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妖怪文化
所谓妖怪,在日语字典上解释为人类智慧不能解释的奇怪的现象或者异样的物体。
日本传统的民间信仰认为,超出人类理解奇怪、异常的现象或因此引起的,具有非日常的不可思议的力量的事物,都被称之为妖怪或者魔物、怪物。
根据日本学者诹访春雄的研究, 日本人心目中的“异类”大致有两种: 一是生前曾是人类的“幽灵”;一是本身就属于“非人”的“妖怪”。
前者源于对死去祖先的敬畏, 也就是“祖灵信仰”;后者则来自各民族较为普遍的一种“万物有灵”的观念, 诹访春雄称之为“自然神信仰”。
1 h5 o! K7 n' g
$ K9 d" d3 w/ ~6 Q8 I$ K: @
在西方文化圈的民间传说中,所谓“妖怪”大致指的是妖精。
而文化人类学上的万物有灵论中的“妖怪”则包含了妖怪和妖精。
中国文化中的“妖怪”,妖怪一般包括了妖鬼、妖精、妖魔、妖魅、妖灵。
关于幽灵,是指死者的灵魂,这一点虽然与日本相同,但是中国的“幽灵”指鬼与鬼神的意味更强,类似于日本的“夜叉”。
可以看出,虽然日本使用的起源于中国的汉字——“妖怪”,但意思并不相同。
对日本文化颇有体验与感触的周作人也曾提到:“日本的所谓
‘鬼’, 与中国所说的很有些不同, 仿佛他们的鬼大抵是妖怪, 人死为鬼则称为幽灵, 古时候还相信人如活着, 灵魂也可以出现, 去找有怨恨的, 有时本人还不觉得, 这就叫做生灵, 与死灵相对”, 对于“幽灵”与“妖怪”的差别, 周作人也有简明扼要的论断:“怪物必定蹲在一定的地方, 你如若走到哪里去, 就得碰上它, 不管你和它有没有恩怨。
所以幽灵的故事动不动就成为讲因果,而谈妖怪的却是全由于偶然,
可以变化无穷”。
# q+ P, C% Z( G% j, C6 p! M
“当岩石草木会说话的时候,妖怪就已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
妖怪的产生起初是出于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
日本妖怪的产生,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水与日本人的生活紧密相关;日本岛地形复杂,丘陵山脉众多,古时候存在着大量的原始树林,野兽横行。
同时自然灾害多发,地震以及火山爆发频繁,气候多变,常有台风以及海啸的发生。
在科学尚未发达的古代,这样复杂多变的地理以及自然环境使得日本人民对大自然产生了强大的恐惧感。
认为自然界存在着许多难以抗拒的无形的力量在控制和干预着人们的生活。
雷电,洪水,火灾,以及生老病死的发生在当时没有合理的科学道理来解释。
长期存在的对于自然界的迷茫与畏惧造就了
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渐渐形成了神秘主义倾向。
于是,妖怪便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之中了。
乡村妖怪的特征与古代民间的农业、渔业、手工业等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所关注的收获、自身安全或在漆黑的夜晚和荒凉之地产生的恐惧心理,就是妖怪产生的最初原因。
另外,去世的亲友或对丢弃的旧物产生的怀念、忌讳的心理状态,这些又成为妖怪传说的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妖怪的形象也越来越多样化,不仅仅以自然、动物为原型,也能看见由中国或西方所改变的妖怪形象。
江户时代是商品经济大发展时期,因此出现了变化成商品的妖怪形象。
都市妖怪是以人为原型创造的,反映了都市犯罪、都市生活的压力感和危机感,以及在追求流行过程中的无力感和变态心理。
总之,日本的妖怪与日本特定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并与日本人的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经济发展及社会阶段紧密关联。
5 N: {/ z# x2 m; d- \1 D b
3 i( T" }( D9 U, a! ?* W# Q
根据日本民俗学、考古学的研究调查,日本的妖怪文化最早课追溯到审问时代。
从平安时代开始,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频繁,中国的妖怪文化业传到日本,例如“天狗”本来是中国的妖怪,在此时被日本人广泛接受。
室
町时期,幕府画家土佐光信的妖怪画是人们最先接触到的妖怪画,之后最有名的妖怪画《百鬼夜行绘卷》,描画了琵琶、伞、木鱼、锅等各种旧物品因为要被人们丢弃,一怒之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半夜出来游行的场景。
