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妖怪文化
河童卷
• 本身只是迷信的妖怪在久远的发展中汲取了外国 超自然文化与日本古文化,发展成在世界上独一 无二的妖怪文化。一向以认真刻板著称的日本人, 已经将妖怪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号称 “妖怪博士”的小松和彦教授带领国际日本文化 研究中心的人员收集了1.6万条有关各种妖怪的传 闻,耗时六年,并制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以供 研究。现在,“妖怪学”已经作为日本文化人类 学的一个分支正式确立,并在众多高校展开授课, 不光日本学生,外国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
• 笔者在这里斗胆预测一下,妖怪文化的未 来会不会就是互相融合呢?毕竟早在日本 古代时,有一堆妖怪可是从外国“引进” 的,经过时间的洗刷才成为日本自己的文 化。既然已经有了先例,为什么不可以推 测妖怪文化还会发生第二次融合呢?
•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梦幻的存在就像神话 一般在小学生中流传开来,成为所有《口 袋妖怪》玩家都垂涎不已的传说。任天堂 得知此事后与《KOROKORO COMIC》合 作开展了名为“梦幻的赠礼”的宣传活动 ,获奖者可以得到特别收录梦幻的特别版 《口袋妖怪》。结果这个只有20个获奖名 额的活动,报名人数竟然达到了7.8万人! 也正是因此,销量极少的《口袋妖怪》在 此事后销量激增,创造了一个奇迹。
猫又
• 当日本从远古的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度后, 妖怪文化进一步发展。不过由于封建社会 的重男轻女观念,这段时期产生的妖怪都 是面容恐怖的女鬼。例如居住在深山的 “雪女”。
• 雪女本是一名少妇, 结果被负心的情人 抛到深山中活活冻 死,死后化为雪女, 专门引诱男子到深 山中与其接吻,在 接吻瞬间将男子冰 冻,吸取他的精气 与灵魂。
雪女
• 在封建观念的误导与雌性妖怪的吓人故事 下,日本人民将一些努力反抗卑贱地位的 英勇女性视为妖怪,对这些女性进行了迫 害。妖怪文化在封建时期中一定程度的加 强了封建君主的统治,甚至有很多君王把 战斗失利归咎于恶鬼作乱,把粮食歉收归 咎于妖怪发怒。
• 据说因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还设立了专 门的阴阳师。这个职位有些类似中国古代 的占卜师。两个职位的工作都是事前占卜 吉凶事后驱逐鬼怪。阴阳师的地位很是尊 贵,因为古人很迷信,这导致阴阳师说往 东,人们绝不敢往西。阴阳师的尊贵地位 在日本平安时代达到高峰。因为这个时候 日本国内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统治阶层 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把种种问题归结于 神鬼,转移人们的视线。
• 不过在街机风靡的1996年,最不缺的就是 胸怀大志的游戏动漫爱好者,而当一个叫 田尻智的游戏爱好者与妖怪文化相碰撞时, 一部著名的游戏便诞生了。这作品便是 《口袋妖怪》。
口袋妖怪之父——田尻智
• 《口袋妖怪》的前两 部作品《口袋妖怪红》 《口袋妖怪蓝》其实 是不成功的。让我们 用评判一款作品的一 般方式来看: • 首先是硬件,口袋妖 怪初代的运行平台是 任天堂GB平台,这个 平台在硬件上毫无优 势可言,分辨率只有 160x144,屏幕有四 级灰度,说穿了就是 单色屏。
日本妖怪文化
作者:夏玛修63467 资料提供:神奇宝贝百科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 一、前言 • 二、日本妖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三、日本妖怪文化对于日本总体文化的影 响 • 四、日本妖怪文化的现代化开端 • 五、预测:日本妖怪文化的未来
一、前言
• 口袋妖怪系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皮卡丘、 雪拉比、路卡里奥等或可爱或帅气的精灵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最后是游戏性。初代的游戏性在同时代游 戏中还算中等。一周目通关后还可以收集 精灵图鉴,与朋友对战等。口袋最大的卖 点就是可以与其他人交换精灵或用精灵对 战。不过这唯一的亮点被太多的缺点遮住 了。要不是那只“NO.151”的存在,口袋 妖怪早已湮没在时间的长流之中。
• “NO.151”就是第151号梦幻,梦幻是在 发售前被当时的程序员森本茂树偷偷塞入 程序中的一个隐藏要素。但也是因为梦幻 的存在,才使得神奇宝贝终于成为风潮。
桥姬
