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开放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2011-2015)
一、建设基础
(一)产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虽然从计算机研制成功,到80年代初期,计算机网络仍然被认为是一种昂贵而奢侈的技术。
一直到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网络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和计算机技术本身一样精彩纷呈,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明细,除了网络管理员、网页编程人员、网站维护人员等传统的工作岗位,更是涌现了大量的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新兴岗位,如网络营销、网站搜索优化、电子商务网站美工等,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专业建设基础
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设置课程如下:计算机应用
基础、网络技术基础、Dreamweaver网页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微机系统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搭建与维护、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Linux网络操作系统、Php动态网站制作、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网络安全基础、视频采集与制作等及上述课程相应的实践课程和实训。
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师资强大,有2名高级教师,3名中级教师,多名教师有企业实战经验,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我校教师师资梯队明显,以“帮、传、教”的方式培育新人,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我校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希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专业培养方面,重视基础理论科目的学习,也注重培养学生操作科目的实际动手能力,学校建设了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室,让同学们能够上机操作,提高实战能力。
二、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人才需求预测和职业岗位要求我们确立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目标,并逐步实施。
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思想先进、工学结合密切、办学条件优越、实验实训设施一流、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且素质优良、人才培养质量一流、行业特色鲜明、IT行业广泛认可的优秀中职
专业。
使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深圳市中等职业学校中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带动计算机专业群的共同发展,推动我市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与企业一起,建立起以市场需求和真实项目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授课计划,每学年由教师带队到企业上课并实习。
实训内容来自企业的真实实践项目。
通过校企合作,不但可以充分丰富已有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内涵,大幅度提高了岗前实训的质量与水平,也初步探索出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为学生高质量地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措施
1、实施“校企结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关键是把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计划制订的过程中,要求专业在每门课程中都要贯穿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把各个教学单元分解为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训教学等环节,并填写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表,从而真正解决“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的问题。
推行“双师制”授课制度,
即将一门课程拆解成若干单元,有些单元由学校教师讲,有些单元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讲授,保证教学效果。
针对不同教学阶段,研究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及管理制度,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2、开发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遵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办学理念,按照“根据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需要设课”的原则,根据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参照相关的职业岗位标准,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
形成统一的同基础平台、模块化的专方向课程、岗前实训和顶岗实习培养的课程体系。
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课堂与基地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3、建设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与锐捷、华为3com等IT企业合作,由学校提供场地与管理,企业提供师资与技术,完善扩建已有的“锐捷网络实训室”、“网络编程实训室”和“硬件实训室”。
这3个实训室可进行网络信息技术、网站建设和计算机硬件技术相关项目的全真训练,为仿真性实训室。
该基地按照现代IT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具有全程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专业特色鲜明,组织功能完善,融人才培养、生产与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功能于一体。
建设1到2个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长期接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满足学生的能力及素质培训需要。
4、建设具有“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学历提高、专业进修、研修、企业挂职(或轮岗)锻炼等形式,建设一支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双师结构”的优秀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
5、课程建设
按“工学交替、项目导向、案例驱动”的教学理念,启动《计算机网络搭建与维护》、《Dreamwaver网页制作》核心课程的建设,编写与之配套的“教、学、做”一体化校本课程、整合课程教材;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实训项目。
三、保障措施
(一)资金保障
向深圳市教育局及深圳广播电视大学申请资金,保障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完善和扩充已有的校内实训基地。
(二)人才保障
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充实一线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骨干教师,形成学术梯队,全方位推动专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