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腹泻ppt课件

婴幼儿腹泻ppt课件


肠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 Labile toxin, LT
激活
腺苷酸环化酶
细胞内ATP
cAMP
耐热肠毒素 stable toxin, ST
激活
鸟苷酸环化酶
GTP
cGMP
抑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Na+、Cl-和水,并促进Cl-分泌
肠液中Na+、Cl-和水总量增多,超过结肠吸收限度
大量水样腹泻
肠毒素引起的肠炎发病机制——以产毒性大肠杆菌为例
. 目录
分类
内容
易感因素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治疗
. 目录
1. 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
胃酸分泌低、消化酶量分泌少,酶活性低。婴 儿饮食质和量变化较快。 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 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
. 目录
2. 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
肠道菌群
肠道黏膜上皮 肠道免疫系统
发酵、腐败 肝解毒功能不全
毒素进入血胺循类环
中毒症状
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肠、蠕酸动中增毒强
. 目录
分类
内容
易感因素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治疗
. 目录
按病程分类: • 急性腹泻:连续病程<2 周 • 迁延性腹泻:2周至2个月 • 慢性腹泻:>2个月
根据腹泻的严重程度: 轻型腹泻 重型腹泻: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
唇极干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
泪少
无泪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
治疗
. 目录
肠道内感染
病原经粪—口途径
感染的动物
感染的人
食物
易感人群
.

目录
引起流行性胃肠炎和婴儿腹泻病的病原分布
发达国家
不明原因
轮状病毒
欠发达国家
寄生虫 其他细菌
不明原因
轮状病毒
细菌 星状病毒
腺病毒 杯状病毒
大肠杆菌 星状病毒
腺病毒 杯状病毒
From Kapikian AZ, Chanock RM. Rotaviruses. In: Fields Virology 3rd ed.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Raven; 1996:1659.
低血钙和低血镁
. 目录
脱水
由于呕吐、腹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 液总量尤其细胞外液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
按脱水程度分:轻、中、重度脱水。 由于腹泻时水和电解质二者丢失比例不同,造 成体液渗透压变化,导致不同性质脱水。
按脱水性质分:低渗、等渗、高渗性脱水。
. 目录. 目录源自脱水程度及表现轻度
治疗
. 目录
“渗透性”腹泻: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 渗透活性的物质。 “分泌性”腹泻: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 “渗出性”腹泻: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 “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肠道运动功能异常。 不少腹泻并非由某种单一机制引起,而是在多种机 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 目录
病毒侵入小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并复制
消化道有三个防御系统
. 目录
成熟肠道屏障
不成熟肠道屏障
Sampson H.A.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 111:S540-7
. 目录
3. 正常肠道菌群未建立,肠道菌群失调, 正常肠道菌群可以抵抗致病菌的侵入。
Th1/Th2 Treg cells
IFN-γ
IL-10
. 目录
侵袭性细菌 在肠黏膜侵袭和繁殖
炎症改变 (充血、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渗出和溃疡)
水和电解质不能完全吸收 腹泻
便中WBC, RBC大量增加 严重中毒症状
侵袭性肠炎发病机制
. 目录
食物质、量不当
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而积滞在上消化道 胃酸度下降
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并繁殖 内源性感染 分解食物
有机酸(乳酸、乙酸) 肠腔内渗透压增高
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
WHO/UNICEF.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diarrhea
25%
18%
23%
15%
10% 4% 5%
急性呼吸道感染 腹泻 疟疾 麻疹 艾滋病 围产期疾患 其它
Sources: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3, WHO,Geneva.
失水量
<50ml/kg
(占体重) < 5%
神志精神 精神稍差
略烦躁
皮肤
皮肤略干
弹性稍差
黏膜
唇黏膜略干
前囟眼窝
稍凹
眼泪
有泪
尿量
稍少
末梢循环
正常
中度
重度
50~100ml/kg 100~120ml/kg
5%~10%
>10%
萎靡
极萎靡
烦躁
淡漠、昏睡昏迷
皮肤干燥苍白 皮肤发灰、发花
弹性较差 干燥、弹性极差
唇干燥
. 目录
非感染性因素:
饮食因素:
食物质和量的变化(过早喂淀粉和脂肪食物)。 过敏性腹泻:对牛奶或大豆过敏。 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 低。
气候因素:
冷-肠蠕动增强。 热-消化液、胃酸分泌减少,或口渴饮奶过多引起
消化功能紊乱。
. 目录
分类
内容
易感因素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
目录
分类
内容
易感因素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治疗
. 目录
按病因分: 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非感染性:饮食性、气候性、其他因素。 按病程分:急性:<2周
迁延性:2周至2个月 慢性:>2个月
按病情分:轻:仅有便次、大便性状改变,无脱 水及电解质改变或全身症状。
重:腹泻同时伴有脱水和电解质改变和/ 或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or
TT
IL-4
TGF-β
正常菌群:可以调节肠道 先天的和获得性免疫。
. 目录
4. 婴儿生长发育较快,所需营养物质较 多,胃肠负担较重,易发生消化不良。 5. 人工喂养 比母乳喂养患儿肠炎感染 机会高10倍
牛乳营养成分的破坏。 乳具的消毒。
. 目录
分类
内容
易感因素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黏膜受累,绒毛被破坏
绒毛缩短 微绒毛肿胀,紊乱并脱落 线粒体、内质网膨胀
双糖酶活性下降
载体减少
双糖(乳糖)吸收减少
葡萄糖钠与载体结合 偶联转运吸收障碍
部分乳糖分解为小分子的乳酸
渗透压增加
消化吸收面积减少 营养物质吸收减少
水样腹泻
病毒性肠炎发病机制
.
产毒性大肠杆菌
在小肠上部,通过 菌毛上的粘附因子
附着到小肠黏膜上进行繁殖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
儿科学
. 目录
儿科学 PEDIATRICS
婴幼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 目录
概念: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为特点的儿 科常见病。
年龄:6个月~2岁 <1岁者约占50%。 季节:四季均可发病,病毒性—秋末、春初,
细菌性—夏季,非感染性腹泻 — 各季节。
. 目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