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I(本题共15小题,1—12为单选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关于单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
弹簧劲度系数的单位是kg/m2s2 B.动摩擦因数的单位是N/kgC.静电力常量的单位是NC2/m2D.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Wb/m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早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牛顿B.避雷针是利用了导体尖端的电荷密度很小,附近场强很弱,才把空气中的电荷导入大地C.伽利略首先建立了描述运动所需的概念,如: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D.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会产生磁场,并且总结出安培定则3.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在上海陋习排行榜”中,它与“乱扔垃圾”齐名,排名第二。
数据表明:一个拇指大的小石块,在25楼甩下时可能会让路人当场送命.忽略空气阻力影响,试估算一下25楼甩下的石块掉落到地面上,撞击地面的速度大约为( )A.12m/s B.22m/s C.30m/s D.40m/s4.高杆船技是浙江嘉兴文化古镇(乌镇)至今仍保留并演出的传统民间杂技艺术,表演者爬上固定在船上的竹竿,模拟蚕宝宝吐丝作茧的动作祈愿蚕茧丰收。
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B。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C。
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D。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大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5。
竞走是从日常行走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运动,规则规定支撑腿必须伸直,在摆动腿的脚跟接触地面前,后蹬腿的脚尖不得离开地面,以确保没有出现“腾空”的现象。
如图所示为某次10公里竞走比赛的画面,行走过程中脚与地面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赛过程边裁眼中的运动员可视为质点B.运动员完成比赛发生的位移大小为10公里C.行走阶段,地面对运动员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D。
不论加速阶段还是匀速阶段,地面对运动的摩擦力始终不做功6.如图为曾先生从杭州去镇海的高速公路上,进入区间测速路段的导航显示界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1:37”指的是时间间隔B.距镇海“50.6公里"指的是位移C.区间车速“106km/h”指的是平均速度D.当前车速“102km/h” 指的是瞬时速率7。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它的发现使“太空电梯”制造成为可能,人类将有望通过“太空电梯"进入太空。
设想在地球赤道平面内有一垂直于地面并延伸到太空的轻质电梯,电梯顶端可超过地球同步卫星 A 的高度延伸到太空深处,如图所示,假设某物体 B 乘坐太空电梯到达了图示位置并停在此处,与同高度运行的卫星 C 、同步卫星 A 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的角速度大于C 的角速度 B .B 的线速度小于 C 的线速度C .B 的线速度大于 A 的线速度D .B 的加速度大于 A 的加速度8.足球比赛防守球员在本方禁区内犯规,被裁判吹罚点球.假设运动员在距球门正前方s 处的罚球点,准确地从球门正中央横梁下边缘踢进点球.横梁下边缘离地面的高度为h ,足球质量为m ,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至少要对足球做的功为W .下面给出功W 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W,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W 的表达式最合理应为( )A 。
mghB 。
(12mg h +C 。
12D 。
(212mg h +9.。
2018年3月3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三十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在轨高度约为21500km ,该高度处重力加速度为g1,该卫星的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周期为T1.2017年9月17日天舟一号在高度约400km 的圆轨道上开始独立运行,该高度处重力加速度为g2,天舟一号的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周期为T2。
则A。
g1>g2B。
v1>v2C。
ω1<ω2 D。
T1〈T2 10。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圆形框架竖立在水平面上,所在空间还有一匀强电场,方向与竖直平面平行。
将一带电小球从A 点(与圆心等高)沿各个方向以大小相等的速度v0 抛出,发现它碰到框架B 点时的速度最大,B 点与圆心O 的连线与水平方向成45o,则A.v0 水平时,小球将做平抛运动B。
无论v0 沿什么方向,小球都做加速运动C.小球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02 (2 22)gR (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D.若撤去电场,再将小球水平抛出,只要调整v0 大小就可以垂直击中框架(边缘)11。
一带正电的金属板和一个带负电的放电极形成电场,它们之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一带电烟尘颗粒(重力不计)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B.A点电场强度小于B点电场强度C.烟尘颗粒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D.烟尘颗粒在A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12.如图所示是电磁流量计的示意图.圆管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空间有匀强磁场.当管中的导电液体流过磁场区域时,测出管壁上MN 两点的电动势E ,就可以知道管中液体的流量Q (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横截面的液体的体积)。
已知管的直径为d ,磁感应强度为B ,则关于Q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B dE Q π= B 。
