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规划概念(1)

环境规划概念(1)

环境规划概念(1)
第二,要分别存量和流量讨论确定估 价方法。对存量的估价主要是为了核算资产 总价值,对流量进行估价,主要是为了核算 经济活动的资源环境成本。对资源来说,既 有存量又有流量,二者在估价具有一致性; 而环境则常常没有存量,一般是仅就流量进 行估价,也就是对环境退化成本确定不同的 估价方法。
环境规划概念(1)
三、基本概念
1.自然资产
资源功能
自然要素对于经 济体制有三类功能
受纳功能
为经济体系 提供基本物
质资料
接受经济体 系排放的废
弃物
这些功能汇集起来, 是经济体系赖以存在 的基础
为包括人类
生态服务功能 在内的生命
体提供景观
和栖息地
环境规划概念(1)
自然资产包括
来自经 济资产、属于生产 资产的培育资产
环境规划概念(1)
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退化价值在计量对象上是并列存在 的,分别对应自然资产经济利用的不同方面;
资源管理支出与资源耗减价值、环境保护支出与环境退 化价值之间在计量对象上具有某种同一性,但所采用的 计量方法则有不同
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支出以实际发生的支出为估价基础, 资源耗减价值和环境退化价值—采用了虚拟估价方法,是
第二步是将资源消耗 表和废弃物排放表置
于经济投入产出表 (或供应使用表)之上,
形成“资源消耗-经济 产品-废弃物排放混合 核算表”,即资源环 境-经济混合核算表。
环境规划概念(1)
表1 资源环境-经济混合核算表
货币单位,实物单位
环境规划概念(1)
(2)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活动流量核算表
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活动发生在现 实的经济体系之中,因此,对资源管 理和环境保护活动进行核算,就是要 对原来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加以重新 组合,分离出与资源管理、环境保护 活动有关的流量予以单独核算。
环境规划概念(1)
第一,从理论上,进行资源环境因素调整的基 数不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而是国内生产净值 (NDP),“经资源环境因素调整后的国内产出EDP”应该是绿色NDP而不是绿色GDP。但是,考 虑GDP在现实中应用的广泛性,比较现实的做法是 在总量基础上定义EDP,计算绿色GDP。
环境规划概念(1)
环境规划概念(1)
四、核算内容框架
1.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要素
存量核 算
流量核 算
一方面是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经济资产之中 ,形成完整的自然资产概念,进行资产存量的 核算;
同时,要将资源环境利用消耗作为投入纳 入当期经济活动核算之中,进行流量核算。
二者的联系点在于,当期经济活动对资源 环境的消耗利用,是构成自然资产存量减少的 主要因素。
环境规划概念(1)
自然资产 区分
对应不同功能,自然资产区分资源存 量和环境存量两个部分。一般来说,资源存
量可以直接用拥有量表述,而环境存量则 难以用“多少”予以说明。
(4)以EDP为中心的总量核算表
从GDP到EDP,其间的调整是把经济活动 对资源环境的利用消耗价值(即所谓经济活动 的资源环境成本)予以扣除。
对没有得到保护的那部分环境影响进行的估价。
环境规划概念(1)
4.EDP—经资源环境因素调整后的国内产出总量
1.以资源耗减价值进行评价 用资源耗减来调整经济总量 GDP资源耗减=传统经济产出总量GDP-资源耗减价值,
为整个总量调整中最少争议的部分。
2.以环境退化成本进行调整 GDP环境退化=传统经济产出总量GDP-环境退化价值, 在调整方法的成熟性和在调整后总量的释义上,环境退
环境规划概念(1)
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目标出发,对资 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活动进行核算,目的之一是 要核算出现实经济体系为保护资源环境而花费 的经济代价,即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活动支出, 它代表了当期经济活动的实际资源环境成本; 目的之二是要系统描述出围绕资源管理和环境 保护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确定资源管 理和环境保护资金支出的最终承担者。
从经济 过程看
一时期经济活 动所利用消耗 的资源环境投入
环境规划概念(1)
3.资源耗减价值、环境退化价值、资源管 理与环 境保护支出
• 资源环境成本—对自然资产经济利用进行货币估价的结果, 反映为经济活动所消耗的资源环境投入的货币价值
• 进行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对经济过 程中利用消耗的资源环境进行货币估价,核算经济活动的 资源环境成本,以此来调整GDP等传统宏观经济总量
即各种人工培育 的动植物资源
来自经济 资产、属于非生产 资产的自然资产
未包括在 经济资产中的自然
资源环境要素
土地、森林、水、 地下矿藏等自然资 源一般会不同程度 地包括在内
上述两方面认定 范围之外的自然 资源环境要素
环境规划概念(1)
2.自然资产经济利用
从自资 产角度
自然资产 经济利用
指核算时期内投 入经济过程被后者所 利用消耗的自然资产
第二,资源环境成本计量有不同层 次,EDP的核算也具有层次性。以资 源耗减价值进行扣减,可得到“经资 源耗减调整的国内产出”;以资源管 理与环境保护支出进行扣减,可得到 “经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支出调整的 国内产出”;以环境退化价值进行扣 减,可得到“经环境退化调整的国内 产出”。
环境规划概念(1)
在EDP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计算经资源环境 因素调整的可支配收入、储蓄、投资等一系列其
他总量,其间关系如下所示:
经资源环境因素调整的收入 =EDP+分配性收入—分配性支出 =国民可支配收入—资源环境成本
经资源环境因素调整的储蓄 =经资源环境因素调整的收入—最终消费 =国民储蓄—资源环境成本
经资源环境因素调整的投资 =经资源环境因素调整的储蓄±金融净借入或净
• 资源环境成本及其计量是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个 重要研究课题
环境规划概念(1)
3.资源耗减价值、环境退化价值、资源管 理与环 境保护支出
针对不同计量对象,从不同角度, 资源环境成本概念有以下具体表现形式
环境规划概念(1)
资源管理 与环境支

