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执业医师考试精神神经系统真题汇总及答案详解

执业医师考试精神神经系统真题汇总及答案详解

目录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疾病 (1)第二单元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 (11)第三单元面神经炎 (14)第四单元急性脊髓炎 (16)第五~八单元颅内压增高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 (19)第九单元急性脑血管疾病 (31)第十单元脑出血 (33)第十一单元蛛网膜下腔出血 (35)第十二单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8)第十三单元脑血栓形成 (42)第十四单元脑栓塞 (47)第十五单元癫痫 (49)第十六单元精神疾病 (54)第十七单元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66)第十八单元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73)第十九单元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77)第二十单元精神分裂症 (78)第二十一单元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82)第二十二单元神经症性及分离(转换)性障碍 (85)神经系统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疾病一、A11、下列哪项体征对鉴别肢体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最有价值A、瘫痪程度分级及范围大小B、有无肌肉萎缩C、肌张力增高或减低D、腱反射亢进或消失E、有无病理反射【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121510,点击提问】【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痉挛性瘫痪、硬瘫。

是由于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及其发生的下行纤维——锥体束受损所产生。

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失去了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调控作用,使脊髓的反射功能“释放”,产生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临床上主要表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但无肌肉萎缩,呈痉挛性瘫痪。

周围性瘫痪又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弛缓性瘫痪、软瘫。

是因脊髓前角细胞及脑于运动神经核,及其发生的纤维—脊髓前根、脊神经、颅神经受损害产生的瘫痪。

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使其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冲动兴奋,所以,在临床上表现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

由此看来,二者临床表现显然不同【该题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2、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最确切体征是A、显著的肌萎缩B、肌束震颤C、肌张力增高D、肌张力减低E、Babinski征(+)【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121509,点击提问】【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上运动神经元是指锥体系统。

起自火脑额叶中央前凹运动区第五层的巨锥体细胞,其轴突形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合称锥体束),经由放射冠后分别通过内囊后肢及膝部下行。

锥体系统病损引起对侧肢体单瘫或偏瘫,其特点是:瘫痪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其中最确切的体征是出现病理反射,即Babinski征(+)。

【该题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3、右侧角膜直接反射存在,间接反射消失,病变在A、右侧三叉神经B、左侧三叉神经C、右侧动眼神经D、左侧动眼神经E、左侧面神经【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121508,点击提问】【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角膜反射是由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与面神经共同完成的。

间接反射是指刺激一侧角膜,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

角膜反射通路:角膜—三叉神经眼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主核—面神经核—面神经—眼轮匝肌(出现闭眼反应)角膜反射是由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与面神经共同完成的。

当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支)或面神经损害时,均可出现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间接反射的消失说明左侧角膜受到刺激后,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没有被传入,或是根本没有神经冲动产生。

这样就不会引起反射,右侧自然不会出现间接反射了。

病变在左侧的三叉神经眼支。

【该题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4、进行感觉检查最应注意的是A、有无疼痛B、有元感觉异常C、感觉障碍的程度D、感觉障碍的部位E、有元感觉过敏【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121506,点击提问】【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感觉检查时,检查的内容主要是痛觉、触觉和温度觉。

有感觉障碍时,特别要注意针对症状注意检查处感觉障碍的部位。

【该题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5、检查深感觉时,令患者两足并拢直立,然后闭目,看其有无倾倒,称为A、Lhermitte征B、Kemig征C、Lasegue征D、Romberg征E、Gower征【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121505,点击提问】【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典型的低头曲颈触电样征(Lhermitte’s征):多发性硬化患者被动屈颈时会诱导刺痛感或触电样感觉,从颈部放射至背部甚至到下肢的放射性触电感。

头复位时,症状消失;屈颈动作愈迅速有力,触电感亦愈强烈,如屈颈动作缓慢,触电感则较轻微。

是多发性硬化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Kemig征(克匿格征) 正常人髋关节屈成直角时膝关节可伸达135°。

