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基本业务核算知识》教学大纲(通识课)

《银行基本业务核算知识》教学大纲(通识课)

《银行基本业务核算知识》教学大纲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银行基本业务核算知识Finanncial Accounting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会计学院基础会计教研室四.大纲说明《银行基本业务核算知识》是介绍银行业基本业务的会计核算知识,基本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等业务。

该课程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研究会计在银行业基本业务中的具体运用。

鉴于银行业业务的特殊性,结合财政部颁布的新《银行会计制度》,撰写此大纲,规范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该课程先行必修课分别是《会计学》或《基础会计学》。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银行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活动的手续及其会计处理,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实务操作规范统一。

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银行会计的特点和银行会计的核算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为实务处理打好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就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进行讲解,重点内容是每种业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

《银行基本业务核算知识》,教学时数30学时,2个学分,教学内容包括上述两个部分。

教学过程中,通过商业银行的大量业务,使学生站在银行业的角度,处理每一项经营活动,加强对基本技能的操作,以巩固所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同时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相关制度和法规的理解和研究,鼓励学生搞科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对学生实行闭卷笔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五.纲目第一篇总论第一章银行会计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银行会计的含义,掌握银行会计的特征;了解银行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掌握银行会计凭证的特点和内容;掌握银行业账务处理的内容和程序。

*教学重点:1、银行会计特征2、银行会计凭证的特点和内容3、银行会计账务处理的内容和程序4、借贷记账法在银行业的具体运用*教学时数:5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银行会计及其特征一、银行会计的概念二、银行会计的特征(一)在核算内容上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二)在核算方法上具有独特性(三)具有严密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制度第二节银行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一、会计科目(一)银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二)银行会计科目的分类二、记账方法(一)什么是记账方法(二)借贷记账法在银行会计中的运用三、会计凭证(一)银行会计凭证的特点(二)银行会计凭证的分类(三)银行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四、账务组织(一)明细核算:分户账、登记簿、余额表。

(二)综合核算: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三)银行账务处理程序(四)错账更正*复习思考题:1.银行会计核算的特点是什么?2.商业银行会计凭证主要有那些特点?3.商业银行的各种会计基本凭证适用于何种情况?4.银行的账务组织包括那些内容?请说明各项内容的详细情况。

第二篇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核算第二章存款业务核算*教学目的与要求:存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一项传统的业务,也是主要的业务。

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开展信贷活动的重要前提。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存款业务核算的基本要求;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存款账户;掌握单位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的会计核算;掌握各类存款利息的计算。

*教学重点:1、单位存款业务的会计核算及利息的计算。

2、居民储蓄存款的种类、存入支取的会计核算及利息的计算。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存款业务核算概述一、存款的分类二、存款业务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单位存款业务的核算一、存款账户的开立、分类与管理二、存取款业务的核算三、存款利息的计算第三节个人储蓄存款业务的核算一、储蓄存款的特点与种类二、个人储蓄存款业务的核算(一)活期储蓄存款业务的核算(二)活期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三)定期储蓄存款的核算(四)定期储蓄存款里的计算(五)定活两便储蓄存款的核算(六)教育储蓄存款的核算*复习思考题1.简述银行存款账户的种类。

2.简述单位活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

第三章贷款业务核算*教学目的与要求: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主要渠道,是银行的主要资产,也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

通过教学,了解贷款的分类;了解个人质押贷款的会计核算;掌握信用贷款的会计核算及利息的计算;掌握抵押贷款的会计核算及抵贷资产的核算;掌握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内容;掌握商业汇票贴现的会计核算。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重点:1.信用贷款的会计核算及利息的计算2.抵押贷款的会计核算及抵贷资产的核算3.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内容;4.商业汇票贴现的会计核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贷款的分类一.贷款的分类(一)按贷款期限长短分(二)按贷款发放条件分(三)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分(四)按贷款本金或应收利息是否逾期90天分二.贷款的核算要求第二节信用贷款一.贷款的发放二.贷款的收回(一)到期收回(二)展期(三)逾期(四)非应计贷款三.贷款利息的计算(一)计算方法(二)会计处理第三节抵押贷款一.抵押贷款的含义二.抵押物的规定三.抵押贷款的发放四.抵押贷款的收回(一)到期收回(二)到期无法收回五.抵贷资产的处理第四节个人消费贷款一.个人定期储蓄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二.个人住房贷款第五节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一.涵义二.内容(一)计提范围(二)计提种类(三)计提时间(四)计提比例(五)计提方法(六)该制度的改革历程三.呆账核销的条件四.计提与核销的会计处理第六节贴现一.贴现的涵义二.贴现的办理(一)计算(二)核算三.到期收回(一)商业承兑汇票的收回(二)银行承兑汇票的收回四.转贴现*复习思考题1.银行发放的贷款是怎样分类的?2.简述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内容?3.贷款利息的计算有几种方法?4.银行抵债资产怎样核算?第四章结算业务*教学目的与要求:结算是社会经济活动各项资金清算的中介,大多时候是在存款的基础上进行,即通过银行以转账方式进行。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结算业务的核算内容和结算的基本原则;掌握常用结算方式的核算程序和账务处理;注意区别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方式。