• 当然,妖怪的产生并不是大和民族 闲的没事干瞎想,而是有一定的缘 由。妖怪的产生起源于远古人们对 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 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超 自然力量统统称为妖怪。
• 下面,我会以时间顺序慢慢的说明妖怪文 化在日本的发展。
二、日本妖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日本妖怪文化可以追溯到久远的时代, 那时的科技水平远远不比现代,再加 之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岛国,其自然 灾害对于当时日本人的危害性不是现 代人可以想象的,可能一次地震就会 导致一个部落灭亡。
任天堂GameBoy游戏机 (GB)
• 其次是游戏形象。很不 幸,初代的两部作品不 能算作妖怪文化现代化 的开端,这两部作品中 的妖怪形象延续了以往 妖怪题材的特点—诡异。 这样的形象完全不能吸 引玩家的兴趣,反而会 让人对其产生反感(难 怪口袋妖怪刚在中国流 行的时候被译成口袋怪 兽…);
初代部分精灵形象(顺时针左上 开始依次为超梦,大嘴幅,耿鬼, 椰蛋树)
三、日本妖怪文化对于日本总体文 化的影响
• 日本的大部分妖怪其实是从外国变 形过来的。其中对日本妖怪文化影 响最大的恰恰是中国。日本文化广 泛的受汉文化影响,所以70%的妖 怪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 才是日本本土妖怪。
• 比如天狗原是来自中 国《山海经》中的犬 怪。传到日本后,渐 渐和佛教中的天魔、 道教中的山神等结合 起来,融合成为日本 的妖怪。而春分时 “撒豆驱鬼”的习俗, 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 追傩仪式。
• 《百鬼夜行绘卷》描画了琵琶、伞、木鱼、 锅等各种旧物品因为要被人们丢弃,一怒 之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半夜出来游荡 的场景。此画被誉为日本妖怪画的鼻祖。
百鬼夜行绘卷(局部)
• 步入现代,妖怪文化作为日本的传统文化, 不但没有像中国的《山海经》一样成为书 上记载的只言片语,在新潮的文化前相形 见绌,反而被日本的游戏及动漫产业利用 起来,创造出新的价值。此事我们稍后讨 论。
• 可以发现,各个时期的妖怪原型其实都是 那个时期人们身边的一些事物、生命的化 身。这一点倒是反映出妖怪文化是一种和 日本民族息息相连的民俗文化。
• 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最 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 比如怨魂,如好好供奉,也可以成为保护神。而 西方的妖怪则善恶分明。其实准确的说,在江户 时期之前,日本妖怪也是善恶分明的,不过进入 江户时期后,人们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一些女 冤魂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平了反”,这种趋势在 不久后就进而扩散到整个妖怪文化中去。所以在 西方人眼中,日本的妖怪文化总是充满神秘感。
• 《魔 卡少 女樱 》中 的封 印超 自然 精灵 的库 洛牌 。
• 可能有人会搬出数码宝 贝来与口袋妖怪抗衡, 但其实数码宝贝也是汲 取了口袋妖怪的精神( 说狠一点还抄走了饲育 怪兽的特点)而创作出 来的( 《数码宝贝》 97年第一本漫画出版) ,
第一本数码宝贝漫画《C‘mon数码 兽》
• 所以说,口袋系列给即将没落的日本妖怪 文化指出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1996 年2月27日(口袋妖怪红绿发售日)实际上 成为了日本妖怪文化现代化的转折点。在 这之后的所有以妖怪为原型的动漫及游戏 中,大体都延续了《口袋妖怪》以可爱及 妖怪的超级能力为卖点的做法。
• 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不免 小心翼翼,唯恐触犯某种 禁忌招致鬼神报复。当时 的阴阳师权力极大,天皇 和征夷大将军的日常生活 都受到他们的干涉,今天 日本文化中的各种禁忌, 大体就是那个时候遗留下 来的。
日本阴阳师(cosplay)
• 进入江户时期,商业手工业繁荣, 人们总算初步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 面。一些与丰收相关的妖怪已经逐 步被人们淡忘。这时的妖怪们摇身 一变,成了住在各种物品道具里的 精灵。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绘 卷》。
皮卡丘 Pikachu
雪拉比 Celebi
路卡里奥 Lucario
• 但大家有没有深究过,口袋妖怪这个系列 的创作原型是什么?
