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季学期运筹学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分,共 5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整数规划要靠( )为之提供其松弛问题的最优解。
A. 0-1规划B. 动态规划C. 动态规划D. 线性规划2. 运筹学的应用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保证其( )能快速准确得到结果A. 建模B. 计算C. 分析D. 反馈3. 隐枚举法是省去若干目标函数不占优势的( )的一种检验过程。
A. 基本可行解B. 最优解C. 基本解D. 可行解4. 对偶问题与原问题研究出自( )目的。
A. 不同B. 相似C. 相反D. 同一5. 敏感性分析假定( )不变,分析参数的波动对最优解有什么影响。
A. 可行基B. 基本基C. 非可行基D. 最优基6. 从系统工程或管理信息预测决辅助系统的角度来看,管理科学与( )就其功能而言是等同或近似的。
A. 统计学B. 计算机辅助科学C. 运筹学D. 人工智能科学7. 闭回路的特点不包括( )。
A. 每个顶点都是直角B. 每行或每列有且仅有两个顶点C. 每个顶点的连线都是水平的或是垂直的D. 起点终点可以不同8. 运输问题分布m*n矩阵表的横向约束为( )。
A. 供给约束B. 需求约束C.以上两者都有可能D. 超额约束9. 动态规划综合了( )和“最优化原理”。
A. 一次决策方法B. 二次决策方法C. 系统决策方法D. 分级决策方法10. 线性规划问题不包括( )。
A. 资源优化配置B. 复杂系统结构性调整C. 混沌系统分析D. 宏、微观经济系统优化11. 当资源价格小于影子价格时,应该( )该资源。
A. 买入B. 卖出C. 保持现状D. 借贷出12. 破圈法直至图中( )时终止。
A. 只有2个圈B. 最多1个圈C. 没有圈D. 只有1个圈13. 分枝定界法将原可行解区域分解成( )。
A. 2个搜索子域B. 3个搜索子域C. 2个及以上的搜索子域D. 3个及以上的搜索子域14. 一个无环、但允许多重边的图称为( )。
A. 简单图B. 复杂图C. 复图D. 多重图15. 运筹学把( )当成一个有机整体看待。
A. 决策变量B. 目标函数C. 研究对象D. 研究环境16. 两点之间不带箭头的联线称为( )A. 边B. 弧C. 链D. 路17. 线性规划标准形式的目标函数为( )。
A. 极大化类型B. 极小化类型C. 区间值类型18. 分阶段隐枚举法从上个阶段的始发点寻找( )。
A. 任意点B. 最近点C. 紧邻点D. 较远点19. 纯整数规划的决策变量( )。
A. 均为整数B. 均为非负整数C. 部分为非负整数D. 为0和120. 线性规划要使目标函数达到( )。
A. 特定值B. 特定区间C. 极值D. 无限21. 运筹学是为领导者对其控制下的( )采取最优策略而提供定量根据的科学方法。
A. 系统规律B. 事物活动C. 人员设施D. 对象集合22. 有向图不含有( )。
A. 始点B. 节点C. 序点D. 终点23. 机会成本可同时满足( )用途。
A. 1种B. 1种以上C. 2种D. 无限种24. 原问题中约束条件的变量系数等于对偶问题中的( )。
A. 约束条件的变量系数B. 约束条件常量C. 目标函数的常量系数D. 目标函数的变量系数25. 令非基变量组为零向量的解称为( )。
A. 可行解B. 最优解C. 基本解D. 理想解26. 运筹学是( )的理论基础之一。
A. 管理学B. 系统工程C. 数据分析D. 人工智能27. 动态规划将复杂问题变成多个( )的静态问题。
A. 单阶段B. 2阶段C. 少于3阶段D. 比原阶段数少很多28. 整数规划要靠线性规划为之提供其靠( )的最优解。
A. 对偶问题B. 逆问题C. 松弛问题D. 标准型问题29. 匈牙利算法进行调整时,直线交叉处的元素( )。
A. 加上直线覆盖元素的最小值B. 减去直线交叉处元素的最小值C. 加上没有被直线覆盖到的元素的最小值D. 加上直线交叉处元素的最小值30. 设计好的复杂问题的状态应具备( )特点。
A. 必须可知B. 个数不宜过多C. 能传递一定信息D. 满足马尔柯夫性31. 线性规划问题的特点是( )。