*教学重点:1.票据结算业务的核算2.非票据结算业务的核算*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手工实验*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支付结算业务概念二.支付结算的种类三.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四.支付结算的计算纪律和结算责任(一)结算纪律(二)结算责任第二节票据结算业务的核算一.支票的核算(一)概念和种类(二)基本规定(三)转账支票的核算(四)现金支票的核算二.银行本票的核算(一)概念和种类(二)基本规定(三)核算程序(四)签发、付款和结清的核算三.银行汇票的核算(一)概念和种类(二)基本规定(三)核算程序(四)签发、付款和结清的核算四.商业汇票的核算(一)概念和基本规定(二)商业承兑汇票的核算(三)银行承兑汇票的核算第三节非票据结算业务的核算一.汇兑的核算(一)概念和基本规定(二)电汇的核算(三)信汇的核算二.委托收款的核算(一)概念和基本规定(二)核算程序(三)委托收款的核算三.托收承付(一)概念和基本规定(二)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的比较(三)托收承付的核算四.银行卡的核算(一)概念及分类(二)基本规定(三)银行卡的核算*复习思考题:1.简述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特点、原则和种类。

2.比较支票、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三种结算方式的异同。

3.比较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有何异同。

4.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几种?应如何处理?5.简述银行卡计息和风险管理的基本规定。

第五章联行往来的核算*教学目的与要求:联行往来是同一银行系统内办理货币结算和资金调拨的有力工具。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全国联行往来手工联行和电子联行的基本做法及其会计核算。

*教学重点:1、手工联行往来的基本做法和会计处理。

2、全国电子联行的基本做法和会计处理。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联行往来的意义二.联行往来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三.联行往来的基本原理四.联行往来的分类第二节手工联行往来一.联行往来的基本做法二.联行往来的凭证及会计科目三.联行往来的核算四.联行汇差的清算五.联行账务的年度查清结平第三节全国电子联行往来的核算一.电子联行的基本做法二.电子联行的核算*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联行往来?联行往来的组织体系是如何设置的?2.概述全国手工联行往来的基本做法。

第六章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的核算*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缴存存款处理的意义,缴存存款账户的开立及处理要求;掌握缴存存款的内容与规定,调整缴存存款的处理,欠缴存款的处理;掌握再贷款和再贴现的核算;掌握票据交换的核算。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重点:1.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款的核算手续2.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处理手续3.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的核算*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商业银行缴存存款核算一.存中央银行存款的核算二.商业银行缴存存款的核算(一)缴存存款的规定(二)缴存存款的处理方法第二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核算一.再贷款(一)再贷款种类(二)再贷款的账务处理二.再贴现(一)办理再贴现;(二)再贴现的到期收回。

第三节同城票据交换一.同城票据交换的概念二.同城票据交换的基本做法三.同城票据交换的核算*复习思考题:1.商业银行缴存财政性存款和缴存一般性存款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2.再贴现业务的规定有哪些?3.同城票据交换的基本做法?第七章同业往来的核算*教学目的与要求:各商业银行之间由于资金划拨、款项汇划等,要发生资金账务往来。

各商行之间相互调剂资金,进行资金拆借,也是同业往来的重要内容。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同业往来的内容;掌握同业往来的核算。

*教学重点:1.同业拆借的核算2.跨系统汇划款项的核算*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同业拆借的核算一.同业拆借的概念及规定二.账户设置三.同业拆借的会计处理第二节跨系统汇划款项的核算一.“先横后直”的转汇方式(一)适用范围(二)程序(三)会计处理二.“先直后横”的转汇方式(一)适用范围(二)程序(三)会计处理三.“先直后横再直”的转汇方式(一)适用范围(二)程序(三)会计处理*复习思考题:1.跨系统汇划业务如何选择转汇行?2.简述跨系统汇划业务三种形式的核算过程和账务处理?第八章损益核算*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商业银行损益的内容及其核算。

*教学重点:1.营业收入的内容及核算2.成本费用的内容及核算3.利润总额的核算*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银行收入的核算一.营业收入的概念和内容二.营业收入实现的确认原则三.营业收入的核算第二节银行支出的核算一.银行支出的概念和内容二.银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三.费用的核算第三节利润的核算一.利润总额的构成二.利润总额的核算三.利润分配的核算*复习思考题:1.营业收入的内容有哪些?2.费用由哪些内容构成?六.课程学时分配表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金融会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于希文主编参考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2年1月1日《金融企业会计》,王敏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票据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