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
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
因其骨质发生废用性疏松及断端骨缺损的 因素,应使用锁定接骨板螺钉以达到坚强 固定的目的,同时应根据情况进行断端植 骨以促进骨折愈合。
术后处理
螺钉固定术后一般需石膏或支具制动6周, 根据复查X片情况决定何时下地。
锁定钢板固定,如术中觉固定坚强,术后 不需制动,可以佩戴支具早期下地。
讨论
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应根据骨 折情况和患者本人的需求, 选用最合适的固定方式。
操作要点: 板钉直径以2.0 mm为宜,远近端 至少保证2枚螺钉。
术中内固定失败的补救措施
螺钉拧入后后骨块爆裂 骨质疏松导致螺钉松动,固定不牢
改行微型锁定钢板螺钉 改行骑缝钉固定 结合张力带钢丝 结合缝线固定 辅以克氏针固定
骨折不愈合的处理
如骨折超过2个月,因断端分离及骨吸收而 出现不愈合
操作要点:操作要在透视 监视下进行,且导针一定 要从尖端打入,且在第四、 五跖骨间连接以远穿出对 侧骨皮质,这样生物力学 强度最佳。
内固定选择
可吸收钉固定:适合骨质好、骨块较大的患者,避 免二次手术是其优势,但其固定强度较金属螺钉差, 骨质疏松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螺钉松动或脱出。
操作要点:直径以2.7 mm螺钉为宜,且钉头要 做埋头处理以免刺激皮肤, 且在第四、五跖骨间连接 以远穿出对侧骨皮质,这 样生物力学强度最佳。
术前应考虑到术中可能出现 的困难如骨块爆裂等提前做 好器械准备。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内固定方式
克氏针固定 可吸收钉固定 空心钉固定 锁定接骨板固定 骑缝钉固定
内固定选择
克氏针固定:传统的固定方式,单纯克氏针固定 操作简单,但无断端加压且固定不牢靠。
内固定选择
经皮空心钉固定:适合于骨折块较大,移位较少, 骨质好的患者。具有微创损伤小、不干扰局部的 血运、固定牢靠、恢复快等优点。
Kakkar对弹力绷带下完全负重、膝下短腿石 膏、穿步行靴完全负重3种保守治疗方法进 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弹 力绷带方法只需至多一次随访,而后两种平 均需要3次随访,故认为第一种方法更经济。
手术适应症
骨折移位超过2 mm 累及第五跖骨远端骰骨关节
面超过30%,
否则易致骨折不愈合或者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
Jones骨折,因血运原因容易发生不愈合; III区骨折是跖骨干部的疲劳骨折,多见于运
动员。
第五跖骨Ⅰ区骨折分型
Ekrol并把第五跖骨Ⅰ区骨 折按部位从近而远又分为 3个类型:
1型是粗隆尖部骨折; 2型是从第五跖骨基底到
第五跖骨-骰骨关节面的 斜形骨折; 3型是通到第四跖骨关节 面的横行骨折。
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的 治疗选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徐海林
受伤机制
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是急诊最常见的 足部骨折之一
其受伤机制多由踝关节内翻暴力所致,常 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伴随出现
跖腱膜的外侧束所致 - 明显移位的几率小 腓骨短肌腱引起 - 其移位的几率较大
跖骨近端骨折分型
Dameron等把跖骨近端骨折分为3区 Ⅰ区骨折是跖骨粗隆部撕脱骨折; Ⅱ区骨折是干骺端与骨干连接部骨折,又称
内固定选择
骑缝钉固定:固定强度可靠,且操作方便,有效 避免了螺钉操作时骨折块爆裂的风险,其弊端是1. 没有骨块间加压作用,适合小骨块;2.不锈钢材质 需二期取出。
操作要点:先以克氏 针临时固定后再行骑 缝钉固定,根据情况 采用1~2枚,避免针 穿入关节面。
内固定选择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固定:固定坚强,术后可 以佩戴前足减压支具早期活动 ,适用于骨块 较大,要求较高的患者。弊端是费用较高, 需二次取出。
保守治疗
由于足底腱膜的稳定作用,该类型骨折 一般移位甚少且较稳定,保守治疗即可 取得满意的效果。
弹力绷带下完全负重、膝下短腿石膏、 穿步行靴完全负重
保守治疗方法比较
Shahid对短腿石膏固定和步行靴这两种保守 治疗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示两者治疗 结果无明显差异,但两者恢复工作的时间分 别为平均39天和3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