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等式典型例题之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典型例题之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5.3、不等式典型例题之基本不等式的证明——(6例题)雪慕冰一、知识导学1.比较法: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两个实数大小顺序和运算性质的直接应用,比较法可分为差值比较法(简称为求差法)和商值比较法(简称为求商法).(1)差值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a-b≥0a≥b;a-b≤0a≤b”.其一般步骤为:①作差:考察不等式左右两边构成的差式,将其看作一个整体;②变形:把不等式两边的差进行变形,或变形为一个常数,或变形为若干个因式的积,或变形为一个或几个平方的和等等,其中变形是求差法的关键,配方和因式分解是经常使用的变形手段;③判断:根据已知条件与上述变形结果,判断不等式两边差的正负号,最后肯定所求证不等式成立的结论.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是多项式、分式或对数式时一般使用差值比较法.(2)商值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若a,b∈R +,a/b≥1a≥b;a/b≤1a≤b”.其一般步骤为:①作商:将左右两端作商;②变形:化简商式到最简形式;③判断商与1的大小关系,就是判定商大于1或小于1.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含有幂、指数式时,一般使用商值比较法.2.综合法:利用已知事实(已知条件、重要不等式或已证明的不等式)作为基础,借助不等式的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推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从“已知”看“需知”,逐步推出“结论”.即从已知A逐步推演不等式成立的必要条件从而得出结论B.3.分析法:是指从需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进而转化为判定那个条件是否具备,其特点和思路是“执果索因”,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用分析法证明书写的模式是:为了证明命题B成立,只需证明命题B1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证明B2为真,从而又有…,……这只需证明A为真,而已知A为真,故B必为真.这种证题模式告诉我们,分析法证题是步步寻求上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4.反证法:有些不等式的证明,从正面证不好说清楚,可以从正难则反的角度考虑,即要证明不等式A>B,先假设A≤B,由题设及其它性质,推出矛盾,从而肯定A>B.凡涉及到的证明不等式为否定命题、惟一性命题或含有“至多”、“至少”、“不存在”、“不可能”等词语时,可以考虑用反证法.5.换元法:换元法是对一些结构比较复杂,变量较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不甚明了的不等式可引入一个或多个变量进行代换,以便简化原有的结构或实现某种转化与变通,给证明带来新⇔⇔⇔⇔的启迪和方法.主要有两种换元形式.(1)三角代换法:多用于条件不等式的证明,当所给条件较复杂,一个变量不易用另一个变量表示,这时可考虑三角代换,将两个变量都有同一个参数表示.此法如果运用恰当,可沟通三角与代数的联系,将复杂的代数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 (2)增量换元法:在对称式(任意交换两个字母,代数式不变)和给定字母顺序(如a>b>c等)的不等式,考虑用增量法进行换元,其目的是通过换元达到减元,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a+b=1,可以用a=1-t,b=t或a=1/2+t,b=1/2-t进行换元.二、疑难知识导析1.在用商值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分母的正、负号,以确定不等号的方向.2.分析法与综合法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前者执果索因,利于思考,因为它方向明确,思路自然,易于掌握;后者是由因导果,宜于表述,因为它条理清晰,形式简洁,适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但是,用分析法探求证明不等式,只是一种重要的探求方式,而不是一种好的书写形式,因为它叙述较繁,如果把“只需证明”等字眼不写,就成了错误.而用综合法书写的形式,它掩盖了分析、探索的过程.因而证明不等式时,分析法、综合法常常是不能分离的.如果使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难以入手时常用分析法探索证题的途径,之后用综合法形式写出它的证明过程,以适应人们习惯的思维规律.还有的不等式证明难度较大,需一边分析,一边综合,实现两头往中间靠以达到证题的目的.这充分表明分析与综合之间互为前提、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的终点是综合的起点,综合的终点又成为进一步分析的起点.3.分析法证明过程中的每一步不一定“步步可逆”,也没有必要要求“步步可逆”,因为这时仅需寻找充分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如果非要“步步可逆”,则限制了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范围,使得分析法只能使用于证明等价命题了.用分析法证明问题时,一定要恰当地用好“要证”、“只需证”、“即证”、“也即证”等词语.4.反证法证明不等式时,必须要将命题结论的反面的各种情形一一加以导出矛盾.5.