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已知Cl2+2I=2C1-+I2为验证Fe3+、I2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向B中加入一定量KSCN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关闭活塞a。

Ⅳ.打开活塞b,将C中的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__。

(3)B中通入氯气溶液变黄的离子方程式是;再向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4)C中的溶液滴入D中,振荡、静置,若产生现象,则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有人认为这个实验设计存在缺陷,其理由是___。

(5)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作用是___。

【答案】2H++Cl-+ClO-=Cl2↑+H2O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Cl2+2Fe2+=2Fe3++2Cl- Fe3++3SCN-Fe(SCN)3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色,2I-+2Fe3+=2Fe2++I2。

C的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过量的Cl2或产生的ClO-,也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造成干扰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解析】【分析】向A中的84消毒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该黄绿色气体为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浓)= NaC1+Cl2↑+H2O,生成的氯气与碘单质发生反应,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其化学方程式为:CI2+2KI=2KCl+I2↓;而后氯气将Fe2+氧化成Fe3+,最后Fe3+与I-反应:2Fe3++2I-=I2+2Fe2+。

【详解】(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向A中的84消毒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该黄绿色气体为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浓)= NaC1+Cl2↑+H2O,所以A中离子方程式为:2H++Cl-+ClO-=Cl2↑+H2O;(2)根据装置图中的试剂,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I2+2KI=2KCl+I2↓;(3)B中的溶液变为黄色,B中反应为Cl2将Fe2+氧化成Fe3+,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再向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是:Fe³⁺ + 3SCN⁻ =Fe(SCN)₃ (血红色);(4)将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若产生现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色,则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I2+2Fe2+;但C的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过量的Cl2或产生的ClO-,也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造成干扰,此为实验设计存在缺陷,要验证Fe3+的氧化性强于I2必须排除Cl2的干扰;(5)由于Cl2有毒会污染大气,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作用是:吸收氯气等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2.(1)室温时,在下列物质中:①Na ②Cl2 ③Na2O ④FeCl2溶液⑤NaHCO3 ⑥蔗糖⑦NH3 ⑧NaCl晶体⑨HClO ⑩Fe(OH)2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用序号填写,下同) 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

(2)Na2O2与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向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到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其有效成分是_______;【答案】③⑨③⑤⑧⑥⑦①④ 2Na2O2+2CO2=2Na2CO3+O2 2H++SO42-+Ba2++2OH-=BaSO4↓+2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ClO)2【解析】【分析】(1)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主要包括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发生电离的化合物;能导电的物质有大多数金属单质或存在有自由移动电荷的物质;根据物质特点结合定义解答;(3)向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到中性,除生成水,还应该生成Na2SO4和BaSO4沉淀;(4)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利用氯气和冷的消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

【详解】(1)Na2O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HClO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 Na2O、NaHCO3、NaCl晶体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而导电,都是化合物,都属于强电解质;蔗糖、NH3,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是化合物,都属于非电解质;钠含有自由电子,氯化亚铁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都能导电;故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③;属于酸的是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③⑤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⑦;能导电的是①④;(2)Na 2O 2与CO 2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3)向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到中性,除生成水,还应该生成Na 2SO 4和BaSO 4沉淀,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SO 42-+Ba 2++2OH -=BaSO 4↓+2H 2O ;(4)工业上利用氯气和冷的消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点睛】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非金属氧化物、一些氢化物和一些有机物如蔗糖和酒精等;特别注意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且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也可能导电,如CO 2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生成碳酸的缘故;另外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既要排除单质又要排除混合物。

3.Cl 2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将氯气溶于水能形成氯气﹣氯水体系.完成下列填空:(1)氯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与电子排布式相比,轨道表示式增加了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中__描述.(2)氢、氯、氧三种元素各能形成一种简单阴离子,按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些离子__.(3)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多个含氯元素的平衡关系,请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__.已知HClO 的杀菌能力比ClO ﹣强,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差,可能原因是__(一种原因即可).(4)在氯水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选填编号).a c (HClO )+c (ClO ﹣)=c (H +)﹣c (OH ﹣)b c (H +)=c (ClO ﹣)+c (Cl ﹣)+c (OH ﹣)c c (HClO )<c (Cl ﹣)d c (Cl ﹣)<c (OH ﹣)(5)ClO 2是一种更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工业上可用ClO 2与水中的MnCl 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MnO 2和盐酸,以除去水中Mn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需配平)__.有人认为产物MnO 2和盐酸会继续反应生成氯气,这种认识对吗?__(填“对”或“错”),说明理由__.【答案】3s 23p 5 自旋方向 Cl ﹣、O 2﹣、H ﹣ Cl 2(aq )+H 2O 垐?噲?HClO+H ++Cl ﹣、HClO 垐?噲?H ++ClO ﹣、Cl 2(g )垐?噲?Cl 2(aq ) 夏季温度高,HClO 易分解,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差 bc 2ClO 2+5MnCl 2+6H 2O=5MnO 2+12HCl 错 MnO 2和浓盐酸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解析】【分析】【详解】(1)氯是17号元素,其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53s 3p ,若用轨道表示式来描述,则可以描述其电子的自旋方向;(2)+H 相当于光秃秃的质子,2-O 填满了前两层电子,而-Cl 填满了前三层电子,半径由大到小为-2-+Cl >O >H ;(3)首先氯气存在溶解—挥发平衡,即22Cl (g)Cl (aq)ƒ,其次氯气还能和水发生可逆反应,即22Cl +H O HCl+HClO ƒ,而HClO 是一个弱酸,存在电离平衡+-HClO H +ClO ƒ; 夏季和冬季最大的区别在温度,我们知道HClO 受热易分解,因此杀菌效果变差;(4)a.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OH )+c(Cl )+c(ClO )=c(H ),若要a 项成立除非-c(HClO)=c(Cl ),但是二者不可能相等,a 项错误;b.该项即溶液中存在的质子守恒,b 项正确;c.氯气和水反应得到等量的HCl 和HClO ,HCl 是强酸可以完全电离,因此溶液中-Cl 的量等于生成的HCl 的量,而HClO 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因此剩余的HClO 的浓度将小于-Cl 的浓度,c 项正确;d.氯水呈酸性,因此溶液中的-c(OH )极低(室温下-7<10mol/L ),因此不可能出现--c(OH )>c(Cl )的情况,d 项错误;答案选bc ;(5)2ClO 作氧化剂,2+Mn 作还原剂,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2222ClO +5MnCl +6H O=5MnO +12HCl ,该反应得到的盐酸较稀,且没有加热,因此不太可能被2MnO 继续氧化变成氯气,反应在这一步就停止了。

4.氧化物X 、单质Y 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

已知X 是红棕色气体,能与水反应;Y 是黄绿色气体,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1)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X 与水反应生成NO 和一种酸,该酸的名称为________;(3)Y 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Y 的水溶液具有____(填“漂白”或“酸”)性。

【答案】NO 2 硝酸 漂白【解析】【分析】氧化物X 、单质Y 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

已知X 是红棕色气体,能与水反应;X 为NO 2,Y 是黄绿色气体,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Y 为Cl 2。

【详解】⑴X 的化学式为NO 2;故答案为:NO 2。

⑵X 与水反应生成NO 和一种酸,3NO 2+ H 2O = 2HNO 3 + NO ,该酸的名称为硝酸;故答案为:硝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