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货币供给

第七章货币供给

准备金与银行的存款的比率。
第七章货币供给
例如, 银行吸储100万元,准备金20万元,存
款准备率为20%。
一般地,存款准备率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 又称为法定准备率。
各商业银行在其业务中,存款准备率不得低 于法定准备率,否则就是违法。故银行的存 款准备率是判断该行贷款规模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货币供给
②银行的贷款转化为客户的活期存款
企业得到银行的贷款后,一般是以活期存 款的形式存入与自己有关系的银行,以备 随时提现。
所以,银行的贷款增加,就意味着活期存 款的增加,也就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第七章货币供给
③银行存款的倍数创造
案例:
假设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为20%。
A行吸储1000万元,则A行将200万元作为 准备金,800万元贷款给客户甲。得到这 800万元的客户甲,将它作为活期存款存入 B行。而B行留下160万元作为准备金,将 640万元又贷给客户乙。得到这640万元的 客户乙,将它作为活期存款存入C行,而C行 留下128万元作为准备金,将512万元又贷 给客户丙····,
A行:
( 单位:万元)
资产
负债
准备金 贷款
200 存款
800
第七章货币供给
1000
B行: 资产
准备金 800
(单位:万元) 负债
存款 800
此时B行的超额准备金为640万元,将640万 元贷给客户乙后,上述资产负债表就变为:
B行:
(单位:万元)
资产
准备金 160 贷款 640
负债 存款 800
第七章货币供给
公众持有现金漏出率定义为公众持有现金 与存款的比例,以α表示。
第七章货币供给
例:
在(3)的案例中,我们加上公众现金漏出 率α为10%的条件,便可以得到以下的算式:
1000{1+(1-0.2-0.1)+(1-0.2-0.1)2+(1-0.2-0.1)3···}
=1000{1+(1-0.7)+(1-0.7)2+(1-0.7)3···}
第七章货币供给
上述过程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银行
A B C D
· · ·
总额
存款
1000 800 640 512
· · ·
5000
贷款
800 640 512 409.6
· · ·
4000
单位:万元 存款准备金
200 160 128 102.4
· · ·
1000
表:银行存款的倍数创造
第七章货币供给
一般地,以R表示初次存款,D表示存款的 总额(即初次存款创造的货币总额),r表 示法定准备率,n表示过程中银行的级数, 则上述的变化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表示:
第七章 货币供给
(教科书第八章)
第七章货币供给
学习的目的:
(1)货币是影响利息的重要因素 (2)货币供给是影响总需求的重要因素
第七章货币供给
一.货币的定义
货币的种类
硬币(辅币,一般面值超过所含金属的价值) 纸币(央行发行,本身几乎无价值,依靠国家的
权力强制流通。便于携带。)
存款货币(银行货币,信用货币,以支票为流
行工具):可以随时提现的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第七章货币供给
准货币:执行价值的储藏职能,易于转换成交易的
媒介,但其本身却不是交换媒介。如:定期存款。 股票和债券是一种价值储蓄,卖出后可转化为现金, 故股票和债券也是准货币。
货币代替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执行货币的
交易媒介职能。如信用卡。
第七章货币供给
于它。 III.得到贷款的客户将全部的贷款作为活期存款
再次存入银行。 以上的前提均是理想化的,所以商业银行的货
币供给,要低于②式所计算的货币创造总额。
第七章货币供给
④复杂的银行存款的倍数创造
I.公众持有现金漏出率(α)
银行的客户得到贷款后并不是全部存入银 行,而是提留一部分现金后再存入银行, 使得存款创造的乘数下降,这就是公众持 有现金漏出。
依次类推。起初的1000万元就变成为:
1000+800+640+512+··· =1000(1+0.8+0.64+0.512···) =1000{1+(1-0.2)+(1-0.2)2+(1-0.2)3···} =1000{1/(1-(1-0.2))} =5000万元 其中的4000万元是各个银行“创造”出来的。
通过将收入分为消费与储蓄,而储蓄又分为定期与活期等 的活动,对货币的供给产生影响。
第七章货币供给
2. 货币的供给
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
第七章货币供给
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
在存贷业务中创造货币,影响货币的供给。
①银行存款的准备率 准备金:
为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必须要有一定数 额的现金准备,这种现金准备就是准备金。 银行存款准备率:
D=R{1+(1-r)+(1-r)2+(1-r)3+···+(1-r)n}
当n很大时,
D=R ·1/ {1-(1-r)} =R/r

所以,银行系统所能创造的货币与法定准 备率成反比。1/r称为货币创造乘数,以Km 表示。那么,①就可以写成:
=Km

第七章货币供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述货币供给的前提条件:
I. 各银行吸储后立即放贷 II .各银行的准备率等于法定准备率,而不是高
如此下去,各个银行将创造多少新贷款?
第七章货币供给
分析上述过程中的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A行:
( 单位:万元)
资产
负债
准备金 1000 存款 1000
定义实际准备金与法定准备金的差为超额准备金。 因为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为20%,此时A行的超额准备 金为800万元。将800万元贷给客户甲后,上述资产负 债表就变为:
货币的定义
定义1(狭义的货币定义): 货币是指“公众”所持有的现金货币和
活期存款的总和。
所谓“公众”,是个人,集体,企业和政府。
M1=现金+活期存款 定义2(广义的货币定义):
货币是M1的总量+定期存款。 M2=M1的总量+定期存款
第七章货币供给
定义3(更广义的货币定义): 货币是M2的总量+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M3=M2的总量+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注意:我国金融业界,将现金定义为M0。 本讲义以定义1为主定义。
第七章货币供给
二.货币的供给
1.货币供给的三大主体
商业银行
是以通过存贷业务赚取最大化利润为目标的企业。
中央银行
两大职能: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防止银行大量倒闭。 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级金融机构组成的系统,称
为中央银行体制
公众(影响货币供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