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法总结加分析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法总结加分析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法总结加分析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平移法:常见三种平移方法:直接平移:中位线平移(尤其是图中出现了中点):补形平移法:“补形法”是立体几何中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补形,可将问题转化为易于研究的几何体来处理,利用“补形法”找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直接平移法1.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D =BC =2,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EF =3,求AD 、BC所成角的大小.解:设BD 的中点G ,连接FG ,EG 。

在△EFG 中 EF =3FG =EG =1∴∠EGF=120° ∴AD 与BC 成60°的角。

2.正∆ABC 的边长为a ,S 为∆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SA =SB =SC =a ,E ,F 分别是SC和A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SA 和EF 所成角.答案:45°3.S 是正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如图SA =SB =SC ,且∠ASB =∠BSC =∠CSA =2π,M 、N 分别是AB 和S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SM 与B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证明:连结CM ,设Q 为CM 的中点,连结QN 则QN∥SM∴∠QNB 是SM 与BN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ABC DA 1B 1C 1D 1EF连结BQ ,设SC =a ,在△BQN 中BN =a 25 NQ =21SM =42a BQ =a 414∴COS∠QNB=5102222=⋅-+NQ BN BQ NQ BN4.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CA=90°,M 、N 分别是A 1B 1和A 1C 1的中点,若BC =CA =CC 1,求BM 与AN 所成的角.解:连接MN ,作NG∥BM 交BC 于G ,连接AG ,易证∠GNA 就是BM 与AN 所成的角.设:BC =CA =CC 1=2,则AG =AN =5,GN =BM =6,cos∠GNA=1030562556=⨯⨯-+。

5.如图,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F 分别是1BB 、CD 的中点.求AE 与F D 1所成的角。

证明:取AB 中点G ,连结A 1G ,FG ,因为F 是CD 的中点,所以GF ∥AD ,又A 1D 1∥AD ,所以GF ∥A 1D 1,故四边形GFD 1A 1是平行四边形,A 1G∥D 1F 。

设A 1G 与AE 相交于H ,则∠A 1HA 是AE 与D 1F 所成的角。

因为E 是BB 1的中点,所以Rt△A 1AG≌△ABE, ∠GA 1A=∠GAH,从而∠A 1HA=90°,即直线AE 与D 1F 所成的角为直角。

6.如图1—28的正方体中,E 是A′D′的中点(1)图中哪些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BA′成异面直线?(2)求直线BA′和CC′所成的角的大小;(3)求直线AE 和C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4)求直线AE 和BA′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解:(1)∵ A??平面BC′,又点B 和直线CC′都在平面BC′内,且B?CC′,∴ 直线BA′与CC′是异面直线 同理,正方体12条棱中的C′D′、DD′、DC 、AD 、B′C′所在的直线都和直线BA′成异面直线(2)∵ CC′∥BB′,∴ BA′和BB′所成的锐角就是BA′和CC′所成的角∵ ∠A′BB′=45° ∴ BA′和CC′所成的角是45°(3)∵ AA′∥BB′∥CC′,故AE 和AA′所成的锐角∠A′AE 是AE 和CC′所成的角在Rt△AA′E 中,tan∠A′AE=A E AA ''=21,所以AE 和CC′所成角的正切值是21B?(图1-28)A?ABC?D?C D F E(4)取B′C′的中点F ,连EF 、BF ,则有EF =∥A?B?=∥AB,∴ ABFE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BF =∥AE, 即BF∥AE 且BF=AE.∴ BF 与BA′所成的锐角∠A′BF 就是AE 和BA′所成的角设正方体各棱长为2,连A′F,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F 的各边长分别为A′B=22,A′F=BF =5,由余弦定理得:cos∠A′BF=5105222)5()5()22(222=⨯⨯-+7. 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若AB=BC=3,AA 1=4,求异面直线B 1D 与BC 1所成角的大小。

解法一:如图④,过B 1点作B 1E∥BC 1交CB 的延长线于E 点。

则∠DB 1E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B 1与BC 1所成角,连结DE 交AB 于M ,5cos ∠DB 1734 ∴∠DB 1E=cos arc 734解法二:如图⑤,在平面D 1DBB 1中过B 点作BE∥DB 1交D 1B 1的延长线于E ,则∠C 1BE 就是异面直线DB 1与BC 1所成的角,连结C 1E ,在△B 1C 1E 中,∠C 1B 1E=135°,C 15cos ∠C 17341BE=cos arc 734练习:8. 如图,PA ⊥矩形ABCD ,已知PA=AB=8,BC=10,求AD 与PC 所成角的余切值为。