环境退 化价值
资源耗 减价值
概念
资源耗减价值:经济过程利用消耗自然资源所形成的成本,也 是自然资源存量由于经济利用而减少的价值,比较侧重于自 然资产的数量利用方面
环境退化价值:经济过程使用了环境提供的服务而形成的成本, 也是自然环境由于向经济过程提供服务而使其功能下降的价 值,比较侧重于自然资产的质量方面。
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支出:经济体系为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保护环境不受损害而实际花费的支出,即经济体系为保护资 源环境所付出的代价,这是已经包含在经济核算之中、但需 要予以单独确立的部分。
环境规划概念(1)
2.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1)资源环境-经济流量混合核算表
经济活动的发生,一方面消耗了资源, 一方面排放了包含污染物质的废弃物,完成 了物质从环境到经济、又从经济到环境的流 量循环。资源环境-经济混合核算的目的,就 是要以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 将经济活动与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联系在 一起,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
环境规划概念(1)
生产法
EDP=总产出—中间消耗—资源环境成本
收入法
EDP=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 资本消耗+(营业盈余-资源环境成本)
支出法
E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资源环境成 本)+净出口
环境规划概念(1)
表5 ED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核算表
环境规划概念(1)
表6 产业部门EVA核算表
环境规划概念(1)
模式的对接; 同时要适应中国现实,依托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已经取
得的实际经验,保持与中国现有统计和核算基础的衔 接,实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本土化。
环境规划概念(1)
第三、全面理解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功能,将其作为一个 多层次应用的体系。
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多重的、多层次的, 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目的—为全面认识资源环境与经济之
环境规划概念(1)
一、概念和原则
1. 概念 1)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又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是关于资源环境经济 核算的一套理论方法(SEEA)
2)资源环境经济核算:在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 础上,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核算描述资源 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系统的核算数据,为分 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
第三,和GDP有三种计算方法一样,“经 资源环境调整的国内产出”也可以在三个方向上 表示。生产法的计算思路,是从总产出中依次扣 除中间消耗和资源环境成本;按照收入法的计算 思路,劳动报酬、生产税不发生变化,资源环境 成本应该从营业盈余中扣减;在支出法计算中, 资源环境成本要抵减的主要是资本形成,即要考 虑资源环境补偿对投资积累的影响。具体见以下 关系式:
环境规划概念(1)
2020/11/23
环境规划概念(1)
为什么进行核算?
• 1992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环境成本损失至少有1061.011310.42亿元,约占当年GDP的3.98%-4.92%, 即1992 年中国 国内生产总值中有 3.98%-4.92%的部分是以牺牲环境取得的, 损失排在前三位的为森林40%,水31%,大气17%。
化价值之总量调整要更加具有争议性。
环境规划概念(1)
3.以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支出进行调整
以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支出对传统宏观 经济总量进行调整,就是将当期环境保护 支出从中扣减,得到经调整后的宏观总量。 但是,由于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支出的特 殊性质,如何看待其对宏观总量的调整, 还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贷出 =资本形成总额—资源环境成本 环境规划概念(1)
五、估价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