:恐龙、奇虾、渡渡鸟、猛犸。

6、现在的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我们称为“活化石”如:大熊猫、银杏、蟑螂、白鳍q í豚t ún、水杉、扬子鳄等。

7、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用图例可以表示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恐龙→原始鸟类。

8、恐龙的灭绝给我们的启示有:(1)所有的生物都要适应环境;(2)物种会诞生也会衰亡;(3)人类要保护好现在的环境。

9、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1859年他出版了巨著《物种起源》。

10、简述达尔文的进化论。

答:达尔文认为:生物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11、为什么说云南澄江生物群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答:澄江动物化石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祖先的化石,它们生活的时代为5.3亿年前的寒武纪。

在当时不到300万年的时间里,它们一下子大规模地爆发式地出现了——对于35亿年的地球生命史来说,这几百万年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然而这表明,生命从单细胞形式向多细胞形式的演变是一个十分突然的过程,而并不像达尔文认为的那样,是缓慢的、渐进的。

因此,澄江生物群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12、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一个观点受到挑战?证据是什么?答: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变化是缓慢的、渐进的,生命从单细胞向多细胞形式的演变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个理论受到了挑战,澄江生物化石群表明,5.3亿年前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地爆发地出现了。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1、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繁殖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

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2、苔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水稻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

3、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伙伴,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

4、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猎取食物,于是它们之间就形成了敌对关系。

5、合作关系的例子有:(1)小丑鱼和海葵;(2)蜜蜂和花;(3)啄木鸟和树;(4)鳄鱼和鳄鸟;(5)鸟和果实.6、敌对关系的例子有:(1)熊吃鱼;(2)小鸟吃昆虫;(4)捕蝇草吃昆虫;(4)猫和鼠;(5)狼和羊。

7、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的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答:斑马的黑白条纹有自身保护的作用。

从草丛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给敌人造成错觉,保护其免受更多攻击。

8、斑马为什么总是成群结队地待在一起?答:斑马成群结队地待在一起是因为:在开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这种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着模糊或分散其体型轮廓的作用,展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

这种不易暴露目标的保护作用,对斑马本身是十分有利的。

9、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的是相互合作的“伙伴”,有的是相互敌对的“竞争者”。

10、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有什么特点?答:(1)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3)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11、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消费者,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弃物的叫做分解者。

12、蘑菇、蚯蚓、屎壳郎、霉菌都是属于分解者。

13、地球上有一类专门“吃”动植物的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科学家称它们为分解者。

14、什么是食物网?食物网有什么作用?答:(1)自然界中的生物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存在很多条食物链。

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2)通过食物网,就可以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15、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答: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复杂的有机物将无法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也就没有了供绿色植物利用而再制造有机物,食物链将会破坏,生产者、消费者会灭绝。

16、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1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18、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是巨大的灾难。

19、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有哪些?答:(1)过度放牧;(2)过度捕捞;(3)喷洒农药(4)围湖造田;(5)工业排污等。

20、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答:(1)植树造林;(2)制作喂鸟器;(3)建立自然保护区;(4)建设生态工程(5)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等。

21、桑基鱼塘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它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22、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目前,中国已建有226个国家自然保护区。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1、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2、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3、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能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

4、列举生活中常见能量及其作用。

答:(1)光能:可以使植物生长;(2)热能:可以将水烧开;(3)电能:可以使电灯发亮;(4)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运动;(5)风能:可以用来发电;(6)声能:可以使纸片振动;(7)水能:可以使水车转动;5、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