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080813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080813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路基个别设计图》(哈大客专沈哈施路02-02);2、《路基通用图》(哈大客专沈哈施工图);3、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手册》;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5、哈大客专技术质量部[2008]39号和哈大客专技质[2008]116号。

二、路基工程概况我工区施工的路基全部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顶面采用50 cm碎石垫层,基床底层及基床底层以下部分采用A、B组填料。

本工区施工的路段共有三段路基单位工程,分别为新铁岭车站D1K460+700~D1K462+850、D1K462+850~D1K463+786.47区间、D1K472+756.8~D1K476+088.37区间,主要工程量为:A、B组填料62万方、过渡段填料数量5万方。

三、路基试验段的目的、位置选择和时间确定1、试验目的1)、模拟本段路基施工过程,了解施工程序,熟悉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方法及施工中的重点、难点。

2)、检验路基施工机械设备性能等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寻求最佳机械组合方式。

3)、检验路基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4)、为今后路基施工提供可靠的工艺参数(松铺厚度、含水量范围、碾压遍数、机械组合等)及施工组织。

2、位置选择根据地基处理的进度,考虑试验段是否具有代表性等因素,选择正线路基D1K462+180~D1K462+280作为路基填筑试验段。

本段路基位于杨威楼村附近,地势较平坦,地形开阔,试验段有效长度100米,路堤中心最大填高4.64m,边坡坡率1:1.5。

基床底层及基床底层以下采用A、B组填料填筑,是典型的路基工程,很具有代表性,所获数据对本工区路基填筑具有指导意义。

3、试验时间路基试验段,初步拟定褥垫层试验时间为8月13日至8月24日,基床底层及以下部分试验时间为8月25日至9月11日。

四、路基试验段人员分工现场负责人:王伟技术负责人:赵志质检负责人:许德永安全负责人:蒙志红试验负责人:龚道实测量负责人:蔡正峰布方格网及网格编号:陈志明五、测量人员、设备、程序为了确保路基试验段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技术人员、测量人员负责路基试验段的施工测量、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以便尽快完成路基试验段工作。

测量工作安排如下:1、测量准备1) 人员分工如下:前后视:张辉观测:蔡正峰复核:周正华2) 仪器全站仪1台,精密水准仪1台。

2、测量程序从2008年8月13日开始,2008年9月11日结束,每层测量程序为:测量定点—拉绳定线—石灰撒布10×10m方格—网格点编号—测底面高程—松铺后高程—合格后高程。

3、测量成果报告1) 测量记录见水准仪测量记录表(见附表样本)2) 沉降曲线(见附表样本:碾压遍数与高程对应关系表)六、施工机械进场计划七、路基试验段的施工程序及工序记录表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1、施工准备工作1) 路基试验段施工前,召集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等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路基试验段每个施工人员都知道每道工序的各种要求。

2) CFG 桩检测合格。

3) 填料试验。

A 、B 组填料常规检测指标要求每10000方检测颗粒级配和颗粒密度。

填路基填筑压实工艺流程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填土区段整平区段压实区段检测区段施工测量地基处理分层填土摊铺整平洒水凉晒碾压密实检测签证路基修整料中的粗颗粒的母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软化系数kr>0.75);填料中的细粒土(小于0.075mm)含量应小于15%,对于基床底层液限W L<40%,且塑性指数I p≤17,对于基床以下部分,液限应W L<40%。

基床底层上部A、B组料除满足以上外,尚应满足平均冻胀率η≤1。

4) 施工机械、人员就位。

2、褥垫层施工(1)第一层碎石垫层填筑碎石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超过5%,且不得含草根、垃圾等杂质,按5~31.5mm连续级配碎石进料,设计厚度20cm,松铺厚度按24cm 控制。

汽车运输,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细平整,18t振动压路机碾压。

碾压时,先静压一遍,测量为松铺时高程;再振动碾压三遍后检测;如不合格,每振压一遍,检测空隙率、压实系数、动态变形模量三个指标,直至空隙率和压实系数全部合格为止,记录动态变形模量的数值。

振动碾压不超过六遍,如不合格,换用22t的压路机。

合格后测量顶面高程。

(2)第二层中粗砂垫层填筑在合格的碎石垫层上,铺设10cm厚的中粗砂。

汽车运输,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细平整。

铺设完后,铺一层双向土工格栅,其抗拉强度不小于设计值120KN/m。

(3)第三层中粗砂垫层填筑在土工格栅上,铺设10cm厚的中粗砂。

汽车运输,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细平整。

铺设完后,铺第二层双向土工格栅。

(4)第四层中粗砂垫层填筑在土工格栅上,铺设10cm厚的中粗砂。

汽车运输,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细平整。

(5)第五层碎石垫层填筑本层碎石设计厚度30cm,松铺厚度按36cm控制。

采用汽车运输倒退法上料,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细平整,18t振动压路机碾压。

碾压时,先静压一遍,测量为松铺时高程;再振动碾压,每振压一遍,检测一次空隙率、压实系数、动态变形模量三个指标,直至全部合格为止。

具体检测项目及频率见表:表1:褥垫层检测项目及压实标准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每30m抽样检验孔隙率(n)、压实系数(K)各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测定应沿路基纵向均匀随机布置;碎石垫层还应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表2:褥垫层测量检测项目及标准3、路基A、B组填料施工总体安排:AB组填料试验分别以含水量、松铺厚度和机械组合方式、碾压遍数为变量,进行不同参数的试验。

