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小组
个人成长小组活动指引
宗旨:助人助我,完善自我,不断成长
成长小组的终极目标
• 在良好的氛围下进行主题讨论和成员个人问题的 讨论。协助成员自我认识、自我探索、进而自我 接纳、自我控制,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自我,促 进组员不断成长。
自我意识的形成
• 3岁前分不清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我即宇宙, 宇宙即我。
开始说我的时候
• 意味着能把自己与外界区分开,意识到自 己独立存在,这是人生第一次自立,仍处 在“自我为范意识即社会的自我
自我意识的成熟(青春期至成人)
• 心理上的自我成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角。 反思能力的提高使自我意识走向成熟
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
• 父母或其他人得教育与评价(5岁之前是孩 子个性和自我成熟形成的关键期)
也深刻影响着个的自我意识
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
• 个体的反思能力的提高促使个体自我意识 逐步走向客观、理性和成熟。
• 反思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能力
自我意识的误区
• 妄自菲薄-严重的自卑感 • 自己瞧不起自己
自我意识的误区
• 妄自尊大-盲目的自大感
自我意识的误区
• 一切唯我-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意识的误区
小组活动的原则
• 1、保密 -要求每个成员对小组讨论的内容 和成员的发言严格的保密
• 2、尊重-不对任何成员发表任何攻击性行为 的言论或消极评价
• 3、开放-尽可能的开放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小 组中,与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经验, 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投入越多,收获越 多。
小组活动的原则
• 4、互动-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并非全靠组长 一人,每一个成员对小组的影响都是举足 轻重的。
• 5、真诚-真诚的对待自己和别人。
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
• 溺爱的孩子养成自我为中心意识 • 过分严厉孩子内心充满不安全感 • 个性倔强的孩子(内心压抑、愤怒和憎恨)形成自我矛盾
性 • 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主要来源于身边重要他人的评价
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
• 教师和同伴的影响 • 学校教育教师是神圣的权威 • 青少年时期,同伴对个体是否接纳与否评价优劣
规划选择行动-走向成熟自我的途径
• 规划理想自我(生理、心理、社会自我) • 分析现实条件,作出现实选择 • 付诸行动,克服困难(自卑、懒惰、恐惧)
目标的达成-走向成熟的自我
• 客观合理的自我认识,积极的自我体验 • 主动地调节和控制自我
人在情感上需要
• 关注、慈爱、温暖和陪伴 • 理解、倾听、自我表露和彼此分享感情 • 力量、指导、引领
• 怨天尤人-免除自我责任
自我意识误区
• 麻木不仁-自我敏感性降低
自我分析-走向成熟自我基石
• 主观我和客观我的分析 • 他人眼中的我和自我眼中的我的分析 • 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的分析
自我接受-走向成熟自我的前提
• 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坦然地接受自我、肯定 自我价值,这是迈出成熟自我的第一步。
• 接受自身不足,接受现实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