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擦音的实验分析

汉语擦音的实验分析


研究擦音(格局)的原因和意义:
• 辅音是音素的一大类别,辅音种类繁多, 特征各异,而且多具离散性。在辅音的研 究中要按类别分为不同的系列,实验的程 序方法和测算的指标也各有不同。
• 辅音格局的研究是语音格局研究的重要内 容。元音、声调在声学表现上往往具有较 长的时长,其本身的声学特征容易考察分 析,而辅音则略显复杂。
是一个绝对参量,它与发音时用力的程度、录音时的不同 增益等都有关系。只有在这些外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 音强才具有可比性。
因此,在本文的擦音空间分析中我们只取谱重心和分散程 度这两个相对不容易变化的参量为考察对象,只对由谱重心
和分散程度构成的二维空间进行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关于擦音研究的综述
• 对擦音进行声学方面的调查是一项有意义的课题, 尽管擦音性质非常复杂,不像元音、塞音相对简 单,他们的声学特征是含时长变量的连续体,而 不是冲直条。
• 关于英语和其他一些语种擦音研究的文献已有很 多,但是关于汉语擦音研究的相对较少。此外, 早期的擦音研究偏重于单音节中的声学特征与音 渡现象(Fant,1960; Fant,1977;Stevens,1960; Stevens,1987;Shoup,1976;Ladefoged&Wu,1984; 吴宗济,1988等等)。
关于擦音研究的综述
•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强频集中区及其 过渡被认为是擦音的全部特征。因此,对 擦音的研究多重于这两方面的考察。
• 但是,由于擦音本身的复杂性,其中可能 还包含其它重要的因素,比如音节内部辅 音可能有的各种协同发音作用等等,吴宗 济先生在《普通话清擦音协同发音的声学 模式》一文中曾经提到过这种说法。
本文所用的声学参量——谱重心、分散度
• 1)谱重心:所有临界带内最强频率的集中区域;
• 2)分散程度:该时间点上能量在整个频率范围内 的分散情况。
• (一般地说,擦音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强频集中区的不同分布状况 上,包括强频集中区的位置高低及强频集中区的分散程度。)
• 为什么不用Svantesson(1986)平均强度级这个声学参量? 不同的擦音在音强上是有差别的,但是音强也不
研究擦音(格局)的原因和意义:
• 首先是辅音的种类很多,其下位类别包括塞音(sto
p)、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等。这 些辅音不管是在发音特征上,还是声学表现上都很不相 同,要进行整体贯通的辅音格局分析是很困难的。
• 其次,很多辅音本身的声学特征不容易提取,例如塞音,
在其所时长有非辅常音短中,,一塞般音都是在数最十能毫体秒现以辅内音。特而点有的的辅一音类虽音, 它然很在时不长容发较 易音长 ,时, 例声但 如道怎擦形样音成提、有取鼻到音完充等全分。的体进闭现行塞其辅,声音塞学格音特局点研格的究局数应的据该分 析在是总体辅的音格格局局观研念究方的法重指导要下内,容按。不擦同音种在类发辅音音的时特气点流, 通分过类别声进道行中考狭察窄。的换摩言擦之,缝就隙是,在也总是体辅的音辅发音格音局特下点进的 重行要不同体的现下,位擦子音格格局局研的究。分)析也是辅音格局研究的重 要部分。冉启斌(2011,当代外语研究 辅音声学 格局研究)
• 结果看到, 1) /s/的谱重心最高,分散程度最小,分布 范围最小; /x/的谱重心最低,分散程度最大,分布范围 最大。 2)普通话 5个清擦音可以分为两类,谱重心高而 分散程度小、分布范围小的一类/s/、//、/./;;谱重心低 而分散程度大、分布范围大的一类 /f/、/x/。 3)擦音某 个时间点上的能量分布情况与该擦音在一段时间上的整体 表现具有一致性。文章分析指出,这种一致性与擦音的发 音生理具有密切关系。
汉语擦音的实验分析
擦音概说
• 定义:擦音是声道中有阻碍但没有完全闭 塞,气流从缝隙中摩擦发出的辅音。
• 擦音不是每一种语言都出现的音类,它不 如爆发音普遍。擦音最常见的部位是舌尖。 现代汉语方言擦音丰富,每一种方言都至 少包括一个舌尖擦音/s/。
• 汉语方言中擦音最少的为两个(厦门话), 最多的为8个(青岛话,上海话)。清擦音 比浊擦音占绝对优势。
蓉(1987)用声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普通话的r声母,指
出声母r在部位和方法上都存在变体,本身在语音性质上
并不是单一的,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不同研究者看法的分歧。
由于r声母不是单纯的擦音,所以本节考察擦音只包括普
通话中的前述5个清擦音。
2、研究任务:
• 本文利用 Svantesson(1986)的方法对普通话 5个清擦音 的声学空间重新进行了分析。由于Svantesson(1986)所 用的发音语料很少,1)得到的结论在更多的语料中是否 仍然如此;2)同时,擦音空间分析的方法在不同擦音的 区分效力上如何;3)以及擦音空间分析的各项参量存在 哪些内在关系,这都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考察。
3、研究方法——Svantesson(1986)的方法
• 辅音中的擦音具有较长的时长,和短暂的爆发音相比, 擦音的频谱能够相对容易地考察到。利用不同擦音的频 谱特性,分析得到相关数据,可以做出擦音的声学空间 图。
• Svantesson(1986)对汉语普通话中的六个擦音声母 (包括 r声母)和六个塞擦音声母进行了研究。 Svantesson研究的方法是通过临界带谱计算出各个声母 的频谱重心(center of gravity),在频率轴上能量 的分散程度(dispersion)参数,以及不同声母的平均 强度级(mean intensity level)。以上述三个参量中 的任意两个参量作为二维坐标,便可以形成一个擦音空 间。不同擦音由于其参量的不同在二维坐标中就有了一 定的位置。
汉语普通话清擦音的声学空间分析
冉启斌
(2008,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
一、前言
• 1、研究对象:汉语普通话清擦音
• 普通话声母当中清擦音共有5个,是12345
、/f/、
/x/。声母r的语音性质,研究者们曾有各种不同看法,有
人认为是浊擦音,也有人认为是浊通音、闪音,还有人认
为是半元音、元音等(焦立为等2004:262)。石锋、廖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