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币清算基础知识介绍

人民币清算基础知识介绍

人民币清算基础知识介绍---新员工培训讲义目录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概述 (3)2.1清算的由来 (3)2.2清算涉及的角色 (4)2.3清算的种类划分 (5)2.4NOVA清算系统的构成 (5)第三章人民币系统内往来清算 (12)3.1清算结构 (13)3.2清算帐务流程 (14)3.3清算帐户设臵 (17)3.4清算参数设臵 (18)第四章参考文献 (23)第一章前言清算是银行账务核算的核心模块,通过相互开立资金账户、更新备份金,实现分支机构间的资金往来,从而构筑了从地区到区域、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资金流动网络。

该课程将简单介绍我行的人民币清算业务,培训对象为测试中心新员工,同时要求参加培训人员应对中国工商银行业务有简单的了解。

结合参训人员的特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四章:清算知识概述、辖内往来清算、人民币系统内往来清算和内部资金收付业务。

编写人员:崔晓娜第二章概述本章主要通过介绍清算的概念、清算涉及的角色、清算种类以及NOVA清算系统的构成给参训人员一个整体认识。

2.1清算的由来首先需要明确清算、结算与核算的区别。

这三个概念都有“计算”的含义,但应用的范围不同、针对的对象不同。

银行与客户之间为结算,如票据结算;银行内部各业务的资金计算为核算,如贷款核算;银行间、分支机构间资金往来为清算,如实时清算、跨行清算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清算就是一种资金的传递。

有点类似于镖局的押镖,都是客户把物品(钱)交给镖局(银行),在另外一个地方提取。

在客户看来,都是在一个地方交予,另一个地方提取;对镖局是实际的物品运输,而银行是虚拟的资金传递。

2.2清算涉及的角色清算是由于分支机构间的业务代理而产生的,由此就有了一些概念:“开户行”、“经办行”、“代理行”、“清算中心”、“省行清算中心”、“总行清算中心”,从下面的业务实例可以来理解这些概念。

客户在A网点开立了一个活期账户,某日客户在B网点存入1000元人民币现金。

这里,A网点就是“开户行”,B网点就是“经办行或代理行”。

如果A、B 两个网点都是同一个地区的普通网点,他们俩的资金往来都是通过于一个总体负责的机构来进行的,而不是A、B网点独立进行的,这个“总体负责的机构”就是“清算中心”。

随着业务的开展,逐步由本地拓展到区域、全国,因此就有了“省清算中心”、“总行清算中心”的概念。

即:经办行:即分签行,是最基层的部分。

在汇划核算处理过程中处于最前沿,是资金汇划的最初汇出行也是资金汇划的最后接收行。

清算行:即二级分行核算中心,是承接经办行与总行清算中心的资金汇划,确保资金汇划的正确进行,是资金清算的重要组成部份;省分行清算中心:负责对本省各地市行的资金进行调度,确保资金的正常、合理的运用;总行清算中心:既是资金汇划过程的关键,也是资金清算的核心。

一方面,要负责将各经办行汇出的资金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要为资金清算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思考题:为什么刚才举例中的A、B网点不能直接进行清算,而要通过第三者来间接处理呢?答案:如果这个地区并不止A、B两个网点,而有ABCDE五个网点,他们都有可能有资金往来,那么需要10条资金线。

每个网点需要在其他四个网点开立相关的资金账户用于清算。

若存在一个“清算中心”,那么每个网点只有一条资金线,在清算中心开立一个资金账户即可。

如下图所示:2.3清算的种类划分按币种分类:人民币清算和外币清算按清算范围分类:辖内往来清算、系统内往来清算、跨行清算2.4NOVA清算系统的构成会计核算应用(简称NASE):负责二级行辖内的本外币清算处理实时清算应用(简称RTCS):负责处理工行系统内的人民币清算 外汇汇款暨清算系统应用(简称RFC):负责境内外外币业务的资金清算 跨行支付应用(简称IBPS):负责跨行的国内资金清算本章小结:通过本章的学习,参训人员应对清算的基础知识、概念以及我行清算的结构、涉及的系统有个整体的认识,为后面具体讲述清算帐务流程和参数设臵奠定学习基础。

第三章 辖内往来清算前一章的内容已经讲述到清算的种类有系统内清算、系统内往来清算、跨行清算等多种类型,本章将从清算结构、清算帐务流程、清算帐户设臵、清算参数设臵四方面讲述最简单、最基本的辖内资金往来清算。

3.1 清算结构在一地区内,通常设臵普通网点(二级网点)、支行(一级网点,又称管理网点)、分行清算中心三层。

这里的分行清算中心可以是分行专门设臵的清算机构,也可以是分行营业部。

支行下可以有多个普通网点,也可以独立存在。

随着总行推行“扁平化管理”,各行已经实现账务上收,即将普通网点的账务处理上收到支行,取消了“网点—支行”之间的清算层次,辖内往来资金清算……由原来的“网点—支行—分行”三级的清算层次精减为 目前“支行-分行清算中心”的二层清算层次。

