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金科大联考高三9月质量检测化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Fe56Ag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葡萄酒中充入的少量SO2具有抗氧化的作用B.纤维素和蔗糖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C.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D.紫外线和高温均能使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变性2.下列实验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苯酚久置于空气中变为粉红色B.向草酸溶液中滴加酸性K2Cr2O7溶液得到绿色溶液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CO2出现白色固体D.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逐滴滴入氯水,溶液先变红后褪色3.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金属,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Z同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的单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WC.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D.Z2W2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4.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Ca的电子排布式是[Ar]3d2B.BF3的VSEPR的模型名称是平面三角形C.NH4+中心原子N上的孤电子对数为0.D在[Cu(NH3)4]2+里,NH3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形成配位健5.对实验室制得的粗溴苯[溴苯(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佛点156.2℃).Br2和苯(沸点80℃)]进行纯化,未涉及的装置是6.黄芩苷是双黄连口服液中的活性成分之一,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黄芩苷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B.分子中含有6个手性碳原子C.该物质能与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1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6mol7.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但不能导电。
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良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立方相氮化硼含配位健B→N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熔点低C.两种氮化硼中硼原子都是采用sp2杂化D.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8.过氧化钙(CaO2)在室温下稳定,加热至350℃左右迅速分解。
实验室制备CaO2的反应为Ca2++H2O2+2NH3+8H2O=CaO2·8H2O↓+2NH4+,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颈漏斗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B.甲装置可以用浓氨水和碱石灰来制备氨气C.冰水混合物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生成的过氧化钙受热分解D.反应过程中NH3不断中和Ca2+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的H+,促进反应进行9.H5IO6是一种弱酸,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KIO3的溶解度比Ba(IO3)2的小B.反应②中,被氧化的碘与被还原的碘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C.反应③的产物中n(I2):n(O2)=4:9D.反应④中酸X可选用盐酸或硝酸10.LiFePO4电池(电解质溶液为LiPF6的有机溶液)是电动汽车常用的一种电池,其工作原理是单质锂附聚在石墨电极上的一种表示形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如图所示,其中Li x C6A.充电时,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式为Li x C6-xe-=xLi++C6B.电动汽车行驶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C.放电时,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通过隔膜0.2mol离子D.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向苯与液溴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将验证液溴与萃发生取代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AgNO3溶液中B比较HF与HClO的酸性强弱常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F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 C验证FeCl3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向1mL0.1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5mL0.1mol·L-1KI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许混合液滴加KSCN溶液D除去NaCl固体表面的少量KCl杂质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12.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中瑞德西韦是主要药物之一,瑞德西韦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瑞德西韦中N、O、P元素的电负性:N>O>PB.瑞德西韦分子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C.瑞德西韦中所有的N都为sp3杂化D.瑞德西韦结构中存在σ键、π键、不存在大π键13.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废水处理,实现碳氮联合转化。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M、N为厌氧微生物电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COO--8e-+2H2O=2CO2↑+7H+B.电池工作时,H+由M极移向N极C.相同条件下,M、N两极生成的CO2和N2的体积之比为3:2D.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NH4++2O2=NO3-+2H++H2O14.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在Cu -ZnO –ZrO 2催化剂上CO 2加氢制CH 3OH 的机理,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TS 表示过渡态、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括号里的数字表示微粒的相对总能量[单位:eV(1eV=1.60×10-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热ΔH =-8.16×10-23kJ/molB.过程I 有H-H 键断裂,过程II 表示与催化剂脱离C 等物质的量的CO 2和CH 3OH 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之比为8:5D.催化剂表面发生的反应中决速步骤为HCOOH*+12H 2(g)一-H 2COOH*15.常温下,将盐酸滴加到Na 2X 溶液中,混合博液的pOH[pOH=-lgc (OH -)]与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N 表示pOH 与lg2-(H X)(HX )c c 两者的变化关系B.NaHX 溶液中c(H 2X)>c(X 2-)C.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c(HX -)+2c(X 2-)D.常温下,Na 2X 的第一步水解常数K h1=1.0×10-4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利用某冶金行业产生的废渣(主要含V2O3还有少量SiO2、P2O5等杂质)可以制备(NH4)5(VO)6(CO3)4(OH)9●10H2O,生产流程如下:已知;V2O5微溶于水、溶于碱生成VO43-(加热生成VO3-),具有强氧化性。
向Na3VO4溶液中加酸,不同pH对应的主要存在形式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后V元素转化为NaVO3,Si元素转化为(写化学式).(2)欲除净磷元素[即c(PO43-)≤1.0×10-5mol·L-1],最终溶液中Mg2+的浓度至少为mol·L-1{已知K sp[Mg3(PO4)2]=1.0×10-24}。
(3)“沉钒”过程中,pH由8.5到5.0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最终需要控制pH约为____;“沉钒”最终得到的主要含钒物质是(写化学式)。
(4)“还原”和“转化”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17.(12分)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的某些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硒常用作光敏材料,基态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与硒同周期的p区元素中第一电离能大于硒的元素有种,SeO3的空间构型是。
(2)科学家在研究金属矿物质组成的过程中,发现了Cu-Ni-Fe等多种金属互化物。
确定某种金属互化物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_。
(3)镍能与类卤素(SCN)2反应生成Ni(SCN)2。
(SCN)2分子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
(4)Co(NH3)5Cl3是钴的一种配合物,向100mL0.2mol·L-1该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5.74g白色沉淀,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
(5)已知:r(Fe2+)为61pm,r(Co2+)为65pm.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分别加热FeCO3和CoCO2,实验测得FeCO3的分解温度低于CoCO2,原因是_。
(6)某离子型铁的氧化物晶跑如图所示,它由X、Y组成,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d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该晶体的晶胞参数α=_pm.(用含d和N A的代数式表示)。
18.(12分)目前人们对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很重视。
(1)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 x,可用CH4催化还原,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①CH4(g)+2NO2(g)N2(g)+CO2(g)+2H2O(g)ΔH=-860.0kJ·mol-1②2NO2(g)N2O4(g)ΔH=-66.9kJ·mol-1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H2O(g)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2)用焦炭还原NO的反应为:2NO(g)+C(s)N2(g)+CO2(g),向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丙三个恒容恒温(反应温度分别为400℃、400℃、T℃)的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测得各容器中n(NO)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t/min04080120160n(NO)(甲容器,400℃)/mol 2.00 1.50 1.100.60.0.60n(NO)(乙容器,400℃)/mol 1.000.800.650.530.45n(NO)(丙容器,T℃)/mol 2.00 1.000.500.50.0.50①该正反应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乙容器在200min达到平衡状态,则0~200min内用N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3)用焦炭还原NO2的反应为:2NO2(g)+2C(s)N2(g)+2CO2(g),在恒温条件下,1molNO2和足量C发生该反应,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①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 c(A)=K c(B)(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