• • 答案是日本悠久的妖怪文化。
• 日本文化的妖怪类似于中 国佛教里的牛头马面,是 一种超自然的、神秘的、 令人敬畏的存在。日本民 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 说,从著名的河童到桥姬、 豆子婆婆,无不是民间流 传故事中的角色。
• 果不其然,在1996年口袋妖怪发售之后,无数以 妖怪为原型创作的动漫、文学、游戏涌现在舞台 上。它们都有着从口袋妖怪那里学来的表现手法 ——舍弃那些让人感觉诡异的妖怪形象和恐怖的 背景故事,而只专注于发展妖怪们可怜可爱的一 面。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家喻户晓的萝莉始祖—— 《魔卡少女樱》。其中库洛牌生成的种种超自然 的存在让少女们直呼“好萌!”。但注意一下时 间的话不难发现,1996年十月十日《口袋妖怪蓝 》发售;11月22日《魔卡少女樱》漫画第一本出 版。看到这里,其创作源头就不用我多说什么了 。
本人的预测:日本妖怪文化的未来
• 妖怪文化的未来其实从近些年来的妖怪题材作品 就可以窥探到一些蛛丝马迹,妖怪题材作品早已 不再局限于日本一国的妖怪文化,而是博采众长 ,吸收世界各国的超自然文化中的角色。我仍然 拿《口袋妖怪》做例子。《口袋妖怪》中一大部 分精灵其实都来自于外国,不论是开篇放了照片 的雪拉比(以北爱尔兰神话中的小妖精为原型) 和路卡里奥(以古埃及死神阿努比斯为原型), 还是恶魔犬(以中国古代神话天狗为原型)、哭 哭假面(以欧洲古传说中的无面魅影为原型), 这些都是从外国借鉴过来的。
日本小学生参加撒豆驱鬼时的道具
• 妖怪文化不是在日本文化中独树一帜,上 文提到过,妖怪文化是一种和日本民族息 息相连的民俗文化。这文化浸透到了日本 人的方方面面。日语里有很多和妖怪有关 的俗语,这些俗语影响着日本人的日常生 活。
• 比方传说中河童爱吃 黄瓜,所以海苔卷黄 瓜这道菜就叫做“河 童卷”;特别厉害的 恶媳妇儿,叫做“鬼 嫁”;说人生了个天 狗鼻子,那是在批评 人家骄傲自满;如果 说“鬼生霍乱”,是 指英雄也怕病来磨。
四、日本妖怪文化的现代化开端
• 说起妖怪文化的现代化开端,其实在日本动漫产 业萌芽的时候,已经有以妖怪文化为原型的动漫 出现。但这些动漫中妖怪的形象大多与古代传说 中相同,即便有更改,也大多冲着恐怖方面改。 这样的妖怪形象被时间证实不会受到大众的喜爱。 并且以妖怪为题材的动漫还是属于少数派,少的 都不能用可怜来形容了,1996年日本新番动画二 十余部,而这时在放映的妖怪题材动漫加上就得 也只有不到五部,其中更没有能流传到现在的著 名形象。而游戏方面更是惨不忍睹—0。妖怪文化 题材在1996年日本遇到的问题跟如今中国古代神 话传说题材一样,没人用,用不好,没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