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峰中学2009—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二政治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1. 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物质世界是否具有可知性的问题 2.河南济源煤业公司有一个煤矿在新疆,因为当地没有烧纸的习俗,公司的领导不惜花钱,从济源运送两车冥纸,带着神汉神婆坐飞机到新疆,烧香、拜佛、跳大神,企求神灵“保佑平安”。该公司领导的这一做法体现的世界观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3.“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表明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对社会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D.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5—9题。 5.卫星以传说中飞上月球的女神“嫦娥”命名。嫦娥奔月传说有多种版本,但是< ) A.正确的说法只是其中的一个B.这些传说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C.这些传说都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D.这些传说都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6.人们很早以前就猜测潮汐现象和月球有关,事实也确实如此。科学的发展揭示了造成潮汐的根本原因是万有引力,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造成了地球表面海水的起伏。这体现了 ①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④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科学家们在对月球的探测过程中,发现在月球上也存在类似地球上的大西洋百慕大三角区的神秘地区。美国的“月球轨道探测器”在飞近月球神秘区域的上空时,发现下面的吸引力特别强,科学家把这种地区形象地称为“质量瘤”。目前,月球上已发现了12个质量瘤,但科学家们只知道这些质量瘤是一种既密又重的物质,其余就一无所知了。这表明 A.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是十分有限的B.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D.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8.其实,月球留给人类的未解奥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吸引着人类不断地对它进行探索,去揭开那些未解之谜。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D.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9.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虽然刚刚走出月球探索的第一步,但离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的完全实现已经很近了。我国能够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主要是由于科技工作者 A.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 B.在实践基础上,将“奔月”的世界观上升到了方法论 C.在“奔月”过程中,既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通过创新,使自然规律对“嫦娥一号”的“奔月”不起作用 10.最初出现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只有63个,人们按照元素周期有规则的变化推论,世界上应该还有更多的元素,因而在周期表上给还未找到的元素留下了了它们各自的空位。光谱技术出现后,空位上的元素一个又一个的被发现。这主要表明 A.物质的运动有其固有的规律 B.人们能够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 C.客观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人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新的具体联系 11.《基辅编年史》认为:“彗星预示着内乱频繁和恶人入侵俄罗斯土地。” 流行于欧洲的《奇迹史记》一书则说:“彗星是不幸事件的可靠征兆。世界末日和可怕的最后审判已经来临,并站在门坎上。”这些看法的共同点是
A.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认为世界上存在人为事物的联系 C.违背了联系具有客观性的道理 D.没有看到人具有能动作用 12.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吉利和喜庆的气氛,人们宣泄了情绪.愉悦了心情;同时,烟花爆竹的燃放也打破了宁静的生活,带来火灾和人身伤亡等安全隐患。这表明 A.整体和部分既不可分割又相互区别 B.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C.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据此回答13—14题。 13.这首唐诗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14.下列成语与这首唐诗的哲学内涵相一致的是 A.因材施教??B.乐极生悲??? C.循序渐进 ??? D.未雨绸缪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由5个拟人化的娃娃形象组成,它们的造型融合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和奥林匹克圣火形象,色彩与奥林匹克五环一一对应。据此回答15—16题。 15.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既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又大量使用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多方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设计者的精妙之处在于 A.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 B.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C.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D.把握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16.“福娃”设计者、美术大师韩美林先生有一句警世名言:世界艺术的大同之日就是世界艺术的消亡之日。这一名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转化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有差异才有矛盾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7.在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只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会改变。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会影响整体 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D.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18.下列成语蕴涵着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是
①抱薪救火?②沧海桑田??③唇亡齿寒??④国兴家昌 ⑤画饼充饥?⑥从心所欲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19.下列说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 ①守株待兔?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③水滴石穿,绳锯木断?④物极必反 ⑤墨守成规?⑥吃一堑长一智?⑦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A.②③④⑦??????B.④⑤⑥⑦??????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⑥⑦ 《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据此回答20—21题。 20.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A.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 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1.上述事实启示我们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办事情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而且地区分布不平衡。面对严重缺水的现实,人们的节水意识普遍增强。与此同时,国家组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据此回答22—23题。 22.由于严重缺水,人们的节水意识普遍增强。这说明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23.国家组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这一做法表明
A.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事物固有联系 B.人们可以改变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D.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4.农民赵某只知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捧拨电线没事。下雨天,他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这个事例说明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B.主次矛盾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不显着的运动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5.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在工作中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这段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次要方面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B.要处理好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 C.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必然会得到解决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26.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他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一诗句蕴涵的哲理是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有量变就会发生质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7.一个好的企业家要想驰骋“商场”,首先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摒弃自我为中心,察纳雅言、博采众长,鼓励员工说“不”。可见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 B、矛盾双方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