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试验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试验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 1 -二、路基开挖、填筑作业指导书................ - 25 -三、CFG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 34 -四、喷播植草施工作业指导书.................. - 43 -五、挂网喷混植生施工作业指导书 .............. - 45 -六、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指导书........... - 50 -七、路基A、B组填料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 57 -八、骨架护坡作业指导书...................... - 65 -九、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 68 -十、综合接地安装作业指导书.................. - 74 - 十一、CFG桩试桩成果报告 .................... - 79 - 十二、钢筋砼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 83 -一、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路基设计图》(杭长客专施图(路)-HCJX2-28~38)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J 285-2004)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6)、《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2标项目二分部管段DK388+550~DK415+097.9,全长25.827km(已扣短链720.79m,DK389+479.206=DK390+200.000),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途经弋阳县、贵溪市等主要县市。

主要工程量有:路基总长为6.42Km,占正线总长的24.9%;桥梁12座,全长19.408Km,占正线总长的75.1%,其中特大桥7座,大桥4座。

框架涵洞23座,其中框架立交桥1座。

公跨铁改移立交1座。

本项目路基段落及长度三、试验段选择客运专线铁路与过去的铁路相比,压实标准更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为了确保路基施工顺利进行,避免因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重大损失,需在路基正式填筑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通过现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有关技术参数,形成试验段总结报告,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大面积开展施工,以指导大面积路基填筑施工。

我部将试验段选定在DK412+890~DK413+050,全长160m(本试验段前后均为松土地基需进行CFG桩加固处理),该段原地貌为低山丘陵地区,为路堑换填地段,施工范围内设计无涵渠、通道等构筑物,具有路堑开挖、换填A、B组填料填筑施工连续、完整的优势。

四、路基试验段设计概况及工程措施1、地形地貌:岗丘及坳谷。

岗地低缓,植被稀疏,多生长为灌木,自然高程60~72m,相对高差3~10m,自然坡度15~25°;坳谷狭小,近南北向,辟为水山、水塘。

2、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条件:地质主要为粉质黏土、砂岩、含砾砂岩。

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4)1-3:粉质黏土(Q4al+pl),可塑,Ⅱ类,σ0=150KPa;褐黄色、红褐色,主要成份为粘粉颗粒及少量砾石,砾石粒径为2-50mm,约占质量的20%,厚0~5.0m。

(7)2-1:下伏基岩为 K2h砂岩、含砾砂岩、W4,Ⅲ,σ0=180KPa;含砾砂岩,紫红色、褐黄色、黄褐色,砂质结构,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

全风化层厚0.9~13.8m,强风化厚0.9~6.8m,下为弱风化。

(7)2-2:K2h砂岩、含砾砂岩、W3,Ⅳ,σ0=300KPa。

3、水文地质条件:岗丘地下水不发育,谷地地下水主要第四系孔隙水,较发育,埋深1~3m;地表水有酸性和CO2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地下水有酸性, 环境作用等级为H1。

碳化环境为T2。

4、工程措施: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厚不小于0.4m。

基床底层挖除换填A、B组填料,换填厚度不小于2.3m,换填底部铺设0.2m厚中粗砂中间夹铺一层复合土工膜。

路堑边坡坡率为1:1.5。

本试验段路堑开挖至换填底标高后,按设计对换填基底进行冲击碾压。

路堑边坡除采用C25混凝土拱型截水骨架内客体植草、种植灌木防护外,均采用立体植被网内植草、种植灌木防护。

灌木窝距0.6m×0.6m,每窝2株。

骨架净间距3.0m,主骨架厚0.8m,顶面留截水槽。

换填的路堤边坡采用混凝土空心砖内客土植草、种植灌木防护,沿路堤两侧坡面纵向每10m左右设置一条横向排水槽。

五、试验原则、试验目的进行A、B填料和级配碎石施工前填筑工艺性试验,以及质量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的试验,重点研究好A、B填料和级配碎石的颗粒粒径控制方法及合理的级配范围等试验,确保路基的填筑施工质量,确保路基在长期运营以及各种不良环境下,路基的强度与变形不变,并满足无砟轨道的要求以及客运专线安全、舒适、平稳运营的要求。

规范要求:基床底层采用碎石类和砾石类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5cm;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每层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