若伸膝受限并有疼痛与屈肌痉挛,则为阳性。

3.Brudzinsky(布鲁津斯基征) 在被动屈颈时若两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则为阳性。

romberg征:又称闭目直立试验,嘱患者双足并拢站立,两臂向前平伸,然后嘱其闭合双眼,视其有无摇摆或倾倒。

【该题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6、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常有肌张力增高,其特点为A、上肢屈肌张力高,下肢伸肌张力高B、上肢伸肌张力高,下肢屈肌张力高C、上、下肢均为屈肌张力高D、上、下肢均为伸肌张力高E、上、下肢屈、伸肌张力均高【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121504,点击提问】【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神经运动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

1下运动神经元,2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3锥体外系统,4小脑系统。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大脑皮质运动区或锥体束受损引起的对侧肢体单瘫或偏瘫,也叫中枢性瘫痪。

特点。

瘫痪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电位,肌张力增高的特点,上肢的屈肌比伸肌肌张力高,下肢的伸肌比屈肌肌张力高。

因此,作被动运动检查肌张力时。

伸直上肢及弯曲下肢所遇的阻力大,被动运动快比被动运动慢阻力大。

称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或折刀样痉挛。

【该题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7、内囊受损的感觉障碍特点是A、对侧单肢感觉减退或丧失B、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C、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伴自发性疼痛D、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伴感觉过度E、交叉性感觉减退或丧失【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121503,点击提问】【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感觉通路受损水平不同,所产生感觉障碍的分布也各异。

1.皮质型皮质型感觉障碍的特点是精细感觉(复合感觉)的障碍,如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对各种感觉强度的比较等。

2.内囊型内囊损害时,产生对侧偏身深、浅感觉缺失或减退,常伴有偏瘫和偏盲.【该题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8、病变对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伴自发性疼痛及感觉过度,其病变部位在A、顶叶感觉皮层B、内囊或基底节区C、丘脑D、中脑E、脑桥【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121502,点击提问】【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丘脑病变时,可产生丘脑综合征,包括:对侧偏侧身感觉障碍、对侧偏身自发性疼痛、对侧偏身感觉过敏或感觉过度,对侧面部表情运动障碍、对侧偏身不自主运动。

【该题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9、引起中枢性偏瘫(包括对侧中枢性面、舌瘫)的病变部位是A、脊髓B、脑干C、小脑D、丘脑E、内囊【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121501,点击提问】【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10、下列哪项不符合失语症A、运动性失语的病损在主侧半球额下回后部B、感觉性失语的病损在主侧半球颞中、下回后部C、运动性失语是不能讲话,但能听懂问话D、感觉性失语表现为说话多,流利,但答非所问E、检查失语症患者必须意识清醒,检查合作,无精神症状【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121486,点击提问】【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感觉性失语:又称Wernicke失语。

受损部位为优势半球的颞上回的中后方,听力虽然存在,但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自身也能发音,但发出的词汇杂乱无章,使人莫名其妙,无语言表达功能,因此有人称之为“乱杂性失语”,阅读和书写的功能均有障碍。

【该题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11、下列哪项不符合延髓麻痹的判断A、真性延髓麻痹主要系指舌咽、迷走神经麻痹B、假性延髓麻痹为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C、真性及假性延髓麻痹均出现饮水反呛、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D、假性延髓麻痹时咽反射消失E、真性延髓麻痹可伴有舌肌瘫痪、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121487,点击提问】【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咽反射的中枢在延髓,真性球麻痹即延髓麻痹时最主要的表现是咽反射消失,假性球麻痹是双侧皮质脊髓束损害,故咽反射存在。

【该题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12、右侧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表现为A、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伴有左侧舌肌萎缩B、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伴有右侧舌肌萎缩C、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无右侧舌肌萎缩D、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伴有左侧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E、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伴有右侧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121488,点击提问】【显示答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多发生于一侧舌下神经麻痹,表现为舌肌萎缩、瘫痪,伸舌时舌头伸向患侧,常同时伴有迷走神经及舌咽神经受损的症状,出现吞咽困难、吞咽障碍、声带麻痹、构音障碍等后组颅神经损害的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