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腹泻课件.ppt

婴幼儿腹泻课件.ppt


加减:热重者加清天河水(205)
3.伤食泻:清补脾经(190)、运内八卦 (197)、揉板门(196)、摩腹(183)、 揉中脘(183)以和胃健脾,消食导滞; 清大肠(194)、揉天枢(184)以清理 积滞;揉龟尾(189)可理肠止泻。
4.补脾经(190)、补大肠(193)以补脾 益气止泻;推三关(204)、摩腹 (183)、揉脐(184)以温中散寒;推 上七节骨(189)、揉龟尾(189)以理 肠止泻;捏脊(188)以补中益气。
3.伤食泻:脘腹胀满,口呼酸气,大便量 多酸臭,腹痛欲泻,泻则痛减,不思饮 食,或伴呕吐,舌苔厚腻或微黄。
4.脾虚泻:久泻不愈,时轻时重,多见食 后作泻,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 怠,舌苔淡薄。若损及肾阳,则泻下频 作,完谷不化,或有脱肛,睡时露睛。
治疗
1.寒湿泻:推三关(204)、揉外劳宫 (202)、补脾经(190)、补大肠(193) 以温阳散寒;揉脐(184)、推上七节骨 (189)、揉龟尾(189)以温中调肠止 泻;按揉足三里(207)可健脾化湿。
加减:损及肾阳者加补肾经(193)、揉 外劳宫(202);久泻不止而脱肛者加揉 百会(179);腹胀者加运内八卦 (19加掐揉一窝风(手背腕横 纹正中之凹陷处)、拿肚角(185)。
2.湿热泻:清脾经(190)、清胃经 (196)、退六腑(205)以清中焦湿热, 清小肠(194)以清热利尿除湿;清大肠 (193)、按揉天枢(184)以清利湿热 积滞;揉龟尾(189)、按揉足三里 (207)以调中理肠止泻。
婴幼儿腹泻
也称消化不良,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 以夏秋季为多,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 稀薄或水样,或兼有不消化的乳食残渣 为主症。病情严重,如治疗不及时,会 影响小儿的生长和发育。
临床表现:
1.寒湿泻:大便清稀多沫,臭气不甚或带 腥味,肠鸣腹胀,时有疼痛,舌苔白腻, 指纹淡红。
2.湿热泻:泻下稀薄或如水注,色黄热臭, 腹痛即泻,肛门灼热而红,小便短黄, 舌苔黄腻,指纹色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