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单元二东西方的先哲第2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
★基础训练:(必做)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御医之家的出身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使其有机会出入王宫,接触广泛的文化知识
B. 为其一生中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物质基础
C.使其具有良好的古代生物学、生理学素养
D.为其将来的从政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2、“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句话是谁的名言
A.孔子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3、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
士多德
A.敢于挑战权威 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
C.忘恩负义 D.求知欲强
4、下列著作属于亚里士多德的是
A.《理想国》 B.《形而上学》 C.《国家篇》 D.《教育学》
5、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曾教授于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
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
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思想家
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
6、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人都出生在贵族家庭 B.都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
C.两者都主张以德治多D.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
7、亚里士多德所倾向的民主政治应当由
A.平民执政 B. 贵族执政C.中产阶级执政 D. 哲学王执政
8、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后世的共同影响是
A.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来源B.对后世的哲学和神学影响深远
C.其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源头 D.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共同内容
9、有人认为,亚里士多德有非常突出的科学成就,这是由他医学世家的出身决定的。
这种看法
A.有一定的道理
B.完全正确
C.完全错误
D.不可置否
10、亚历山大与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并不和谐,其表现不包括
A.前者暴躁,后者严谨
B.前者狂傲,后者稳重
C.前者博览群书,后者不学无术
D.前者征服欲强,后者平和善思
11、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的工具科学是
A.哲学
B.逻辑学
C.形而上学
D.中庸之道(伦理学)
12、亚里士多德的阶级属性是
A.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 B.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C.代表商人利益 D.代表平民利益
13、都主张“中庸”之道的思想家有
①苏格拉底②孔子③柏拉图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4、下列关于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
①都是教育家②都提倡中庸之道③他们的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他们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哲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
15、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人都认同奴隶制度 B.两人都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C.两人都主张以德治国 D.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
希腊人是人。
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
——-----亚里士多德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二、三中亚里士多德研究的主要领域,各有什么意义?
(2)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在古代希腊文化史上的地位。
17、以史实说明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贡献,并以一句话评价其贡献。
★提高训练:(非实验班同学选做)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得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 柏拉图材料二: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
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情。
──-- 柏拉图材料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 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哲学家和政治家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三种人”分别指谁?试指出“国家”的前提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一、选择题
1~5 DDABB 6~8 DCBCC 11~15 BADDC
二、非选择题
16、(1)①材料一研究人本身,既提到完美的境界,也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这一观点对柏拉图思想有继承,也有突破。
②材料二提出人生哲学中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③材料三是他的三段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2)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17、(1)①哲学领域:亚里士多德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在事物的感觉。
这一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
亚里士多德确定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13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②生物学领域: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③物理学领域: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④在逻辑学上,他提出的三段自始至终贯穿与其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⑤教育学上,兴建“吕克昂学园”,他在此讲学著书
⑥伦理学方面,提出了“中庸之道”,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2)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深远
18、(1)政治家应首先是哲学家,即国家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来担任;目标是建立理想国
(2)“三种人”是指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种人各司其德,各守其位
(3)敬重老师但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探索精神;亚里士多德经常把柏拉图当作批评的对象,指责其某些错误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