此画被誉为日本妖怪画的鼻祖。
; T: e) Z; _8 i& Z7 X% P: Y, w" K6 z( A
江户时期,有《百物语》等代表作,流行怪谈会。
怪谈的解说者为了追求人们所不知的怪谈、妖怪,结果由个人创作的妖怪增长迅速。
% g8 P/ `3 C& J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得以解答,妖怪只是作为固定的心理和一种迷信被传承。
' Y0 t/ T, r& X3 t8 u R% {7 \ Q1 T
综上所述,日本的妖怪文化产生于古代复杂的自然环境之下,与外来文化丰富地融合在一起,在绘画和传说中
统一成为一些形象,并在现代的传统和娱乐文化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7 S$ c: W% [) h. Z+ G" J0 i: x
在妖怪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出现了千种以上的妖怪,从古代以自然为主的妖怪到以现代都市生活和空想科学为住的妖怪,多种妖怪丰富了日本文化的内容。
日本独特的妖怪文化也反映了日本人慎重的性格和危机感等精神方面。
6 A* U6 l$ z$ p% [
4 V9 W4 p; Q6 S6 K, h; f# `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妖怪文化成为娱乐文化行为的一种,与其相关的漫画、动画、电影等成为日本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源于自然现象或与人的生老病死相关的妖怪也减少了。
但是,媒体一直寻求着妖怪文化的发展,同时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刺激的心理,旅行、电影、漫画、娱乐等强烈需要妖怪文化,因此日本妖怪文化的发展具有未来性。
今后日本妖怪文化会有更多新的特点: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会更加体现现代都市的状况;妖怪形象更体现超科学原理;妖怪的气质与都
市的人更具有互通性。
( I7 u4 u8 j, h( {* h a7 J 通过世代流传的古典书籍的累积、口头的传说、小说、绘画、电影及电视等的表现,日本的妖怪文化得到更进一步地发展。
因此,对于妖怪日本人具有强烈的刺激猎奇心理和好奇心。
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
比如怨魂,如好好供奉,也可以成为保护神。
而西方的妖怪则善恶分明。
所以在西方人眼中,日本的妖怪总是充满神秘感。
这一点从妖怪电影中就可以看出,妖怪和人一样,具有各种各样的性格。
原来做坏事的妖怪有时会帮助人,原本无害的妖怪遇到困境后,又会成为恐怖的恶魔。
) a1 K! A, b) V/ A$ W7 }1 |; _! v. o! p( o9 M& P. f' Y2 l
妖怪的属性不是固定的,由人类对妖怪的态度来决定,妖怪会变善或变恶。
例如“天狗”是拥有强大力量的妖怪,非常恐怖,经常在山上吃迷路的孩子,甚至吃月亮。
而天狗中有一只善良的名叫鬼一法眼的天狗帮助日本古代有名的英雄源义经向敌人复仇。
日本流行的漫画中有很多可怕地妖怪也有许多善良的妖怪。
例如,现下非常受欢迎的描写妖怪的漫画《夏目友人帐》,叙述了能看见妖怪的少年夏目贵志,在祖母的遗物中找到了一本笔记——友人
帐。
这本“友人帐”是祖母战胜妖怪后夺走他们的姓名之后收集的契约书。
善良的少年将妖怪们的姓还给妖怪们。
本来因拥有能看见妖怪的异能遭周围同伴、亲人排挤的夏目贵志内心充满了寂寞,在之后与妖怪们的接触中,虽然有众多恶魔来伤害少年,但那些善良的妖怪们却给予了他不曾从人类那得到的温暖。
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妖怪的善与恶和人类是相同的。
: t7 m; [6 A5 m+ d
' O" }' c# A ]4 j/ E' U. _
总之,妖怪已成为日本文化中的独特文化。
在日本人看来,无论哪里都存在着妖怪,这与其土生土长的神道教中的“万物有灵论”息息相关,如果不理解日本的妖怪文化,也就不能深刻理解日本文化。
日本妖怪文化的魅力不仅是刺激和恐怖,它折射的仍然是人类自身的影子,通过妖怪,日本人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
无论妖怪是否真的存在于现实,但它又确实存在于电影、小说、漫画等媒介,存在于日本人的内心,占据着日本现代的流行文化。
/ a: n6 C5 r;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