A. 变量数无约束B. 1个及以上的线性目标函数C. 线性约束均为等式D. 约束条件限制为实际的资源投入量32. 运筹学有针对性地表述( )的基本特征。
A. 研究模型B. 系统规律C. 决策变量D. 研究对象33. 解是线性规划的基本解但不满足约束条件,则该问题一定不会( )。
A. 无解B. 无可行基解C. 存在至少一个解D. 无最优可行基解34. 线性规划的可行解域是个( )。
A. 不规则集B. 矩形集C. 凹集D. 凸集35. 一个树的节点数>=2,则其( )。
A. 至少有一个悬挂点B. 至少有2个悬挂点C. 最多有1个悬挂点D. 最多有2个悬挂点36. 原问题的某一变量约束为紧约束,对偶问题的对应约束条件为( )。
A. 一定为松约束B. 可能为紧约束C. 可能为松约束D.可能为松或紧约束37. 破圈法最终得到( )。
A. 简单树B. 基础树C. 初等树D. 支撑树38. 分枝定界法最多增加与原问题决策变量个数( )的约束式。
A. 少一个B. 多一个C. 相同D. 以上都可能39. 对偶问题与原问题研究的研究角度( )。
A. 一样 B. 近似 C. 不同 D. 没有可比性40. 二战中关于运筹学内容方面的类似研究称为( )。
A. Organization ResearchB. Order ResearchC. Operations ResearchD. Optimization Research41. 避圈法从图中取出的边数一定是( )。
A. 边数-2B. 点数-2C. 边数-1D. 点数-142. 运筹学是为领导者对其控制下的事物活动采取最优策略而提供( )的科学方法。
A. 定性根据B. 定量根据C. 科学根据D. 决策根据43. 一个图是树的( )是其为一个连通图,并且边数=节点数-1。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一般条件44. 一对对偶问题有最优解的充要条件是( )。
A. 原问题有可行解B. 对偶问题有可行解C. 两个都有可可行解D. 任意一个有可行解45. 资源数小于任务数的目标最大化分派问题需要( )。
A. 增加资源数至等于任务数,并赋任意值B. 增加资源数至等于任务数,并赋0值C. 增加资源数至等于任务数,并赋M(无限大)值D. 可以直接求解46.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数学家康托罗维奇研究了( ),即最早的线性规划模型。
A. 生产计划问题B. 运输问题C. 设备更新问题D. 下料问题47. 动态规划中,关于状态,不正确的叙述是( )。
A. 有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B. 前段终止状态是后段的初始状态C. 是一种纽带D. 把前子系统动态决策结果传递给下一阶段48. 一对对偶问题的解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 ( )。
A. 都有最优解B. 都没有可行解C. 一个有可行解且没有界最优解,另一个没有可行解D. 一个有可行解,另一个必然有可行解49. 若原问题有可行解,对偶问题无可行解,根据敏感性分析准则应该( )。
A. 现有解仍为最优解B. 用单纯形法求新的最优解C. 用对偶单纯形法求新的最优解D. 引入人工变量用单纯形法求新的最优解50. 决策变量表示一种( )。
A. 现象B. 规律C. 活动D. 事物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00分,共 50 题,每小题 2 分)1. D2. D3. A4. D5. D6. C7. D8. A9. D 10. C 11. B 12. C 13. A14. D 15. C 16. A 17. A 18. C 19. B 20. C 21. B 22. C 23. A 24. A 25.C 26. B 27. A 28. C 29. C 30. C 31.D 32. D 33. C 34. D 35. B 36. D37. D 38. C 39. C 40. C 41. D 42. B 43. C 44. C 45. C 46. B 47. D 48.D 49. B 50.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