9. 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若棱B B 1=BC=1,AB=3,求D B 和A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中位线平移法:构造三角形找中位线,然后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平面问题,解三角形求之。

解法一:如图①连结B 1C 交BC 1于0,过0点作OE∥DB 1,则∠BOE 为所求的异面直线DB 1与BC 1所成的角。

连结EB ,由已知有B 1D=34,BC 1=5,BE=352,∴cos ∠BOE=734170∴∠BOE=cosarc 734解法二:如图②,连DB 、AC 交于O 点,过O 点作OE∥DB 1,过E 点作EF∥C 1B ,则∠OEF或其补角就是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过O 点作OM∥DC,连结MF 、OF 。

则OF=73,cos ∠OEF=734170,∴异面直线B 1D 与BC 1所成的角为cos arc 734170。

解法三:如图③,连结D 1B 交DB 1于O ,连结D 1A ,则四边形ABC 1D 1为平行四边形。

在平行四边形ABC 1D 1中过点O 作EF∥BC 1交AB 、D 1C 1于E 、F ,则∠DOF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B 1与BC 1所成的角。

在△ADF 中DF=35,cos ∠DOF=734,∴∠DOF=cosarc 734170。

课堂练习10. 在正四面体ABCD 中,已知E 是棱B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E 和BD 所成角的余弦值。

补形平移法:在已知图形外补作一个相同的几何体,以例于找出平行线。

解法一:如图⑥,以四边形ABCD 为上底补接一个高为4的长方体ABCD-A 2B 2C 2D 2,连结D 2B ,则DB 1∥D 2B ,∴∠C 1BD 2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B 1与BC 1所成的角,连C 1D 2,则△C 1D 2C 2为Rt△,cos ∠C 1BD 2=-734170,∴异面直线DB 1与BC 1所成的角是cosarc 734170。

课堂练习:11. 求异面直线A 1C 1与BD 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面BC 1上补上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将A 1C 1平移到BE ,则∠D 1BE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A 1C 1与BD 1所成的角,在△BD 1E 中,BD 1=3,?二、利用模型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模型1 引理:已知平面α的一条斜线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1,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b 与斜线a 所成的角为θ,与它的射影a′所成的角为θ2。

求证:cosθ= cosθ1·cosθ2。

在平面?的斜线a 上取一点P ,过点P 分别作直线c 、b 的垂线PO 、PB ,垂足为O 、B连接OB ,则OB⊥b.在直角△AOP 中,APAO=1cos θ. 在直角△ABC 中,AOAB=2cos θ. 在直角△ABP 中,APAB=θcos . 所以 θθθcos cos cos 21==⋅=APABAO AB AP AO 所以θθθcos cos cos 21=证明:设PA 是α的斜线,OA 是PA 在α上的射影,OB//b ,如图所示。

则∠PAO=θ1,∠PAB=θ,∠OAB=θ2,过点O 在平面α内作OB⊥AB,垂足为B ,连结PB 。

可知PB⊥AB。

所以cosθ1=PA OA , cosθ=PA AB ,cosθ2=OAAB。

所以cosθ= cosθ1·cosθ2。

利用这个模型来求两条异面直线a 和b 所成的角,即引理中的角θ。

需:过a 的一个平面α,以及该平面的一条斜线b 以及b 在α内的射影。

12. 如图,MA⊥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且MA=AB=a ,试求异面直线MB 与AC 所成的角。

解:由图可知,直线MB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为AB ,直线M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45°,直线AC 与直线MB 的射影AB 所成的角为45°,所以直线AC 与直MB 所成的角为θ,满足cosθ=cos45°· cos45°=21,所以直线AC 与MB 所成的角为60°。

13. 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D )(A )34 (B )54 (C )74 (D) 34解:设BC 的中点为D ,连结1A D ,AD ,易知1A AB θ=∠即为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由三角余弦定理,易知113co c s 4os cos AD AD A AD DAB A A AB θ=∠∠⋅=⋅=.故选D BCB C A 11D14. 如图,在立体图形P-ABCD 中,底面ABCD 是一个直角梯形,∠BAD=90°,AD//BC ,AB=BC=a ,AD=2a ,且PA⊥底面ABCD ,PD 与底面成30°角,AE⊥PD 于D 。

求异面直线AE 与CD 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过E 作AD 的平行线EF 交AD 于F ,由PA⊥底面ABCD 可知,直线AE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为AF ,直线AE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DAE,其大小为60°,射影AF 与直线CD 所成的角为∠CDA,其大小为45°,所以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θ满足cosθ=cos60°· cos45°=42,所以其大小为arccos 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