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


为 学习习惯 4、学习的习惯 (4 分)

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 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学生能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阐释自己的奇思 妙想,学得愉快,学得轻松,知识的构建水到 渠成。 学生有良好的读书、动手、思考、探 究等习惯,善于观察,主动积极质疑及提问答 问等与人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
50 及方法 5、学习方法和规律运用 (4 分)
学生表现能及时得到强化,意见被尊 重,信心更充足。
课堂学习时间利用率高,学习问题行为 得到恰当处理。引导点拨得法,教学机智,善 于处理意外情况,不拖堂。作业量适合且有特 色。

1、学习广度 (3 分 ) 生
( 9 分)

3、民主和谐的氛围 (3 分)
分 (12 分) ︶
6、认知调控学习 (4 分 ) 7、自主性学习 (4 分) 学习活动 8、合作学习 (4 分 ) 及过程 (12 分) 9、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4 分 )
学习效果 10、预定教学目标达成度 (10 分 ) (17 分)
11、检测结果 (7 分)
学生会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分类、 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善于将知识进行 前后联系、融会贯通。
分)
活学生已有经验和学习情感。
学生学习受高质量问题的驱动,有问
教学方法
9、问题意识强烈,重视学法指导( 分)
4 题就有学习的动力,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学法 指导。 学生在实验、合作中进行自主探究、
(12 分)
合作等多样化且有效的学习方式, 合理地利用有效媒体及实验教学全面
10、方法灵活多样 , 媒体运用恰当( 4 育人的功能,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引导学生
教师按一定主线组织相应素材,引导 学生学习,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教学设计富有探究性,重在导出学生 的问题, 让学生因疑问思考, 因思考才会学习。 语言精炼,详略得当,给学生留够足够的时间 与空间。 教师“说话”时间总计不超过 15- 20
分钟。
8、创设学习情景,调动学习动因 (4
师生共创真实、生动的学习情景,激
学生学习要有一定自我监控,自我反 思,自我调整的意识与能力。
自主阅读、实验、体验、练习、质疑 及自我探究学习等。
组内、班内的讨论与交流、反思,组 间竞争评价方法,小组合作,分组实验,丰富 多样的学习活动。
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联系原有 认知结构的接受学习。总之,学生智力参与度 高,基础掌握好,学科思维品质得到锻炼,效 果良好,各种能力提升高。
分)
设计、操作、观察、思考、互动构建等培养学
生的实验思维品质进而形成学科素养。
11、教师教学基本素质 (5 分)
学科专业知识扎实, STS知识积淀丰 富,学识宽博, 较好的语言表达、 板书、演示、 体态语、教态自然,精力充沛。
教学素养 12、积极的激励与期待 (2 分)
(11 分) 13、合适的课堂管理 (4 分)
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体现于整节课 之中。
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具体准确,适 合学生发展水平地确定教学的深度、广度及层 次要求。 重难点确定和处理妥当,学生学习过程受目标 导引。

︵ 5、课程资源开发运用充分 (5 分 )
50
分 教学内容及 6、内容选择科学恰当 (5 分 )
︶ 教学程序
教师利用教材、社会、生活、学生经 验及动态的教学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等各种 素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内 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 性。
知识连贯,承前启后,教师思路清晰, 结构严谨,教学深广度、密度、容量适合不同 层次的学生实际。
(15 分) 7、内容组织有序及探究性 (5 分 )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





评价项目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新课程理念 (6 分)
教学理念

2、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2 分 )
教学目标
教 3、教学目标的可行性 (2 分 )
(12 分)


4、教学目标的导引性 (2 分 )
学生全员参与,且作为主体得到应有 的尊重和重视,民主、合作、自主、体验、探 究意识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普遍具有热忱的学习探究情绪, 思维实践活动充分。
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产生自信,获得 成功体验,基础较好的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得 到展示,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 展。
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发展, 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倾向得到矫正,教学设 计的三维目标得以实现。
学生发言、答问、练习、实验等过程 中反应快,正确率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