3.2 清算帐务流程下面以具体的实例来介绍一下辖内往来的清算资金走向。

3.2.1 一个支行和另一个支行的清算例1:客户张三在某地区甲支行开立了一个活期账户,某日,他到乙支行从中支取了1000元人民币现金。

分析:如果是在本网点支取现金,正常操作是先减少客户账,再支付现金。

现在这两个动作是在不同地点完成的,那么中间就增加一个资金传递的过程——清算,即甲支行→清算中心→乙支行。

在这里只是甲、乙支行的通兑,即他们的通兑是“互补”的,而清算中心在这里也就起着“左手转右手”的资金传递,而完成了资金链条。

具体帐务流程:……3.2.2:一个支行与分行清算中心的资金清算例2:客户张三在丙支行开立了一个活期账户,某日,他在清算中心网点从中支取400元人民币现金。

分析:在“清算结构”中我们说过,分行清算中心可以是分行专门设臵的清算机构,也可以是分行营业部。

即有可能办理日常业务,那么这时它处的另一个角色就是“无下挂普通网点的支行”。

所以我们看到在上面的会计分录中,分行清算中心的分两部分:前面的是一个支行向上清算;后面的是清算中心“左手交右手”式地完成资金交互。

+400.00 头寸具体帐务流程:思考题:如何理解118存放上级行头寸、228下级行头寸存放的对应关系?答案:118与228的对应关系不是指同网点内的,而是以上下级行来说的,以支行、分行清算中心为例说明:支行的118就与分行清算中心的228相对应。

这里的118、228实际上是指的一个东西,即支行存放在分行清算中心的头寸,只是由于站的角度的不同而称呼不一样罢了。

就好像我们存钱在银行,对我们来说,就是存放在银行那的钱;对银行而言,就是客户存在他那的钱。

即支行的118就是存放在分行清算中心的头寸,分行的228就是支行存在这儿的头寸。

思考题:什么是头寸?答案:即发生代理业务后,当日需要与其他网点交互的资金往来金额。

如我们上面例题1中介绍,甲支行的这笔1000.00元的通兑,就是需要与其他网点交互的资金往来金额,我们把它汇总在118存放上级行头寸中,反映为该网点当日的头寸。

3.3清算帐户的设臵在整个清算过程中,无论哪个层次都至少涉及一个410的通兑清算差额户,一个通兑头寸户(118存放上级行头寸或228下级行头寸存放):正常情况下,每天批量处理完成后410通兑清算差额户的余额会自动结为0; 118存放上级行头寸(存放分行)、228下级行头寸存放(支行存放)是配对的账户,两者金额相等,方向相反;3.4 清算参数设臵3.4.1 1013网点参数表(NTHPABRP )通过“网点类型”来定义机构层次, “管理网点号”来定义网点中的从属关系,由此形成一个地区内的清算结构图。

普通网点即“二级网点”对应当核算网点号为它对应的“管理网点”。

3.4.2 1012日志分离参照表(NTHPAIAM)定义410通兑清算差额户:这里的410不仅包括前面例题中的同城通兑清算的410001,还包括异地通兑、利息税、基金、债券、外汇买卖等需要逐层上划的清算户。

定义118存放上级行头寸:主要反映的是支行、分行清算中心本身端的头寸户。

228下级行头寸存放——通兑头寸户:主要反映的是分行清算中心作为业务网点,需要在清算中心开立的头寸户。

3.4.31027通存通兑清算账号表(NTHPASBR)定义通存通兑业务日终清算时各支行(一级网点)在分行清算中心开设的资金清算账号,即228下级行存放头寸(支行存放)。

账户均在分行清算中心开立,按不同的支行开设不同的账户,分别核算各支行的资金头寸。

清算中心网点也需要开设该账户,且与本地区同币种的1012日志分离参照表中交易码60002、分离代码2的账号序号保持一致。

本章小结: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参训人员应重点掌握我行辖内往来清算的结构、帐务流程和帐户设臵,由于清算参数设臵部分内容相对较难,参训人员在本次培训过程中可以作为初步了解的知识,后续结合具体测试工作时再进一步掌握。

第四章人民币系统内往来清算前一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二级分行内部即辖内资金往来清算,本章将以人民币系统内往来清算为例,从清算结构、清算帐务流程、清算帐户设臵和清算参数设臵四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以便使参训人员从更层次上理解人民币清算业务。

4.1 清算结构我行人民币系统内往来的资金清算采用的是总行、二级分行的二级清算方式。

省行不参与正常的清算流程,地市行备付金账户允许透支,透支后系统自动先通过省行强拆给地市行。

其中在总行本部机构中,总行直属的业务操作部门在清算系统中认为是直属分行设臵,比如:银行卡中心、票据营业部、总行营业部、计财部等;它们在清算体系中,都是在总行清算中心之下,它们需要通过总行清算中心才与各分行进行资金往来,虽然在行政上与总行清算中心是同级的,它们全都要在总行清算中心存放资金。

思考题:备付金和头寸户有什么区别?答案:在资金清算部分两者可以视同为一个概念。

最早的清算是源于机构扩张而代他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引起的资金的“长短款”,在中国旧时指银行钱庄等所拥有的款项:收多付少叫头寸多,收少付多叫头寸缺,结算收付差额叫轧头寸(即轧差),借款弥补差额叫拆头寸(即拆借)。

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各分支机构间的清算已不满足于此,还包括了些由代理业务而引发需要上划到总行统一处理、由于风险控制需要预存一定比例资金在总行等的资金清算,头寸的概念由此而得到扩大。

在04年投产实时清算项目后,我们更多的称原来的“头寸”为备付金。

……4.2清算帐务流程人民币系统内往来清算为总行、二级分行的二级清算方式,在总行清算备付金充足的情况下,相对简单。

目前省行已逐步弱化其账务核算管理职能(省行营业部都已“独立”于省行单独为一个地区),在各二级行在总行清算备付金充足的情况下,基本不参与人民币的系统内清算。

因此,在下图中,A、B地区之间的清算不需要经过甲省行的处理,而是通过A、B地区在总行的头寸交互来完成。

同理A、C地区之间的清算也不需要A 地市行->甲省行->总行->乙省行->C地市行的方式完成,而是跳过省行,直接通过总行来清算。

相关主题