各层均以含水量为参数,以松铺厚度、机械组合方式、碾压遍数为变量。

第一至第三层进行基床以下路堤试验,松铺厚度(每30m一段,段与段之间设2m过渡段,即斜坡段)分别为40cm、44cm、48cm;第四至第六层进行基床底层路堤试验,松铺厚度(每30m一段,段与段之间设2m过渡段,即斜坡段)分别为35cm、38cm、41cm。

(1)第一层填筑填料含水量确定为低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碾压机械:先18t压路机静压一遍,再振压三遍;检测有关指标,合格为止;如不合格,再振压一遍,继续检测,如此循环,直到合格为止。

强振不超过6遍,如仍不合格,应减少松铺厚度。

1) 测量编号:由测量人员负责测量工作,采用在两端立杆引桩保护的措施随时控制并恢复试验段中线,确保中线准确。

由现场技术员按10m的间距在已整平压实的底面上用石灰撒线布置方格网并编号。

据填筑面有效宽度编号,纵向编号A、B、------I,横向编号1、2 ---6,(附试验段方格网布置示意图)。

同时测量各网格交叉点的高程,记录为第一层的底面高程。

2)上料:采用汽车运输倒退法上料。

方格网面积为10×10m,上料前计算每方格松方量,为便于控制松铺厚度,运料车采用不同大小的斗量,按计算数量卸车。

现场设一名专人负责指挥运输车卸料。

3)摊铺整平: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细平整。

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人工配合找平。

4)碾压:用18tt的压路机碾压。

静压、弱振压的行驶速度为1.5~2km/h,强振压为2.5~3km/h。

由边缘向中间纵向进退方式碾压,横向相邻轮迹重叠1/4轮宽。

①静压:用18t压路机静压一遍,碾压方式为纵向进退从两侧向中央开始碾压。

②弱振压:用18t压路机弱振碾压一遍后。

③强振碾压:用18t压路机强振碾压二遍,检测;如不合格每强振一遍检测一次,直到合格为止。

强振不超过6遍,如仍不合格,应减少松铺厚度。

5)检测在18t压路机强振碾压二遍后开始检测,检测指标为地基系数K30、静态变形模量Ev2、孔隙率n(三个断面),如不合格继续碾压,直到碾压无沉降为止。

由于K30、Ev2检测深度影响范围0.8~1.0m,因此由褥垫层起,前二层的K30和Ev2难以合格,至继续碾压其值不再提高为止。

(2)第二层填筑第二层填料含水量按最佳含水量控制,碾压机械:先22t压路机静压一遍,再振压一遍;然后用22t压路机振压两遍检测;如不合格每强振一遍检测一次,直到合格为止。

强振不超过6遍,如仍不合格,应减少松铺厚度。

在第二层填料前,根据第一层填筑高度、路基宽度、边坡等进行施工放线,恢复边线;所有试验步骤和方法同第一层。

(3)第三层填筑第三层填料含水量按比最佳含水量高2个百分点控制,先18t压路机静压一遍,再弱振一遍,然后用22t压路机振压二遍;检测有关指标,合格为止;如不合格,用22t再振压一遍,继续检测,如此循环,直到合格为止。

强振不超过6遍,如仍不合格,应减少松铺厚度。

其它步骤同第一层。

(4)第四层至第六层分别用18t、22t、18t和22t的压路机组合的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试验步骤和方法同第一至第三层。

本试验段填筑共做六层,试验、测量检测项目,按表3至表6的要求进行检测。

收集记录各层详细施工过程、时间、参数及机械组合,列表表示。

(见附表样本)表3:基床以下路堤试验检测项目及压实标准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每3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n)、压实系数(K)各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测定应沿路基纵向均匀随机布置;每层检测动态变形模量Evd4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1点,路基中部2点;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静态变形模量Ev2各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测定应沿路基纵向均匀随机布置。

表4:基床以下路堤测量检测项目及标准表5:基床底层检测项目及压实标准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每3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n)、压实系数(K)各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测定应沿路基纵向均匀随机布置;每3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静态变形模量Ev2各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表6:基床底层测量检测项目及标准(3)注意事项1)填料基床以下A、B组填料当选用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的碎石类土时,应级配较好,块石类填料的最大料径不得大于6.0cm;基床底层A、B组填料采用块石类时,应级配良好,其填料中最大粒径不大于6.0cm。

填料的检验必须严格按TB10102标准执行。

2)填筑施工填筑时严格按“三区段、四阶段、八流程”施工工艺进行填筑施工,填筑为路基横向全宽。

必须完成CFG桩单桩承载力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后并对CFG桩顶褥垫层压实后方可进行A、B组料试验段的填筑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