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

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


闭合髓内螺钉固定
入钉点选择
Benjamin C. Taylor,Jeffrey Backes,et al.Intramedullary Stabilization of Proximal Fifth MetatarsalFractures: The Canal-finder Method. Tech Orthop 2014;29: 234–235.
操作要点:
操作要在透视监视下 进行,且导针一定要 从尖端打入,且在第 四、五跖骨间连接以 远穿出对侧骨皮质, 这样生物力学强度最 佳。
• 可吸收钉固定:适合骨质好、骨块较大的患 者,无明显应力遮挡、避免二次手术是其优 势,但其固定强度较金属螺钉差,骨质疏松 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螺钉松动或脱出。
操作要点: 直径以2.7 mm螺钉为宜,钉头 要做埋头处理以免刺激皮肤, 且在第四、五跖骨间连接以远 穿出对侧骨皮质,这样生物力 学强度最佳。
受伤机制
受伤机制主要是前足的内翻和 ( 或) 内收暴力时 的肌腱牵拉,常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伴随出 现,也可伴发于外踝尖部撕脱骨折。 • ①跖腱膜的外侧束所致 - 明显移位的几率小 • ②腓骨短肌腱引起 - 其移位的几率较大
骨折分型
Lawrence 根据骨折部位分为3区(常用) • Ⅰ区骨折是跖骨粗隆部撕脱骨折,发生率最高 • Ⅱ区骨折是干骺端与骨干连接部骨折,Jones骨折
• 血供特点:由于基底部血供主要来自关节囊进入 的干骺端血管和来自跖骨干内侧中部进入的滋养 血管。此区是一相对缺血部位,骨折后愈合较慢。
新的分型方法
治疗选择:
保守

or
手术
• 过去,1区、2区骨折可以采取保守治疗,3 区有症状的应力性骨折、骨不连应积极手 术治疗。 • 目前,非移位的1区、2区骨折保守治疗效 果良好,对于移位的1区、2区骨折,手术 治疗要优于保守治疗。
• 微型钩钢板固定
Choi JH, Lee KT, Lee YK,et al.Surgical results of zones I and II fifth metatarsal base fractures using hook plates.Orthopedics. 2013 Jan;36(1):e71-4.
典型图片
Jones 骨折
• 多由间接暴力引起的撕脱骨 折。 • 定义:发生于第 4/5 跖骨间 关节面而不是骰骨-第5跖骨 关节面。
骨折分型
Torg 等根据影像学检查和愈合潜力: • Ⅰ型:骨折线窄且清晰,没有髓内硬化现象(急 性骨折或应力性骨折的早期); • Ⅱ型:骨折线增宽,骨折线周围有骨吸收且有髓 内硬化的迹象(骨折延迟愈合); • Ⅲ型:骨折线很宽,骨折处的骨髓腔彻底被硬化 骨封闭(骨折不愈合)。
保守治疗
外固定方法: • 非负重短腿石膏 6W • 支具固定 • 步行靴固定
手术适应症
• 骨折移位超过2 mm • 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 大运动量运动员
内固定选择
• 克氏针/张力带 • 螺钉 • 钢板
• 克氏针固定:传统的固定方式,单纯克氏针 固定操作简单,但无断端加压且固定不牢靠。
• 经皮空心钉固定:适合于骨折块较大,移 位较少,骨质好的患者。具有微创损伤小、 不干扰局部的血运、固定牢靠、恢复快等 优点。
• Ⅲ区骨折是跖骨干部的疲劳骨折,多见于运动员
第5跖骨Ⅰ区骨折分型
Ekrol等把第五跖骨Ⅰ区骨折按部 位从近而远又分为3个类型: • 1型是粗隆尖部骨折 • 2型是从第五跖骨基底到第五跖 骨-骰骨关节面的斜形骨折 • 3型是通到第四跖骨关节面的横 行骨折。
Ekrol I,Court-Brown CM. Fractures of the base of the 5th metatar-sal. The Foot,2004,14 ( 2) ∶ 96 - 98.
1.5 cm
术后处理
• 螺钉固定术后一般需石膏或支具制动6周, 根据复查X片情况决定何时下地。
并发症:
• • • • • 神经损伤 腓肠神经背外侧支 感染 再骨折 骨折不愈合 内固定刺激
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
流行病学特点
• 跖骨骨折是足部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其中, 约 70% 涉及第五跖骨,而第五跖骨骨折的 病例中约 80% 发生于基底部。
解剖特点
第 5 跖骨位于足的最外侧,是外侧纵弓及 足横弓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度大。
① 第三腓骨肌腱,止于跖骨干部; ② 腓骨短肌腱,止于跖骨粗隆部; ③ 跖腱膜的外侧束止于跖骨尖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