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轨道板精调施工技术交底

轨道板精调施工技术交底

②为了提高精调效率,在与已调好轨道板的过渡处,可先借助辅助标尺对轨道板进行初步调整,以实现搭接处近于平顺过渡。余下的偏差再使用全站仪进行精调定位。
③其次,测量2号标架的2号和5号棱镜,依据精调软件显示的调整量对精调器进行操作将轨道板调至规定限差内。
④如上工作完成后,对调整好的轨道板进行一次四点测量,即检测1、2、5、6号棱镜处偏差量是否满足规定限差要求。
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
轨道TJ-3标段
工程项目:轨道板精调
编号:JDG2-
记录者:
交底者:
技术负责:
技术部门:工程部
日期:
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沈客专
辽宁段TJ-3标项目经理部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轨道工程
分部(分项)工程
轨道板铺设
交底项目
轨道板精调
图纸名称、图号
轨道板压紧装置
8、再进行一次完整测量,若偏差满足限差要求可保存数据,本块板精调结束;若出现超限,应松开下压装置调整超限点,直至下压装置压紧后完测合格才可保存数据后搬站。
9、数据存储
轨道板调整完毕、误差满足要求后,需对轨道板实际安放位置的数据进行存储,分别为“TXT/FFE”文件。
10、数据备份完毕将轨道板精密调整系统内的所有设备顺次移到下一块轨道板,重复上述步骤。
6、完整测量
完成步骤1后,应进行一次完整测量,及1-3号标架上的6个棱镜依次进行测量,以检测每个棱镜位差是否在限差范围内。出现超限,应重复步骤1,直到完测满足限差要求。
7、压紧装置
完整测量合格后,锁定采用紧线器压紧锁定装置进行锁定,按照两端各设一根,中间间距相等的布设条件进行下压,直线段每块轨道板不少于7处,曲线段防侧移每块轨道板不少于3处,压紧装置固定在混凝土底座侧面的位置上,通过钻孔将压杠的连接主体通过道钉与吊装螺栓杆相拧紧,防止轨道板浇筑时上浮,并在灌注自密实混凝土过程中使用百分表进行横移及上浮过程监控,横移监控布设在轨道板两端,上浮监控布设在轨道板四角及中间位置。
图1 CPIII观测示意图
4、轨道板精调
在轨道板精调系统软件内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重点是配置通信协议、各接口参数、棱镜常数,对各设备进行初始化,输入原始数据等工作。
当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开始轨道板精调,对单块轨道板或起始板进行精调,不包括过渡段的调整,只调整端角部位。
5、轨道板四点测量
①首先,使用全站仪对1号标架的1、6号棱镜进行测量,然后依据精调软件显示的调整量对精调器进行操作将轨道板调至规定限差内,此过程会反复几次.
⑥设站后设站精度坐标及高程满足≤0.5mm,方向1秒,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本次测站测量,否则应考虑重新设站或检查坐标、仪器设置等。
⑦下一测站应重叠观测相邻测站2对以上的CPIII点,见下图1。
⑧换站时除了使用CPIII进行后方进行设站之外,还需检查已调好的上一块板两个测点,测量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应小于2mm。满足要求后可进行本站搭接,如果不满足则需重新设站或重新调整上一块板。
三、质量检测
⑴轨道板精调后应安装固定装置,确保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轨道板不出现不上浮或偏移。
⑵轨道板精调验收标准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CRTSIII型轨道板精调验收标准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中线位置
0.5
2
顶面高程
±0.5
3
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
顶面相对高差
0.5
4
平面位置
0.5
5
轨道板纵向位置
曲线地段
2
6
直线地段
5
四、安全要求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佩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具。
2、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3、进入施工现场,上下爬梯按秩序依次行走,切勿因人员集中造成梯子承载力过大造成焊点撕裂,发生人员坠落事故。
接底单位及签字
接底单位
负责人
接底项目
日期
接底者签字
序号
姓名
职务或职名
所属单位
京沈客专施轨02-01,03-01,04-01
交底记录:
轨道板精调施工
一、交底范围
京沈客专辽宁段TJ-3标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施工。
二、轨道板精调施工
1、施工准备
轨道板粗铺施工前需要对底座板高程检测,轨道板粗铺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
2、安置精调器
精调器使用前应对相关部位进行润滑,在待调板前、后部位左右两侧共安装4个精调器,精调器在安装前将横竖向调节螺杆居中,使之能前后伸缩大约有10mm的余量,以避免调节能力不足需倒顶而影响调节施工,精调压板装置为可以进行平面及高程双向调节的精调压板装置。
4、施工作业时,严禁向桥下随意抛物,造成坠落物伤人,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做到工完料净。
5、作业人员在桥上走行时,严禁打闹注意避让桥面上安装完成的底座连接钢筋、伸缩缝装置,预防因人员的疏忽大意造成扭伤、跌倒、刮伤。
6、走行过程中禁止跨越防撞墙行走,特殊情况行走时,需注意梁端预留的电缆槽孔,防止人员因不慎而坠落。
3、架设全自动全站仪
①将全站仪放置于底座板中间,并进行整平,一般全站仪距离最远待调板在30m之内。
②启用全站仪自带或者第三方软件后方交会方式设站。
③输入并选择本次需要观测的CPIII棱镜坐标。
④测站位置应尽量在两对CPIII中间,CPIII控制点的观测距离应不超过120 m。
⑤每个测站须观测的CPIII点数应不少于6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