4dE Q B π= C. 2dE Q B π= D. B Ed Q 2π=13.无人机已在航拍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它利用自身携带的小型电机升空进行航拍,如图为某牌子的无人机,已知其电池容量16000mAh ,电机额定工作电压22 V,无人机悬停时电机总额定功率352W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人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16 AB .电池容量16000mAh 中“mAh”是能量的单位C .无人机的电机总电阻是1.375ΩD .无人机充满电后一次工作时间约为1h 14.湖州太湖水世界“飞舟冲浪"项目,它滑道由两段相同的光滑圆轨道组合而成,每段圆轨道的圆心角θ〈45°,如图所示,假设一游客(可视为质点)从圆轨道的最高的A 点静止开始出发,沿着轨道滑下,最终从圆轨道上的C 点水平滑出轨道,B 点为两段圆弧的平滑连接点,不计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游客在C 点时,处于超重状态B .游客从A 到B 过程,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一直增大C .游客在B 点时,向心加速度为gD .从A 到C 过程,游客的机械能增大θ15。
如图所示,长均为d 的两正对平行金属板MN 、PQ 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2d,板间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从MP 的中点O 垂直于电场和磁场方向以v0射入,恰沿直线从NQ 的中点A射出;若撤去电场,则粒子从M 点射出(粒子重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粒子带正电B .该粒子带正电、负电均可C .若撤去磁场,则粒子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2v 0D .若撤去磁场,则粒子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5v 0 三、实验题17.(8分,每空2分)小吴同学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小吴同学适当垫高木板一端并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再用天平测出小车的总质量,用砝码盘里的砝码的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牵引力大小F 。
(1) 在实验时适当垫高木板一端并调节木板另一端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系在小车上的细线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 丙 0.50 1.00 1.50 2.00 2.50 2.0 4.0 0 F /N a /ms -2 1.0 3.0 5.0 甲▲ 。
A.使小车运动更顺畅B.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C.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D.使细线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2)实验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O、A、B、C、D是在纸带上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OA、CD间的距离分别为x1、x4,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3)小吴同学通过实验,记录牵引力大小F与对应的加速度a的几组数据画出a-F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不过原点,其原因主要是▲ 。
(4)通过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得出结论,试计算小车a—F图线如图丙所示的小车质量为▲ kg(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8.(7分)在做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备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直流电流表(量程0~0。
6 A~3 A,内阻不能忽略)B.直流电压表(量程0~3 V~15 V,内阻较大)C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 Ω)E .电键F .导线若干(1)滑动变阻器选用 ▲ (填“C”或“D”).(2)图甲为某小组连接的部分电路,请你帮他们把电路补充完整(3)正确连接好后完成实验,根据实验记录,将测量数据描点如图,请在图乙上作出相应图象.(4)则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 为 ▲ V ,内阻r 为 ▲ Ω。
(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19.如图甲所示是高层建筑配备的救生缓降器材,由调速器、安全带、安全钩、缓降绳索等组成.发生火灾时,使用者先将安全钩挂在室内窗户、管道等可以承重的物体上,然后将安全带系在人体腰部,通过缓降绳索等安全着陆。
如图乙所示,是某中学在某次火灾逃生演练现场中,体重为60kg 的逃生者从离地面18m 高处,利用缓降器材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当速度达到6m/s 时,以大小为2。
5m/s2加速度减速,到达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
假设逃生者下降过程中悬空不接触墙面,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1)减速下滑过程的位移;(2)减速下滑时逃生者对缓降绳索的拉力大小;(3)到达地面整个过程的时间.乙 甲 安全钩 安全带 调速器 缓降绳索 绳索转盘20.如图所示,光滑曲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于B点,BC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1/4细圆管CD,管口D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恰好与管口D端平齐。
质量为m的滑块在曲面上距BC的高度为2r处从静止开始下滑,滑块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进入管口C端时与圆管恰好无作用力,通过CD后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过程中滑块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
求:(1)滑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vB;(2)水平面BC 的长度x;(3)在压缩弹簧过程中滑块的最大速度vm.21.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 A、B 长8cm,两板间距离d=8cm,A 板比B 板电势高 300V,一带正电的粒子电荷量q=10—10C,质量m=10—20kg,沿电场中心线RO 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õ0=2×106m/s,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经过界面MN、PS 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O 点的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区域,(设界面PS 右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不受界面的影响),已知两界面MN、PS 相距为 12cm,D 是中心线RO 与界面PS 的交点,O 点在中心线上,距离界面PS 为9cm,粒子穿过界面 PS 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bc 上.(静电力常数k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