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观千剑而后识器
——学习二期课改《中学化学课程标 准》的体会与思考
静安教育学院
张彩英
新课程的背景
全球视野 历史视野 发展视野
20世纪教育理论三大主潮
道德理想主义(道德理想第一) 实践理性
教育
科学主义(知识第一) 理论理性
人文主义(人格第一) 精神情操
20世纪课程理论三大流派
社会中心
课程
化学教材的主要特点 ——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基本科学素养
一个统领 – 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统领 三条主线 – 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究 方法和学习策略 – 反映化学与个人、社会、环境以及其他 科学技术的广泛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 的STS内容
从完成活动的方式来划分 (1) 实验类活动 (2) 调查类活动
几点建议
切实转变教学方法:加强备课组活动,注重 资料积累
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实际
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实验仪器配套,
开放实验室
重视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文献研究、社会调查、作品试制 评价的多元化
课程改革的推进历程
1997年上海市教委拟订的《进入21世纪的中
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1997~2010)》
1998年起各学科教育教学行动纲领出台
1999年1月,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
动计划》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的会议,作 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
尊重师生个性,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主要活动方式:
实验类主要活动方式: 实验探究 观察 推断 调查类主要活动方式:调查 收集 查阅 (查找) 参观(观看) 交流类主要活动方式:交流 讨论 辩论
从活动的内容来划分
(1) 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活动。
(2) 应用化学知识的活动。
(3) STS 方面的活动。
科学中心
儿童中心
20世纪化学课程三大流派
社会课程
化学 课程 知识课程 能力课程
新课程体系的亮点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 “三种功能型课程”的课程结构 “三维度目标”的课程标准 “合分一体”的课程形式 “主题单元式”的教材模式 凸现“研究性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多元”的课程评价
化学教育的主要任务
基本任务——提高科学素养 核心任务——加强德育 重点任务——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人类的天性:好奇;创造、探索、幻想; 预见未来;抗拒变革 教育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继承性教育,培养继承的人;
第二层次,发展性教育,培养会思考的人;
第三层次,创造性教育,培养勇于探索的人
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 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利于推进化学学科的教学改革,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 性地发展。
加强校本教研
思维方法的培养 分析与综合思维 归纳与演绎思维 类比与假设思维 创造性思维
研究学习策略的形成
指导记录有效笔记
提高有效记忆效果
指导学会化学阅读
指导进行总结归纳
提高实验能力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实验的作用
精心设计课堂演示实验 开发拓展实验开发家庭小实验
命题研究
中考的考纲与新课程标准的关联性 中考关注的热点问题 ………
化学组实验推行的抓手
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
青年教师的成长
空气的成分
——探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方 法
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 倪华英
课程标准学习要求
学习内容 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气和 氮气)及它们的体积分数 活动建议 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它们的体积分数; 2)理解氧气是一种活泼的气体,学会运用氧气的化学 性质探究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拉瓦锡实验,知道实验原理,启发学生提 出问题,注意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2)通过原料与装置的选择,实验成败分析等让学生感 受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气含量测定探究实验,让学生初步领悟实事 求是、严谨踏实、与人合作、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主要流程
情景创设 引入主题
原料的分析选择
装置的分析与选择
实验成败分析、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的改进。
拉瓦锡实验装置
模仿装置
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分析与综合思维 归纳与演绎思维
类比与假设思维
创造性思维
太阳光
红磷 水 · · · · · · · · ·
操千曲而后晓声,
初三化学新教材的理念
关注生活实践 关注学生个性养成 尊重教师的创造性 注重学科间整合
新教材特点
控制内容总量,适当降低知识难度 更新教学内容,引进现代信息
强调学科间联系,促进课程优化整合
重视实验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新
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活动
版式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因人入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大校长与耶鲁校长的一次对话 2004.1.4
校 长 学生最前的三大任务 教师最前的三大任务
北 大
耶 鲁
1.做学问 2.做人(人格) 3.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1.质疑 2.学习(读书) 3.独立思考
1.传授知识 2.培养人格 3.培养能力 1.交流(沟通) 2.激励 3.让学生独立思考
耶鲁:其实我们的目标都一样,但是,他强调 的是目标,我强调的是过程。
1998年确立附校实验基地 小学语文、小学牛津英语、初中语文等 学科开展实验研究 2002年上海市新教材全面试点 2003年育才初级在八年级理科班探索实 践 2004年育才初级初三年级全面使用化学 新教材 2005年全区高中整体推进
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历史背景 。
“改”不是目的,而是明确目的之后的结果。
行动的目标一定要明确!明确的目标来源于
思考和判断!
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
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之间的矛 盾,这在基础教育阶段尤为突出
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关系之间的矛盾
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之间的矛盾
育才初级化学教研组的实践回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