在三角换元中,由于已知条件的限制作用,可能对引入的角有一定的限制,应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结果.这是换元法的重点,也是难点,且要注意整体思想的应用.三、经典例题导讲[例1] 已知a>b(ab ),比较与的大小.0 a 1b1错解: a>b(ab ),<. 错因:简单的认为大数的倒数必定小,小数的倒数必定大.正确的结论是:当两数同号时,大数的倒数必定小,小数的倒数必定大.正解:,又 a>b(ab ), (1)当a 、b 同号时,即a>b>0或b<a<0时,则ab>0,b -a<0, ,<. (2)当a 、b 异号时,则a>0,b<0, >0,<0>. [例2] 当a 、b 为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时,下列各式中最小的是( )A. B. C. D.错解:所以选B.错因是由于在、、中很容易确定最小,所以易误选B.而事实上三者中最小者,并不一定是四者中最小者,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就需要全面比较,不可遗漏与前三者的大小比较. Θ0≠∴a 1b1aba b b a -=-11ΘΘ0≠0<-ab a b ∴a 1b1a 1b 1∴a 1b12b a +ab 222b a +111)2(---+b a 2b a +ab 222b a +ab 111)2(---+b a正解:由均值不等式及a 2+b 22ab,可知选项A 、B 、C 中,最小,而=,由当a b 时,a+b>2,两端同乘以,可得(a+b )·>2ab, <,因此选D. [例3] 已知:a>0 , b>0 , a+b=1,求(a+ 1a )2+(b+ 1b )2的最小值.错解: (a+)2+(b+)2=a 2+b 2+++4≥2ab++4≥4+4=8, ∴(a+)2+(b+)2的最小值是8. 错因:上面的解答中,两次用到了基本不等式a 2+b 2≥2ab ,第一次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第二次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显然,这两个条件是不能同时成立的.因此,8不是最小值.正解:原式= a 2+b 2+++4=( a 2+b 2)+(+)+4=[(a+b)2-2ab]+[(+)2-]+4 = (1-2ab)(1+)+4, 由ab ≤()2= 得:1-2ab ≥1-=, 且≥16,1+≥17, ≥+2b a ab ≥ab 111)2(---+b a b a ab +2≠ab ab ab ∴ba ab +2ab a 1b 121a 21bab 2ab ab 1•a 1b121ab 121a 21b 21a 21ba 1b 1ab 2221b a 2b a +412121221b a 221ba∴原式≥×17+4=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a +)2 + (b + )2的最小值是252 . [例4] 已知0 < x < 1, 0 < a < 1,试比较的大小.解法一:∵0 < 1 - x 2< 1, ∴ ∴解法二:∵0 < 1 - x 2 < 1, 1 + x > 1, ∴∴ ∴解法三:∵0 < x < 1, ∴0 < 1 - x < 1, 1 < 1 + x < 2,2122521a 1b 1|)1(log | |)1(log |x x a a +-和[][])1(log )1(log )1(log )1(log |)1(log | |)1(log |22x x x x x x a a a a a a +---+-=+--xx x a a +--=11log )1(log 21110<+-<x x 011log )1(log 2>+--x x x a a |)1(log | |)1(log |x x a a +>-2111111log 11log )1(log )1(log )1(log )1(log xx x x x x x x x x x a a -+=-=--=-=+-++++)1(log 121x x --=+0)1(log 21>--+x x 1)1(log 121>--+x x |)1(log | |)1(log |x x a a +>-∴∴左 - 右 =∵0 < 1 - x 2 < 1, 且0 < a < 1 ∴∴[例5]已知x 2 = a 2 + b 2,y 2 = c 2 + d 2,且所有字母均为正,求证:xy ≥ac + bd证:证法一(分析法)∵a , b , c , d , x , y 都是正数∴要证:xy ≥ac + bd只需证:(xy )2≥(ac + bd )2即:(a 2 + b 2)(c 2 + d 2)≥a 2c 2 + b 2d 2 + 2abcd展开得:a 2c 2 + b 2d 2 + a 2d 2 + b 2c 2≥a 2c 2 + b 2d 2 + 2abcd即:a 2d 2 + b 2c 2≥2abcd 由基本不等式,显然成立∴xy ≥ac + bd证法二(综合法)xy = ≥证法三(三角代换法) ∵x 2 = a 2 + b 2,∴不妨设a = x sin α, b = x cos α y 2 = c 2 + d 2 c = y sin β, d = y cos β0)1(log ,0)1(log <+>-x x a a )1(log )1(log )1(log 2x x x a a a -=++-0)1(log 2>-x a |)1(log | |)1(log |x x a a +>-222222222222d b d a c b c a d c ba +++=++bd ac bd ac db abcdc a +=+=++22222)(2∴ac + bd = xy sin αsin β + xy cos αcos β = xy cos(α - β)≤xy[例6] 已知x > 0,求证:证:构造函数 则, 设2≤α<β 由 显然 ∵2≤α<β ∴α - β > 0, αβ - 1 > 0, αβ > 0 ∴上式 > 0 ∴f (x )在上单调递增,∴左边 25111≥+++x x x x )0(1)(>+=x x x x f 21≥+x x αβ-αββ-α=⎪⎪⎭⎫ ⎝⎛β-α+β-α=β+β-α+α=β-α)1)((11)()1(1)()(f f ),2[+∞25)2(=≥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