基于此原则,我分部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艺进行施工。

基床底层按最大松铺厚度(40cm)进行,基床表层按松铺厚度(35cm)进行,根据试验情况按5cm递减,分别进行40cm,35cm,30cm三组填筑试验。

1、通过试验段所获得的数据,确定A、B填料施工参数和压实的各种指标:(1)、设备类型、机械最佳组合方式;(2)、摊铺、平整、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等工艺参数;2、通过试验段所获得的数据,确定级配碎石施工参数表层级配碎石在大面积填筑前:集料配合比应经过现场填筑碾压试验确定,通过现场压实工艺验证,确定填料级配、松铺厚度、施工含水率、级配料配合比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以指导大面积的填筑施工。

3、通过试验段获得基床底部冲击碾压施工参数对冲击压实地基处理措施在施工前后进行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据检测;基床底部原地面冲击碾压碾压遍数的确定。

4、通过试验段所获得的数据,确定施工填筑有效的检测方法考核K30荷载板、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等仪器设备的可靠程度,为大面积施工确立有效的检测手段,选定经济、合理、准确检测手段。

六、试验计划1、施工时间安排试验路段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1月6日,完工日期2011年3月30日。

2、主要人员安排根据工程特点,我分部选派胡华文任试验段负责人,冯静收任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欧阳静。

下设测量组、试验组和一个作业队。

3、主要机械设备和仪器七、施工组织方案本试验段为基床表层为级配碎石,厚不小于0.4m。

路堑基床:基床底层挖除换填A、B填料,换填厚度不小于2.3m,换填底部铺设0.2m厚中粗砂中间夹铺一层复合土工膜。

分层压实标准应执行基床相应部位的压实标准。

在进行复合土工膜铺设前,根据施工设计图要求,本试验段无沉降观测标,为了试验段数据的观测,我部在DK412+960断面增设路基面沉降监测,施工注意埋设沉降观测标,埋设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按设计范围将路堑软土全部清除,整平底部,对于路基基床换填处理的情况采用机械挖除换填深度内表层部分土层,直至高于设计标高10~30cm处;再由人工清除剩余软土层,达到设计标高;采用自卸汽车将挖除的土壤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对路堑换填地基承载力进行核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不符合设计要求者,报监理单位确认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本试验段路堑开挖至换填底标高后,按设计对换填基底进行冲击碾压。

换填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进场,后倾法卸料,推土机进行初摊铺,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

避免自卸汽车直接驶上原位土层,对其造成扰动。

根据换填层所处路堤部位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

1、施工工艺流程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2 填料设计1)、路基填料设计:基床底层范围内的A、B填料来自信江河滩砂砾石,经试验检测为粗圆粒土;经我方人员及监理单位试验的结果来看,该处料的各项试验数据完全满足A、B组填料要求。

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填料来自级配碎石拌合站。

2)、A、B组填料技术参数及检测标准要求A、B组料由信江河滩砂砾土筛除超粒径要求的颗粒, 通过筛网的混合料即为要使用的A、B组填料。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09)规定,铁路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7.5cm,基床底层填料粒径不应大于6cm。

为控制填料粒径在施工中均需增加过筛工序。

结合料场料取样试验结果和相关规范要求,A、B组填料选用技术参数:最大粒径控制在60㎜以内,具有良好的颗粒级配组成,大于 20㎜的颗粒含量控制在25~45%,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控制在15%以内。

粗颗粒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并满足高路堤的设计要求。

填筑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填料进行见证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路基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图A、B组填料检验数量按10000m3为一检验批,不足10000m3时也按一检验批计,材料最大粒径不超过60mm。

基床底层采用A、B填料填筑,其压实质量符合下表的规定。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表注:1.压实系数K 为重型击实标准;2.当采用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碎、块石之A 、B 组填料时,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 。

3. 无砟轨道可采用K 30或E v2。

当采用E v2时,其控制标准为E v2≥80 MPa 且 E v2/E v1≤2.5。

检验数量: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 ,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 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每填高约0.9m 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 、二次变形模量Ev2各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 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检验方法: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3)级配碎石技术参数及验收标准在砂石场买用合格级配碎石,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卵石或砂砾等集料应分别堆放,厂拌施工。

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压实试验进行级配碎石级配试验,级配曲线接近圆顺,某种尺寸的颗粒不应过多或过少。

同时应控制混合料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超过2%,粒径小于0.5mm 的细集料的液限应小于25%,塑性指数应小于6。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质量符合下表的规定。

基床表层材料组成及压实标准检验数量:每2000m 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黏土团及有杂物含量;大于22.4mm 的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含量等项目作1次检测。

其他项目每一料场抽样检验2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